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英:苦菜花(七)

作者:冯德英  更新时间:2016-11-01 09:07:12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d74961aa6b1e042088220d0749c2c78b.jpg

【第十七章】

  残暴的敌人,到一个村扑一个空,什么东西也找不到,饿急了就杀战马吃。河被冰冻涸,水井被泥沙填平,没有水喝,只得吞雪啃冰。他们如同饿狼扑食未获,越发穷凶恶极,到一庄烧一个庄。烧得浓烟遍野,遮住了冬天的太阳。没跑出的病人和老人、孩子,都被扔进火堆里,活活烧成灰。凄厉的惨叫声,震撼着天地。

  一天傍晚,敌人扑进王官庄。

  十字街口,埋着一个草人。草人头上戴着泥坛子,上面贴着纸做的太阳旗,身上贴一张白纸黑字的标语:我是狗强盗,就要死了!

  士兵们发现后,报告给长官。日军中队长下了马,瞪着眼珠子问翻译。这时围上一大堆人,后面的看不到直往前面挤,矮个的踮起脚跟伸长脖子,都象看马戏一样。

  翻译把上面的字意告诉给中队长。中队长气得脸色发紫,胡子嗤起,骂着“八格牙路”,抬起钉底大皮靴,狠狠踢去……

  几乎是同时,轰轰轰!泥雪崩起,烟雾弥漫,一片鬼子应声倒地。

  这是民兵们的计策,秀子和玉子扎的草人写的字,十字街口埋下三个地雷,拉弦都拴在草人上。它一起动,地雷就都炸了。
敌人被地雷炸得晕头转向,简直是寸步难行。走到每家门口,先逼着伪军进去。有的家门后挂着手榴弹,有的锅灶里埋着地雷,一推门一烧火就炸开了……一直到小半夜,才算安静下来。

  伪军中队长王竹非常沮丧。他回来一个人没抓到,什么东西也没有,自己人却被炸死好多,日军中队长也丧了命。他被大队长庞文叫去狠骂一顿,并逼他去找一个花姑娘来解闷。

  这个最有武士道精神的日军大队长,平时总是吹嘘什么“人道”、“信义”,并自命是天皇子孙日本军人的模范化身。可也不假,庞文大队长真是日本军人的典型。他杀起中国人来,常常要换三四把素称世界第一的日本钢刀——杀的人太多,热血把刀刃烫卷了。他还最喜欢玩女人。有一次找不到年青的,抓到一个五十多岁干瘦的老太婆,他用皮带将她阴部打肿,实行兽性的蹂躏……

  王竹憋着一肚子气恼,领着几个伪军挨家逐户去搜索,可是连一个人影也没见着。走到孔江子家门口,一听里面有人,他就抢先走进去。

  这是村中唯一没跑的一家。那老太婆见有人来,认出是王竹,忙笑嘻嘻地招呼道:“啊,大兄弟回来了。等多时啦,俺家江子没捎东西……”

  “什么东西不东西,他也来啦!”王竹没好气地抢白一句,瞪起三角眼,满屋打量着。

  老太婆见他来得凶,有点害怕;但一听儿子回来了,一股发财的野心又涌上来。

  “啊,人来了!”她喜得象抱上金元宝,“大兄弟,俺家江子在哪呢?”

  王竹早不听她叨絮些什么,正要向外走,却见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哭叫着妈妈向里间跑。他一怔,也跟着闯进去。见到孔江子的媳妇,松一口气,心想:“这女人还不难看,送去了事……”就冷笑着说:“哎,到我家去一趟,有点事。”

  那媳妇紧抱着孩子,恐怖地说:“不,不。俺不去,俺不去!”

  “怎么不去?去有好事呀,谁也吃不了你!”王竹说着就想动手拉。

  “不,不。你,你走开!”她惊慌地向炕里偎。

  “他妈的,好说你不听!来人……”王竹跳上炕,一把将那孩子拉出他母亲的怀,抓着她的衣服拉下炕。几个伪军上来扭着她的胳膊向外拖。

  那媳妇发疯地又咬又打又叫……

  老太婆也扑上来,双膝跪下抱住王竹的脚脖子,哭着哀求道:“大兄弟啊!看、看我老脸饶了她……”

  “去你妈的!”王竹将她一脚踢翻,和伪军架着那媳妇就走。

  哭嚎叫骂着刚要出胡同口,迎面逢到一簇黑影,最前面的一个,正是同运输队一块进村的孔江子。

  孔江子一认出被抓的是他媳妇,照一个伪军脸上就是一耳刮子,骂道:“你这小子胆大包天,敢欺负到我……”

  “你又怎么样!”王竹气汹汹地抢上来。

  “好啊!王竹……”孔江子气怒地抖着身子,忽地抽出手枪。

  王竹也早把枪握在手里,恶狠地盯着他,枪口对着对方。

  伪军们吓得呆若木鸡。那媳妇躺在地上,哭声哽住,脸色煞白。

  一阵扑鼻的粉香掠过,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玉珍走来了。她卖弄风情地瞥视一眼,尖叫道:“啊!你们在干么?动武吗?我的天哪,这是怎么回事?快把枪收了……”

  孔江子把枪插进去,忿忿地骂道:“你他妈的不够朋友!这是对谁?”

