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绿色的山,这是一片红色的山,这里苍松翠柏、风景如画,这里曾烽火连天、硝烟四起。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一首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诗篇。
对于辉煌灿烂的古代中国,我们或许可以这样邀三两好友,酣畅淋漓地将往事付与笑谈中。
但是,当我们打开山河破碎、满目疮痍的中国近代史,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都付笑谈中”。
为什么?
民族的屈辱,阶级的压迫,还有那成千上万革命烈士的鲜血,都在时刻提醒着我们。
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将屠刀挥向了为革命付出巨大牺牲的共产党和革命者。
“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共产党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大革命失败的阴霾,大屠杀的腥风血雨,让中国政治局势发生巨大逆转,中国革命由高潮转入低潮。
面对国民党的血腥镇压,共产党人拿起了武装反抗的武器。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以雷霆之势爆发,却不得不以失败告终。在重重迷雾之中,人们思索着:中国革命,究竟路在何方?
“我不愿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好汉。”毛泽东在“山穷水尽疑无路”当中选择了井冈山。经过文家市会议、莲花决策、三湾改编等艰难决策,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余部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揭开了伟大的井冈山斗争序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八角楼那盏昏暗的油灯,照亮了四方黑暗的天空,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
90载瞬息而逝,弹指一挥间。当叱咤风云的人物纷纷消失后,历史便成为一笔巨大财富。物质不灭。宇宙不灭。唯一能和苍穹比阔的是精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红绿交相辉映的井冈山,无数人慕名而来,思想在此碰撞,感动在此铭记,灵感在此汇聚。
90年后,井冈山上的“红军”并没有变少,反而更多了。
当革命精神将学员们彻底洗礼,他们留下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