留学低龄化、人才“掐尖”官方化…谁在挖社会主义墙角?

作者:大民  更新时间:2020-04-09 19:48:19  来源:察网  责任编辑:石头

  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刻更广泛的自信,文化的腐败危害更为隐蔽,也更加危险。教育的天职是传承优秀文化,是为文化自信服务的,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镇,在千年不遇的国际秩序大调整的关键时刻,如何打造并掌握一支忠于祖国和人民的优质人才队伍,是关乎民族兴亡盛衰的大事,疏忽不得。

大民:留学低龄化、人才“掐尖”官方化…谁在挖社会主义墙角?

  最近被一个新闻惊到了:我们在英国有1.5万小留学生,因为遭遇疫情需要回国。这些小小年纪就远赴重洋到异国他乡独立生活的孩子们,忽然之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出现在世人面前。一方面,我要佩服这些孩子的家长:他们是秉持了什么样的教育理念,舍得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出去?另一方面我又很同情这些孩子:在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年龄,却要寄居在外国人家里,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享受所谓“先进”的教育,需要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在中国孩子到海外留学低龄化对家庭、个人与社会可能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完全没有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已经有这么多的家长勇敢地开始了伟大的冒险?

  请注意,这仅仅是英国,仅仅是小学生,就有1.5万之多,那些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去了加拿大、美国的,还有澳洲、新西兰的,那些年龄较大的,大学生研究生,又有多少呢?

  一、谁是中国教育失败论的获益者?

  在教育普及的现代社会,人们不是被教育“成全”了,就是被教育“祸害”了,完全不被教育影响的人,几乎不存在。正因如此,几十年来,在中国,吐槽教育都是最广谱的话题,似乎人人都是专家,个个都是内行。越来越多的留学回来的,或者想留学而不得的人,充当起了海外留学的义务宣传员。所谓专家学者,所谓各个档次的媒体,都不约而同围绕教育做话题、做节目,而这些话题和访谈节目,几乎无一例外是吐槽中国教育的。有意思的是,当有人给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点正面评价,立刻就如踩了猫尾巴一样,引来各方面公知大V的围攻和嘲笑。比如几年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中国的基础教育不比美国差”,引起轩然大波,至今余波未平;比如央视白岩松说北大清华培养的人才绝大多数送给了我们的竞争对手,立刻就有人用科学无国界的陈词滥调来反驳。

  比如关于应试教育。据说西方是素质教育,把个性化和创造性放在最重要位置,而中国相反。但是仔细想一下会发现,道理未必如此简单。考试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不过是通行的教育手段,不考试的教育不存在,素质教育如此,保护个性的教育如此,实用主义的教育也是如此。

  考试是人类选拔人才的办法之一,至今没有过时。中考、高考仍然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好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之一。如何把握这个分寸和尺度,是见仁见智的事情。那些来自世界各国,能够通过考试取得到西方发达国家重点大学读书的机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祖国”名牌大学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是以近乎满分的成绩“考试”进入国内的大学,又以近乎满分的GRE、TOFFLE成绩“考试”进入了美国的大学的。有没有“考试”之外的选拔手段?有,比如名师推荐、社区服务、科学发明、竞赛获奖等等。但是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考试。因为考试也是一种能力。考试题目的创设,也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它有无数的类型和方法,有标准化的,也有自主发挥的,还有鼓励创新的,试卷本身就已经包含了丰富的“选拔学”智慧。每一个题型的设定和不同题型的分配,都不是随意为之。

  终于有人披露了这样的事实:在哈佛、耶鲁、剑桥这样的顶级大学,图书馆是24小时不打烊的,凌晨三四点钟,也依然灯火通明。这种寒窗苦读的感人情景与很多中国人对西方大学的想象,大相径庭。因为我们习惯于把一般公立大学、社区大学的自由散漫当成了西方大学的全部,忽略了他们的等级和类型,也忽略了“宽进严出”的西方大学教育的传统。当我们放弃的,恰恰是西方正经大学孜孜以求的。