  “哼!吃醋啦?大队长要拉人,臭婆娘我王竹看都不稀罕看……”王竹说着也把枪收了。

  “哟,就为这个呀!”玉珍松口气,轻蔑地瞅那媳妇一眼:“哼!噁心人……”

  那老太婆哭喊着赶过来,拉着媳妇哭哭啼啼往家走。孔江子浑身抽动着。

  玉珍又变得阴恶地问王竹:“我问你,小娟子一家可抓住了?”

  “连根毛都没见着。”王竹丧气地嘟囔道。

  “那老东西也没抓到?”

  “有那老婆子倒好了……”

  “哼!你们就有这本事。”玉珍冷笑几声,“好啦,别为小事生气了。都是自家人,何必那末认真?走吧,哥,和我看看咱们的房子去……”

  孔江子看着他们走去的黑影,狠狠啐了一口。

  他一走回家,媳妇就哭着扒到他身上,抽抽噎噎地说:“俺要跑,妈拉住不放!差点叫鬼子害了呀!你还当汉奸,连自己的老婆你都不要啦!我的天哪!你再不回心俺就没法活啦……”

  唯财是命的老太婆,也顾不得问孩子带回来些什么,呜咽着叫道:“江子啊!妈的腰也叫踢坏了呀!那王竹不是人哪!打我这把老骨头。嗳哟哟!痛啊……”

  孔江子的眼里闪着浑浊的泪花,他重重地叹口气,头渐渐低下去……一声大洋马的嘶叫,惊得他突然抬起头,注视着黑暗沉沉的外面,全身一阵哆嗦……

  第二天,敌人就出发了。不知为什么,他们没烧王官庄的房子,奇怪!

  大雪飘飘,遮住人的视线。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分不清天上地下,是山是田,四外灰浆浆的模糊一团。

  王竹骑在马上,望着南山沟的方向,对王流子说:“不知叔叔挖的那个洞,藏了什么没有?”

  “哪会有?人家也不是傻子。”王流子看也不看地说。

  “我看说不定。不藏人也许有些什么东西?他们怎么就料到咱们来?走,看看去!”说着王竹和王流子领着一伙人,向王柬芝的地洞奔去。

  这洞王竹知道得很清楚。王柬芝详细告诉过他,以备有急事好联系。

  王竹等来到一看,全是一片雪,什么异样也没有。王流子自负地说:“我说不会有。看看,连个脚痕也看不到。”

  “你知道个屁!洞口封好了,被风一刮,多深的脚印也被雪埋平了。别说还下着这末大的雪。”王竹又对伪军们喊道:“快折松树枝子来,把雪扫光!”

  扫去雪,发现洞口不久封过的新土。王竹高兴地叫道:“快找家伙来挖!哈,一定有人或东西藏在里面。快挖……”

  这洞修得可真不坏。洞是从山沟的陡坡向直里挖的。洞口用镶铁的木板盖着,外面敷上一层土就能封得严严的。里面靠洞口有个两丈深的陷井,井底埋着削成锋利尖子的木楔子。不知底细的人,一进去就非掉进去不可,掉进去就没命了。从洞口向里要拐几道弯,不知道的人也会到处碰壁。墙用石灰刷得很白,一般个子的人不用低头即可到处走,里面有几个气眼通出去,空气很流通。烟筒口巧妙地开在山顶上的一个大岩石下,烟刚冒上来就被出风吹散了,因此在洞里面烧火做饭,外面一点看不到。这洞里面又宽畅又干燥,真和幢小房屋一样。这是王柬芝找泥水匠,花了好几个月才修成的。
这几天王长锁和妻子躲在里面,一家三口过得挺舒服。杏莉母亲在灯下做针线,孩子在她怀里吃奶。王长锁躺在她身旁,拉着孩子的小手,引逗他松开奶头,格格地笑一阵。

  “咱们过得倒挺好,不用东跑西颠的。”杏莉母亲感叹地说,“唉,这大雪天,娟子快生了,大嫂身子也不好,怎么受得住?我再三劝他们藏到这来,他们却不肯。反倒劝咱也不要待在这里头。他们是怕坏人哪!唉,人家到底不怕受罪。”“是啊!”王长锁接口道,“依我看这里也不太牢靠,被鬼子知道了,跑也没处跑。”

  “谁会知道?”杏莉母亲不以为然地说,“那死鬼可精着哩,他肯告诉谁?娟子说怕王竹和王流子,可咱们每次都和那死东西一块躲到这来的,王竹他们谁也没来过……”

  “你停停。听,什么响?”王长锁惊异地爬起来。

  杏莉母亲停住手里的针线,脸色刹时惨白,惊叫道:“有人挖洞?!”

