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提高了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那么就意味着企业的运营成本会上升,企业运营成本一旦上升,它就会面临两个选择,要么经营不下去破产,要么把抬高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从而造成物价上涨。
如果企业破产那么就会导致员工失业,如果物价上涨就会导致老百姓生活成本更高。这么一看,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不是太弱了,恰恰相反,是太严了。
这种观点有很大的迷惑性,按照这种观点去看问题,可就远远不止食品安全了,而是一切商品经济领域里面,但凡员工或者消费者想要争取自己的权益,那么按照这种观点的逻辑推导下去,都会得出企业成本上涨的结论,进而又推导出要么企业破产导致员工失业,要么成本上涨导致消费者生活困难的结论。
这么一看不得了,要是照这样去搞,食品应该越劣质越好,加班应该越多越好,工资应该越降越好,维权应该越少越好。如果企业触及底线,那么也应该坚持能不抓就不抓,能不捕就不捕。总之,给企业降低成本,就是给工人寻求出路。
我以前说过,统治阶级最擅长的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利益包装成群众的利益,这种观点就是一种很好的包装形式,而且颇能迷惑一些人。
它的迷惑性在哪?
就在于它并不是完全捏造事实,而是把局部和现象认作了本质。从局部某个企业去看,从现象层面去看,上面说的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从整体和本质去看,就完全不同了。
我们从某个具体的企业去看,不管是监管更严格了,还是员工争取的利益更多了,都会导致成本上升,从而加重企业的运营负担,造成上述的相应后果。
但是我们从整体去看,从本质去看,企业真正的困难是因为员工争取得太多了吗?恰恰相反,是因为员工在整个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分配中占比太少了。
市场最大的危机从来不是成本危机,而是生产过剩危机。你生产得太多了,可是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太少了。用老百姓的话说,你生产那么多顶个球用,老子又买不起。
经济学里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小故事,讲的是一个煤矿工人家庭,冬天太冷了,没钱买煤取暖。于是家里小孩问她爸爸:“爸爸,天气那么冷,为啥我们不烧点煤炭取暖?”她爸爸回答:“因为爸爸失业了,买不起煤”。小孩又问:“为啥爸爸会失业呢”?她爸爸又回答:“因为我们挖的煤太多了,卖不出去。”
这原本是个很简单的道理,造成煤炭工人失业的,难道是煤炭工人要求得太多了吗?从现象出发,是这样的,企业运营困难,必然进一步压缩成本,于是表面看起来,员工要是争取太多,企业就会更困难。比如你说要加强挖矿的安全设备,要增加工资,要消除安全隐患等等,这些都会增加成本。可是从本质去看呢?难道员工继续缩减工资,放弃监管,任由企业进一步压缩生产成本,整个市场的消费能力就会起来了吗?没有市场消费能力,指望在安全隐患问题上,在员工工资成本上动手动脚,岂不是本末倒置。
员工的工资是什么?很多人以为是你的劳动价值换取的回报。其实这都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编扯出来的鬼话。你的工资不是别的,是资本需要你维持再生产的成本。资本需要劳动来帮它创造价值,因此必须支付一定的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也就是要让你能够活下去。又因为他们掌握着生产资料,掌握着主动权,而你不出卖劳动力就活不下去,于是你只能接受他们给出的价格。所以,这个价格刚好就是你养家糊口的成本。
你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一部分用于维持自己的再生产,也就是工资代表的那部分,而剩下的一部分就是剩余价值,需要被资本拿走。资本拿走的剩余价值并不会完全用于消费,很大一部分会重新投入生产,扩大产能,以便更具备竞争力,占领更多市场。
于是矛盾出现了,员工能消费得起的那部分商品价值,永远低于产能实际创造出来的价值,中间的差额就是剩余价值。而后随着剩余价值在资本一端积累越多,这种矛盾不平衡越大,表现为我们看到的,就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马克思那个时代,信用货币体系远不如今天这样发展,所以不平衡的破解方式就是危机来临之时,一边以各种形式被迫消灭产能,一边是无产阶级开始斗争,争取权益,使得在价值分配中工人能获取更多,以减少贫富差距,使得工人更具有消费能力。用马克思的话说,这叫降低剥削的程度,以减缓这种不平衡的程度。
在信用货币时代,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变,这时候是“工资不够,信用来凑”。
也就是说,你的工资已经不能维持生活成本,还需要额外透支信用来支撑,其中最普遍的信用透支领域是什么?就是房地产嘛。而信用是什么,表面看,是你的抵押物,比如你贷款买房,就是把你的房子抵押给银行,还不起人家就收回去。但实际上呢,实际上是透支你未来的收入,以便支撑当下的消费需求。
可是劳动也有透支完的时候,因为工人在价值分配中占比太低,表现为收入太低,因此就越来越支撑不起产能的供给,这个时候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掉,生产就要停滞,于是以前能透支的劳动现在也维持不了的,因为你没有劳动机会了,失业来了。于是之前的信用积累起来的债务危机就出现了。这就是信用货币时代的生产过剩危机的形式,即债务危机。
这个时候,如果还思考的是如何再进一步降低工资,放松监管,驱逐良币,损害工人权益,那当真无异于杀鸡取卵,自掘坟墓了。
很多年前,我们就提出要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话怎么理解其现实意义?
从国内市场去看,那就是要增加工人在价值分配中的比例,以尽可能提升国内消费能力嘛,从国际市场去看,工人分配更多会导致成本上升,由此可能会降低国际市场竞争力,那怎么办?想办法搞点新质生产力。但无论如何,还是要以国内为主嘛。
然而怎么增加这种分配比例?等着人家施舍是不现实的。
有的话,说是说,做是做,说起来简单的东西,做起来并不容易,就拿食品安全问题来说,你是鼓励群众监管监督,还是搞包办代替和自罚三杯?
道理是不难讲清楚的,阻碍历史前进的从来不是什么道理,而是一个个现实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