  批评中国基础教育不行的人们,还喜欢这样的故事:某孩子在国内成绩很差,到了西方就变成了优等生,因为他们更加重视个性,教学方法更先进科学。我觉得未必。应该是西方的评价标准不同,得出的结果自然也就不同。而对那些招生困难的野鸡和半野鸡大学而言,这样的“励志故事”,与其说是西方教学方法有点石成金的神力,不如说是他们的招生宣传手段高明。

  最近几年的形势,又有微妙的变化。中国的崛起事实上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秩序,但是中国所承受的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和来自国内国外的负面评价,关于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也早就位列“批倒批臭”的名单之中,甚至“中国教育失败论”都出来了。自费留学的越来越多,因为有钱了;低龄留学也升温很快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不好。没有条件出国上学的孩子怎么办?他们看不起自己的老师,家长不理解老师对孩子的严格管教,他们一千个不情愿,一万个不服气,憋憋屈屈混迹在中国的校园里,成为师生矛盾高发的主要力量。可是,如果中国的基础教育真的不好,为啥那么多中国学生轻松愉快考上美国的名牌大学?如果中国的教育体制压抑个性、排斥创新,为什么那么多中国留学生把美国的考试卷子也做得甘之如饴、哗哗作响?

  从英国1.5万小留学生迫切需要回国躲避新冠疫情的“新闻”,我们终于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说中国基础教育不行的人们,那些媒体人和专家学者,终于打造出了一个时代的尴尬和荒唐: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孩子送到西方留学,接受西方教育,享受西方文化,根植西方价值观,而且越早越好。重视教育是中国人诸多优良传统之一,利用这个中国人最大的软肋培育教育产业的市场,毫无疑问是最有效、最精准、最具潜力的。这些小留学生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小财神爷,英国的留学费用是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四五十万人民币是很正常的开支,加上往返机票和各种日常开支,普通的工薪家庭十分吃力。但是对于接受中国留学生的国家的教育产业来说,随着一批一批小财神爷的到来,毫无疑问,教育产业也可以像军火、能源、操纵汇率等一样给欧美发达国家的人民创造福祉不是?】

  二、准许西方到公办学校“掐尖儿”符合谁的利益?

  如果你认为,几十年如一日为西方的教育产业殚精竭虑、添柴加油、为西方国家输送人才的,是极少数人的个人行为,是某些特殊群体的突发奇想,那就特错特错了。他们是以政府之力持之以恒推动了几十年的。

  几十年来,中国基础教育在吐槽中艰难前进,“崇洋媚外”的教育理念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反常现象。偶尔也会被中央批评,被有识之士揭露,也会有教育行政部门发布一些加强管理之类的不痛不痒的通知,比如合作办学、国际学校、公办学校里的国际班等等出现的问题。遗憾的是,这些无效的管理措施,都如同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完全不能与愈演愈烈的“人才输出”工程抗衡。

  君不见,多年以来,全国各地的重点高中校园里边,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国际班”,准许发达国家在中国的公办学校校园里开辟“小特区”,把中国最优秀的孩子提前“圈”进来,用西方的教材和理念培养三年,高中毕业不用参加国内的高考直接进入美国的大学。把中国最好的孩子,这些连北大清华都看不到眼的孩子提前送给欧美发达国家,其中奥妙早就超出了“基础教育”孰优孰劣的一般性比较这么简单了。在大批民族品牌快速消亡的全球化时代,在非常可乐、健力宝、汇源、美加净、牡丹电视机被外资猎食并快速消亡的时代,教育问题早已经不是教育本身,它不可避免与经济问题相勾连,甚至与地缘政治也大有关系。

  2012年秋天,我发布了《美国对中国的人才掐尖儿已经从高一开始》一文,引起不小轰动。触发我感慨的是朋友家孩子的故事。朋友的孩子考上了北京某重点高中的国际部。春节聚会的时候,这个才高中第一学期的孩子,刚刚结束了寒假美国游学回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已经是一个言必称美国的小洋奴了。这个孩子眉飞色舞地说,他们班50个学生,高中毕业百分之百会进入美国重点大学读书。他的志向是读医学,留在那里。据我了解,北京最优秀的11所高中学校(市级示范高中)都有这种“国际班”,专门为国外重点大学培养人才。这批全北京最最优秀的学生,这批连北大清华都看不到眼的孩子,家庭条件优渥的孩子,从高中一入学,就提前进入了美国高校的“预备班”。美国人对中国人才的“掐尖儿”,提前到了高中一年级。