  沉闷的吭哧吭哧声,越来越响了!

  王长锁忙抓起利斧,对妻子说:“不用怕。看着孩子。我看看去!”

  为着坚固,王长锁这次没用木板封洞门,而全用泥和石头堵了一层又一层。

  他走到洞口,只听噗哧哗啦一声响,洞口开了一个小窟窿。他忙闪到一旁,心象打鼓般地崩崩跳着。

  外面沉寂片刻,一颗戴钢盔的脑袋伸进来,喊道:“喂!里面有人没有?快出……”

  王长锁狠狠地抡斧劈去。崩哧一声,那脑袋和西瓜一样,滚进陷井里了。

  外面慌乱一阵,就向里打枪。

  王长锁躲在一旁。

  外面又开始挖洞,渐渐洞口全开了。一个伪军端着刺刀向里进,噗嗵一声,掉进陷井里。

  王竹这才恍然大悟:只顾忙乱,把陷井的事忘记说了。他马上把怎样躲避的法子告诉士兵,命令他们再往里冲。他自己似乎有过教训,站得远远的。

  两个伪军抬着一块大木板,胆怯地从洞口向里推。觉着搁上对岸了,就又向里冲。可是上去的一个,刚迈出两步,轰隆隆,连板子带人,又滚下陷井去了。

  原来王长锁在暗中看得真切,见敌人踏着跳板朝里进,搭脚猛一踢,把板子和伪军一齐掀进陷井里。

  外面又大乱起来,不敢再进,又打枪又摔手雷。可是子弹扎进泥里,手雷掉进陷井,倒把敌人的尸首炸得更烂了。

  于是,王竹下令放火熏……

  王长锁见洞口堵上草,就提着斧头走回来。

  杏莉母亲已哭好长时间,一见他回来,就哭倒到他身上。“孩他爹,咱们要死了!”她悲痛得全身在搐动,“可咱不能看着孩子死啊!他没有罪呀!”

  王长锁没有流泪,擦擦脸上的汗,看来是愤恨和胜利的骄傲在主宰他。他把她的缕缕乱发理好,镇静地说:“别哭,哭什么!咱们哭一辈子,这二年才有个笑的日子。你没听姜同志说,在敌人面前哭,那就是软、软弱。咱们一辈子就吃了这两个字的亏,把莉子也连累死了!眼下咱们要死啦,不能让它缠住。死要死个硬气!”他很激动,眼睛有些潮湿。但马上又睁大眼睛,“罪,谁有罪?孩子没有罪。你我有罪?没有。受苦人谁也没有罪!鬼子、汉奸才真是犯了天大的罪!咱们死也要惩治他几个!”

  杏莉母亲渐渐辍止哭声。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听到被她不惜一切酷爱着的人,说出这一席话。使她觉得他真是个了不起的人,不但可爱而又可敬了。她紧紧抱着吃奶的孩子。孩子在母亲那温暖的怀里,渐渐地幸福地睡去了。“我生在富家,嫁在富家。”杏莉母亲抽噎着,轻声地说,“过去我不知道,后来才慢慢明白这些人是些什么东西,是最下流的胚子!外表上四面光八面圆,背地里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他们都是两条腿走路的畜牲!为自己,能不要亲生爹娘;为自己,能把老婆孩子卖掉……反正他们活着,就是为自己,把别人的一百颗心挖出来吃掉,也不觉得心疼。我总算把这些人看清了!”她擦擦悲愤的泪水,激动又悲壮地说:“咱们一家,死就死吧!做个好人死了,强似劣人活着。大嫂人家为大伙、为工厂,受尽那末多苦,遭了那末多罪,可什么也不说给鬼子。咱们怕什么呢?什么也不怕!死吧,反正有人替咱们报仇!”

  王长锁几乎是以胜利者的高傲口气说:“已经够本了,被我杀死三个!再杀,就是赚的啦!……”

  一股浓重的黑烟冲进来。一切变成黑暗了。洞里没有空气了。人,一家三口人!都在窒息中踉跄,昏倒,死亡!

  敌人的“网”越拉越紧,游击队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了。他们已被敌人发现,整天都有几百敌人尾追着,经常受到包围又冲出来。他们带的口粮已经吃光,找不到粮食,就到地里拾冻地瓜和花生充饥,地瓜都冻成冰块,德强一咬,把牙垫得格崩响。他笑着向一个正在苦愁着脸的队员说:“哦呀,这是冰点心哪!酥脆酥脆的,哪里也难买到。吃了又顶饭又当水,美极啦!伙计!你怎么不吃呀?”

