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与“减”呼唤硬功夫

作者:谢晓光  更新时间:2022-05-14 08:38:08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西藏军区某旅政委 谢晓光

  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联合国减灾科技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这样描述中国:“这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从有人类记录以来,旱涝灾害、山地灾害、海岸带灾害每年都在中国发生”。

  多难兴邦。这个“兴”字原本含有物质和精神双重意义,而每当灾难来临之际,更多的则是指精神层面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2021年9月29日,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予以发布。其中,4种精神直接与防灾减灾有关: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

  回望军民携手抗洪、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的一系列壮举,关注眼下各地正在进行的抗疫实践,越来越多的人强烈感到:灾害发生之时,广大军民无所畏惧;抵御灾害风险,呼唤“防”与“减”的硬功夫。

  关键时刻冲得上、豁得出,贵在平时预案有备、训练有素、行动有序。

  关口前移,信息共享。当年,汶川抗震救灾,为尽快摸清震中情况,空降兵“十五勇士”在无气象资料、无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的“三无”条件下纵身一跃伞降灾区,感动了国人。这也说明,抢险救灾中通信畅通有多么重要。眼下,军地信息共享的探索实践丰富多彩,军民借力“智慧城市”建设,填补了通信、交通等许多领域的空白。各部队积极主动携手水文、气象、环保等相关部门,做好兵要地志的整理搜集,也是在为区域性的防灾减灾做好储备。

  细化预案,互鉴互学。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军队医疗队进驻金银潭医院的当天,就创造了一项纪录,一次性接收30余名确诊患者。那时,距离队员走下飞机仅仅12个小时。许多官兵事后感叹:“平时多演练,急时管大用。”“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平时标准高,急时受益多。军地互学互鉴,军民取长补短,既有利于平时形成防灾减灾的合心合力,更有利于急时实现抢险救灾的迅疾高效。

  强化安全,理念先行。居安思危下好先手棋,未雨绸缪打好主动仗。“先手棋”除了关口前移、细化预案外,还要努力做到安全防范意识常备不懈,不断夯实防灾减灾理念。“主动仗”除了深化交流、信息共享外,还要学会向科技要效能,持续提升防灾减灾实力。2020年3月16日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这一天距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团队奔赴武汉抗疫一线,仅仅50天时间。力量,凝聚在科技的刀锋上。对我们这支人民军队来说,“防灾也是军情,减灾也是战场”。助推练兵备战换挡提速,必须筑牢部队自身防范自然灾害的“安全屏障”;军民合力守护美好家园,亟待提升抢险救灾的“综合实力”。

  千军万马看指挥,排兵布阵看协作,并肩作战看士气,打好防灾减灾主动仗,呼唤军地双方密切合作,平时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练就联合指挥、取长补短的硬功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