  这种高智商的孩子,如果被洗脑,是非常可怕的。网络媒体上一直流传着一个经典案例。2011年,清华毕业的女生高杏欣,赴美留学后轻松破解了中国北斗星的密码,得到了美国国防部的表彰。中国政府十分尴尬,赶紧修补。从理论上讲,美国成功破解他国编码程序后,就可以通过先进的电子拦截设备捕捉其导航信号,以分析外军部队调动或者武器装备的具体位置,进而通过GPS确认这些数据参数,也能在需要时对导航信号进行干扰。在最坏的情况下,破解别国的卫星导航定位编码后,美国军队指挥官将和外军指挥官一样,对外军的军事部署和装备位置信息了如指掌。这对别国未来的军事行动显然有很大影响。

  美国是一个高度重视人才的国家,这个已经成为传统,并且传承不断。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美国有一个人才引进工程,那些在欧洲生存困难的科学家,被廉价吸引到了美国。众所周知的钱学森归国的故事,就是一例。据说,当时周恩来总理,亲自交涉,希望钱学森回国参加两弹一星建设。让美国大伤脑筋。他们对这个他们“宁可失去三个步兵师”也不舍得放弃的人才,设置了重重障碍。奥巴马上台不久,就到一所中学访问并发表演讲,他敦促孩子们好好学习,不怕吃苦。“否则再过二十年,你们就只能给来自印度和中国的孩子打工了”。这些年国内大学的生源争夺,早已经如火如荼了。各省市高考状元的资料都被大学提前圈定。港、澳、台大学也取得了通过内地高考,选拔优秀学生的权利。但是美国更绝,他们直接在中国最优秀的学校设置“国际班”,从高一开始,就把智商最高的孩子圈下来。

  历来高度重视人才的美国,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全世界花样翻新搜罗挖掘抢夺人才,可以理解。我有点不明白的是,这个美国政府提前进入中国中学校园,进行人才“掐尖儿”的工程,竟然得到了中国某些部门的大力支持,一路绿灯,畅通无阻,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毫无疑问,这是自毁长城的祸国殃民的政策。在美国时时刻刻绷紧了人才战略的弦,想方设法从全世界各国笼络最优秀人才的时刻,中国教育官员却反向行动,送货上门,国门洞开,双掌朝上,把最优秀的孩子们恭恭敬敬送给美国。中国没有自己的人才战略吗?中国的国家利益不需要保护吗?美国人时时刻刻把自己的国家利益放在心上,中国人却把美国的国家利益当成自己的“国家利益”?这种伟大的吃里扒外的精神,这种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教育汉奸行为,不是发人深省吗?改开四十多年,我们把物质财富输送给别人,那是国际贸易,那是互惠互利,说白了对方赚大头我们赚小头,那么把最优秀的人才无条件地送给别国,就属于自掘坟墓。

  还是回到最近发生的事情上来:

  【除了1.5万在英国的小留学生哭着喊着要回国躲避瘟疫,引发了一系列争议,暴露了一大堆深层浅层的问题,刺激公众神经的还有一位公费留学生许可馨,这个2018年被中国药科大学推荐至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公费留学,貌似品学兼优的学生,却在近些天多次在网络中公开对国家和国人进行诋毁辱骂,并且坦然自称是“恨国党”!

  还有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赴美做博士后研究的麦文鼎,公然不顾事实和后果,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公然承认新冠病毒来自中国,并代表中国向美国道歉;

  还有2017年5月21日,在夏季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中,中国留学生杨舒平代表中国留学生进行发言,跪舔美国,摸黑祖国的无耻言行……】

  总之,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刻更广泛的自信,文化的腐败危害更为隐蔽,也更加危险。教育的天职是传承优秀文化,是为文化自信服务的,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镇,在千年不遇的国际秩序大调整的关键时刻,如何打造并掌握一支忠于祖国和人民的优质人才队伍,是关乎民族兴亡盛衰的大事,疏忽不得。

  【作者单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