  “嗳哟,嗳哟!我这腿、腿痛得不行……”

  “我给你治治吧?”德强忽闪着睫毛问。

  “拿来呀!”那队员伸手要药。

  德强脸一板,俏皮地说:“你听着,照这样的方法找药:头痛棒子敲;眼痛抹辣椒;

  牙痛吃烙饼;嘿,你这腿痛吗,要多多上山顶!”

  说得大伙都哄笑起来。那队员也咬着牙不好意思地笑了。

  德强却不笑,认真地说:“这叫以毒攻毒啊!我就有这个经验……”忽听有人叫他,就奔过去。
姜永泉同党委们研究,在密集的敌人围攻下,为坚持活动方便,需要把队伍分开,瞅空子打击敌人。姜永泉和德强领一队;刘区长、德松和玉秋领一队。约定好联络地点,就分头准备行动。出发前,接收了一批新党员,在向阳背风的山坡上,举行入党宣誓。

  翠绿葱郁的小松枝上,盖着一层洁白的雪,随着树枝松针的形状,宛如朵朵开放着的棉桃絮。树上挂着一面鲜红的党旗,旗上那黄橙橙的锤子镰刀,被阳光照射得放出金色的光芒。

  空气肃穆而庄严!

  八个劳动人民的优秀儿子,激动严肃地站在党旗面前。其中之一的冯仁义,虽然身在冰雪严寒的天气里,可是他身上感到烘热,满腔的血液都涌到头顶,举着出了汗的粗壮拳头,低沉庄严地宣誓道:“我自愿参加中国共产党。坚决革命到底,解放被压迫的人民。誓死不投降不变节,为革命不怕流血牺牲。如有违犯,愿受严厉制裁。宣誓人:冯仁义……”

  一个个响亮的名字,象往钢铁上打印子,永远铭记不掉了!

  篝火!窜跳着火苗,飞迸着火星,缭绕着火烟,互相交织,互相照映,连成一片,象一条巨大的火龙,蜿蜒地围住昆仑山中的一座山岭。在火网后面,是数不尽的黑影,伸长那凶恶的枪筒,对准了暮色的山岗。

  山上的人可真不少啊!有失掉联系的干部;有荣誉残废军人;有更多的逃难的老百姓:一千多人,没有一点组织,有的一家人都还跑散了。

  天亮前的寒风一阵紧似一阵地吹来,大雪纷纷飘着。可谁也没觉到身体的冻麻,不顾得打掉身上的雪花,那心比油煎的还痛!老天哪,可怎么活啊?!

  松树底下,桲萝丛旁,岩石缝中,一家一户地抖瑟在一起。孩子哭,母亲哭,父亲也流泪了。哭,哭!哭又有什么用呢?眼瞅着阴暗的苍天,千万不要亮啊!你永远黑着挡住鬼子的眼睛,那该多末好!

  可是天不从人愿,东方在渐渐放亮,沉沉地送来惨然的灰光,模糊的树林在渐渐显出黑黝黝的影子。

  娟子非常焦急,眼看天一亮,就要演成血洗的惨剧了。她不顾身子的痛苦,奋力在雪山上奔波,同花子、玉子、秀子等人,分头找到一些干部,召开紧急会议。

  娟子想组织起一支队伍,领着群众突围;但大部分人的武器都埋藏起来了,只有几支短枪,这怎么行呢?在这时候,人们才深深痛感到,武器的宝贵如同生命,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离开它啊!

  大家商量一番,决定赶快把残废军人隐蔽起来。组织领导群众坚持不屈服,不出卖干部和共产党员。全体团结一致,来对抗敌人的屠杀。

  人人怀里,象揣着小兔,崩崩乱跳着。

  骤然,听到那面山上响起激烈的枪声,喊杀声震破雪山上的沉寂,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摇撼了整个山峦……

  人们更加慌乱,以为是敌人的血洗开始了,更加向一起聚拢……

  就在这时,山顶上——第一道曙光照亮的白皑皑的雪山峰上,出现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穿着草绿色军装、腰间围着子弹带、插着一支驳壳枪、肩膀上背着一支带刺刀的大枪的战士。他左胳膊上带着的八路军证章,立刻跃进人们的眼睛!

  千百双眼睛——父亲、母亲、大人、孩子、男人、女人……都同时凝聚在这个方向——战士的身上。人群立时欢腾起来!秀子、德刚狂喜地拉着母亲,叫道:“妈,八路军!瞧啊,山顶上!那末多啊!一个、二个、三个、四个……嗳呀,太多啦!”

  其实,他们只有十几个人。但这有什么关系呢?就是见到一个八路军,也象掉进茫茫大海里的人,见到一根木头那样,这就是救星啊!

  战士们迎着群众的目光,跟着那高个健壮的人,急急走下来。

  秀子眼尖,惊叫着跑上去:“嗳呀!王排长!王排长来啦!”

  立时,人们全把战士们团团围住。接着不知是谁开始,把好吃的东西直往战士们手里送,一会塞满了每个人的口袋、两手。

  王东海——他已是连长了——和战士们,满脸流着汗,看样子很紧张,可是没有回话的余地。人们的亲切问候、渴求解救的喊声,把他们的耳朵也快震聋了。他们只能以感激的眼光和亲切的微笑来回答。王东海焦急地想赶快把事情讲明……

  母亲激动地怔在人群外面——她挤不进去了。花子走近她身旁,手里捧着干粮,两眼紧望着王东海和战士们。泪水从她眼眶里涌出来,她也没想着去擦。母亲见她的样子,忙问:“花子,你怎么啦?”

  “大嫂,”她忙用衣袖擦擦眼睛,真情地笑着说:“哎,看我多傻,不知不觉泪就出来了。大嫂,你看那王排长,还是那末结实,那末精神!上次看过那幕剧,唉,我真替他这好样的人担心透啦!后来一打听,才知他还活着,可想不到还这末壮!大嫂,有了他们,咱们就有救啦!多少鬼子,也要送掉狗命!”

  “是啊,花子!他是个铁汉子,多会也打不倒的人!”母亲感慨地说,“八路军真是天兵天将也比不上的队伍啊!对咱老百姓比亲生爹妈还亲;打起仗来可和个小老虎似的,一个能抵上鬼子一百个……”

  王东海挤出人群,见到母亲和花子,又亲切又着急地说:“大娘,妇救会长!你们也在这里呀!快告诉我,干部都在哪里?”

  “王排长,你们先吃些东西吧!”

  “不,大娘!事情很急。”

  “王排长!”花子把干粮塞进他手里,“我就去找!”

  王连长把情况向干部们急急说明。他是接受上级的命令,领着一排人掩护专署机关转移的。任务完成后要回到部队去。走在这里发现敌人包围住这座山,知道一定是要屠杀干部和群众。他们就决定来救出群众。

  刚才的枪声就是王东海他们打的。他留一班人在外面牵制敌人,自己带着十几个战士冲进来,好领着群众突围。

  干部们很快将群众编好组,分头带领,跟着战士们向外冲。

  敌人被刚才的打击弄得不知虚实,猛烈地乱打枪。外面那一班战士在另一座山的树林里袭击着敌人。

  王连长领着战士,后面跟着一大群逃难的行列,顺着一道山沟,向下急急地扑来。走到一个山坡,发现鬼子们黑压压地撒开人马,向山上爬来。

  王连长一声命令,一阵手榴弹猛打下去。几十个敌人滚下山沟。

  部队在前,群众随后,冲出打开的缺口。等敌人调集兵力,又将缺口封住时,战士们已领着群众冲进安全地带。

  王连长汇合外边的那班战士,又勇猛地冲回山上……第二批群众又带出来了。

  群众出来的只有一半,有三个战士牺牲了,负伤的也有好几个。而敌人已从四周发起冲锋,炮弹猛烈地向山上轰击,掀起冲天的泥雪,一棵棵树木被炸断,听得见山上的人们痛哭喊叫,看得见人们在绝望的奔跑。

  情况相当严重。如果再冲进去,出来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敌人已集中兵力卡着下山的道路,而战士们的弹药也很有限了。

  王东海的心情很激动,愤怒地瞅着那疯狂的炮火在山上爆炸。每个战士的脸都绷得挺紧,眼睛在瞅着他们的连长。

  “同志们!情况很危急。再进去我们就很难全冲出来了。同志们!怎么办?”

  “连长!别说了,冲进去!”战士们齐声呼喊着。
“对!冲进去!”王连长的大手用力一挥,战士们奋勇地跟着他,第三次冲进火网。

  “妈!王排长又回来了!”秀子哭着叫道。

  母亲不知是难过还是喜悦,眼泪簌簌掉下来。她的心狂乱地跳着,很想冲上去说:“王排长!你们赶快自己走吧!眼看……”但是她来不及说出口,王连长已站在高大的岩石上。在炮火下奔逃的人们,立刻向他涌来。

  “老乡们!不要流泪!有我们共产党的军队在,就不能叫你们受难!赶快跟我们向外冲!冲出一个是一个,决不要慌张!快向外冲啊!冲出去就是活命……”

  王连长把部队布置在山沟两旁的岩石后面,对一个班长命令:“张班长!你领着一班人带着群众向外冲。冲出去后把队伍带回去。把我们的情况向首长报告一下。”

  “不,连长!还是我打掩护,你带队伍冲出去。”张班长坚决地要求着。

  “快!服从命令!”王连长不容再说地把手一挥,同时命令:“射击!”

  蜂拥而上的敌人被猛烈的火力打乱,张班长领着战士突破敌群。群众象夏天山上下来的洪水,不顾生死地跟着向外倾泻……

  王东海等用火力给人群开路,一秒钟也不放松。

  人流继续向外奔流。人人流着感动的眼泪……

  突然,机枪哑了!大枪停了!手榴弹光了!战士们一时楞住。眼见敌人扑向群众,子弹、刺刀在群众身上发威……

  王东海和战士们的眼睛也红了。他怒吼着首先跳起来,向敌人群里扑去!战士们紧跟在他身后。

  他们一边六七个人,用刺刀枪把子同敌人厮打,拚命抵住两面的鬼子。

  群众在战士们挡住的人体走廊里,潮水般地向外涌泻……人人被这惊心动魄的场面所激动,好多人不向外跑了,抓起石头向鬼子打去……

  战士们竭力叫喊:“老乡们!快走!快跑!快冲出去啊!……”

  老百姓带着巨大的感激和沉重的心情,流着眼泪,脑海里铭记着这场激烈搏斗的情景,冲出死亡的火坑。

  母亲一家,也夹杂在人流里面。

  残酷激烈的肉搏战,还在继续着。

  战士们一个个倒下去。几个重伤的战士爬不起来,就抱住敌人的腿,狠命地撕咬。把鬼子咬倒,紧抱着他,一齐滚进深山沟里。一个班长和一个鬼子撕扭在一起。他将鬼子摔倒,咬掉他的耳朵;另几个鬼子赶上来,他拉出鬼子身上手雷的弦,与几个敌人同归于尽了!

  勇士们有的高喊领袖的名字;有的大叫“共产党万岁!”……这悲壮宏亮的声音,长久地在巍峨的群山中回荡!人,最高尚伟大的人!

  王东海的枪早打断了。他抡舞着钢铁般的拳头,挥动坚实的腿脚。打得鬼子一个个头脑开花,滚进山沟。他越打越有劲,忘记向外冲出,只是沉浸在愤怒的厮杀里……

  一个肥头大耳的鬼子,见他赤手空拳,也把枪撂下,卷起袖子扑过来,想抓个活八路。

  两人在山坡上扭打起来。谁知山陡雪又滑,一骨碌滚到山底下。这鬼子的劲可真大,加上王东海胳膊上已受伤,几乎吃不住他。两人滚打在山下水沟的冰上,猛听克喳一声响,冰碎裂了。那鬼子闻声大吃一惊。王东海趁机猛翻到鬼子身上,两手掐住他粗胖的脖子,猛力向下按……只听克喳喳——

  呼隆一声,鬼子的脑袋钻进冰窟里。

  王东海站起来,听见山上战士们高亢悲壮的喊声,在他那黑红结实的脸颊上,挂着两颗粗大的泪珠。他缓缓地向另一座更高的山峰走去。他胳膊上滴下的血,在洁白的雪面上,留下一条殷红的血印!

  姜永泉他们转了几天,转到老母猪河一带,眼看要到东海边了。一天黑夜宿在一个小村子里,被敌人包围住。突围时队伍冲散了。德强本来同父亲还在一起,没几天也冲散了。

  仁义同几个队员商量,觉得在熟悉的山地里好坚持些,于是决定突回家乡。

  第二天清早,他们刚走到一个村头上,就遇到逃荒的人群,呼呼拉拉向外跑,说鬼子进村了。他们就跟着人们跑。结果仁义又同队员们跑散,只剩下他一个人。

  在一片树林子里,人们停下来,换过一口气。这才发现背着枪的仁义,都惊叫起来:“嗳呀!你这人疯了怎的?是什么时候,你还背着这玩艺!不想活啦?!”

  仁义有些慌乱,可不舍得把枪丢掉。

  一个老头子,气冲冲地走到他跟前,一把夺下他的枪,噗嗵一声丢进野草里,怒吼道:“你不想活,咱还要命啊!”

  象一股旋风,敌人的马队赶来了。威逼人们交出八路军和干部。

  大人小孩低着头,一声不响。

  仁义偷眼瞅瞅夺下他枪的那老头子,惟恐他会坏他。但老头子象不知有他的存在一样,闭着眼睛谁也不理睬。

  有几个青年被敌人抓出去。

  一个年青媳妇抱着孩子,哭着哀求放了她的丈夫。

  一个伪军军官迎上来,一刀挑开她的肚子,血红的肠子立时流出来。她惨叫一声倒下去。她抱的孩子掉在地上,哇哇哭叫。那当官的怒骂一声,把孩子提过来,两手抓住孩子的两只小腿,狠力一劈——孩子分为两半!

  人们的发根都竖起来,哭又不敢哭啊!

  仁义愤怒地盯着那家伙,懊恼枪不在手,不然他非拚了不可。正在此时,一声嘶哑颤抖的声音响了:“我,我给你们找八路!”

  仁义惊怖愤怒地看着走出去的夺他的枪的那个老头子,正要冲向前和敌人拚命……但老头子比他先动手了!

  那个伪军军官当时听说有人报情报,就迎上来。老头子离他有两步远,忽地从怀里抽出一把菜刀,狠命地朝当官的脸上砍去!那军官见势不好,一把拖过身边一个伪军,向老头子跟前一推——吭哧一声,菜刀和伪军的脑袋一齐落地了。

  一阵枪响,老人捂着胸口,瞪着愤恨的眼睛盯着敌人。急速地倒下去!他和他的儿媳、小孙子,躺在一个血泊里!

  仁义的目光,在那个伪军军官的青瘦脸上停留一瞬间:
啊,那尖下巴,一对三角眼,狡黠阴脸地瞪着……他全身猛然一震,啊!是他,这狗杂种!仁义立刻就要扑上去——

  不!他停住了。

  他知道那老人一家三代的生命的代价是多末巨大,他们需要的是什么。他知道这些人是为什么不把他告发给敌人,他们保护他是为的什么。这决不是他赤手空拳,为了仇恨的冲动就能回答他们的。不,决不是。

  做为共产党员的仁义,已经能克制住他烈火般的脾气,知道怎样来使用自己的力量了。虽说这对他是很不容易和痛苦的事。

  仁义垂下头考虑如何对付敌人,几个人更紧地把他护住。

  那个伪军军官很仔细地斜睨着眼睛观颜察色。不一会,他推开人们走过来,阴沉地冷笑着说:“嘿,这不是冯仁义吗?呀,这些年还没老,倒年青啦。

  真凑巧啊,怎么跑到这里来?你找我王竹报仇……”

  时机到了,仁义不动声色,等王竹走近身,猛然抡起铁一般的大拳头,照王竹脸上狠狠打去!

  王竹鼻口渗血,向后踉跄几步,一手捂脸,一手拔出手枪就打……

  几个人应声倒下去。

  仁义没被打着,又猛扑上去……结果被敌人扭住了。

  王竹想给予仁义更多的苦痛,他没有当场杀死仁义,狠狠打他一顿,就把他和抓来的人一起押着走了。

  太阳啊!你怎么不露出脸来看看这世界?!难道说,破碎的乌云就会永远把你挡住吗?风雪,只有它扫荡着这辽阔的原野,埋葬着横七竖八的尸体。

  路上,血迹片片,这里一个死人,那里一颗人头。几只长毛大狗——这不是中国的狗,是东洋的狼狗,在狂欢地撕吃着人的骨肉,疯狂地撒着野。这土地,似乎就是它们的。凄惨的大地,血染的原野啊!

  敌人把抓来的许多人,用绳子绑着胳膊,摆了一大串。在刺刀的监视下,缓缓地走着。

  仁义是最后一个,紧跟着是骑在马上的王竹。王竹的皮马鞭,一路上没离开仁义的身。罪真难受啊!

  老母猪河有十八个深水湾,据说是老鳖闹水搞成的。十八个深水湾很象十八个“奶子”,和老母猪的出乳奶一样多,所以人们叫它老母猪河。河上只有一条狭窄的木桥,大批逃难的人群拥挤在河畔,眼巴巴地瞅着对岸,惊怖地看着后面。人们是多末想插翅飞过去啊!前面就是活路,后面就是死神!

  突然,枪声响了!

  人们都慌乱了,不管水急浪高,不顾死活,都跳进水里向对岸扑去。平常一见水头就发晕的女人们,几岁的孩子们,也拚命地向河里跳。好多人一跳进去就没再见影子,淹死了无其数。可是谁都宁肯死在水里,也不肯被鬼子捉住!

  敌人在离河不远的土丘上,架起机关枪,向这里疯狂的扫射。那机枪不停地响着,人一排排倒下去……一会,河水已变色,染红好几里。尸体漂上翻滚着猩红的血浪花的水面,拥挤着向东流去。

  仁义等人被押着走到桥上,天已黑黑的了。黑夜的河面上风更大,浪更高,犹如一条凶猛的蛟龙。仁义趁天黑,慢慢地解着绳扣。麻绳终于在他那坚实有力的手指下松开了。

  刚上桥,王竹又狠狠地向他脸上抽一鞭子,并恶毒地骂着。

  仁义冻僵的肌肉,被皮鞭一抽,象利刀割的一样,皮肉绽开,血淌下来,流进嘴里。他就贪婪地吞下去!

  仁义啊!想不到为逃避死亡躲开仇人,弃家离妻出去六年多,今天又跑回来送到仇人面前。你是多末不幸啊!象有一个人在嘲笑讥讽他。他感到悲哀和伤心,泪差一点掉下来。

  仁义,亲爱的同志!你是共产党员,是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战士。革命要流血,战斗要牺牲啊!你为人民流了血,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光荣,是革命的代价啊!仿佛是谁又在对他说这些话。他攥紧拳头,皱紧眉毛,看着桥下滚滚的河水,心里油然一亮:“我来报仇!好,时间到了。”

  走到河心,仁义偷偷扭头瞅王竹一眼。见他安然地坐在东洋高腿大马上,就猛地转回身,向他扑去!

  马贸然受惊,前腿竖起,嘶嘶叫着身子向后一仰。王竹措手不及,被掀到桥栏杆上。

  仁义飞快地抢上去,抱着王竹,用全力两脚一蹬,头猛向下一栽——崩腾一声,两个人一起跃进水里。

  这一切发生得那末急促突然,敌人懵怔好一会,才晓得是怎么回事。于是,一齐向水里开枪,手电光在河面上和闪电一样地来往交叉。后来又架起机枪和小钢炮,向远处下游扫打。打了好一阵,不见动静,估计早死了,就又开始出发。

  嘿!却不料前面抓来的人已走过桥头,趁敌人忙着向水里进攻,互相解开绳子,向三面逃跑了。敌人立刻追捕射击。

  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抓回来,但跑掉的是多数……

  王竹一栽下去就被水呛昏。仁义一手抓着他的衣领往水里捺,一只胳膊抱住桥底下水里的木柱子,把头贴柱子露出水面。

  他听到敌人渐渐去远,才松口气。王竹早灌成个大水泡。仁义从尸首上摸索着摘下手枪和子弹带,一松手,王竹就顺着河水到东海里喂鱼虾去了。

  仁义这才感到全身已冻麻木,身上的伤处被水一浸,更是疼痛难忍,好似火烧。他赶快动作起来,不然会被冻僵而下沉。他奋力顺水斜着游上岸,钻进干枯的芦草丛里暖着身子……半夜了,他又踏上向回走的路。

  母亲一伙人,在山洼里一垛柴木根下过夜。大家铺些乱草,一堆堆挤在一起。怕被敌人发觉,也不敢生火,谁都冻得难受,哪还能睡着?

  母亲把孩子都安顿躺下来,自己坐在外面挡着风口。她一点不想睡,倒不是全为冷的关系,而是王连长和战士们的影子又出现在她眼前。他们是活着还是死去了?幸亏这些好孩子,舍命救出老百姓。人,都是母亲生的,有的这末好,这样英雄;有的却是不如狗的坏蛋。

  接着,母亲又想到儿子、女婿和丈夫,也不知他们怎么样了?没碰上凶险吗?正想着,忽听孩子叫:“妈妈,妈!我的肚子痛,痛得厉害。”娟子气喘地说。

  母亲忙凑到她身旁,关切地问:“啊,是怎么痛法?”

  “就是,象有个东西在动。嗳哟,不行……”娟子说着坐起来,两手抱着肚子。

  母亲一寻思,忙说:“嗳呀!是要生啦。日子还差几天,可是这些天你颠颠簸簸地……这可怎么好,一户人家也没有……”

  母亲急得不知怎么是好,忙叫娟子躺下,给她抚摸着肚子。娟子头上粗大的汗珠往下直滚,急得悄声哭了。

  花子等人闻讯都奔了过来。母亲忙张罗着把被铺平些。花子和几个女人帮着把娟子放躺好。看不见,也没灯点。只好用床被围起来,秀子去找块松树油点着放在里面。

  母亲和花子等人忙着在接生……

  那德刚本来和大姐睡在一起,朦朦胧胧地被母亲推醒,叫他跟四大爷坐到另一边。他不知是怎么回事,以为姐姐病了,吓得不行。一会,传来婴儿的啼哭声,他忙说:“爷,解放哭啦!”

  四大爷笑笑说:“不是解放哭,是你添了个小外甥。你要当舅舅啦!”
“啊!小外甥?在哪拾到的?”他惊讶地问。

  “你姐拾的呀。”

  “她生病啦,哪也没去,和我在一块睡的,怎么拾到的?”德刚一本正经地说,“爷爷,俺妈说,我是俺爹早上拾粪,在沙河里拣到的哩。”

  四大爷笑着说:“你这傻孩子,你睡着的时候,你姐在柴火堆里拣到的呀。”

  周围的人都吃吃笑起来。

  近处响起脚步声,有人向这边走动,大家立刻沉静下来,屏住呼吸。

  母亲正在包裹刚生下来的胖胖女婴儿,闻声忙吹熄火,紧紧把孩子贴怀抱着。

  来的是王东海。他找了一整天,才算碰上老百姓。他实在饿得难挪步了。

  大家见了,都高兴得了不得,忙打听其他人的消息……

  一听说留下的同志都牺牲了,人人痛哭失声!……

  王东海和着雪吞着炒面,真是又香又甜,足足吃个饱。

  母亲关切地说:“你还穿着这套军装,这怎么了得?快换换跟俺们一起跑好啦!”

  “王连长,你跟我们跑吧,大家掩护你。你一定要跟我们在一起!”花子恳切地说。

  “大哥哥,你别走!你走了我们再被鬼子围住,就没有人救啦!”德刚央求道。

  ……

  人们的亲切挽留,使王东海感到全身充满了温暖。他激动地说:“谢谢大家的好心。大娘,你们待我可太好啦!”他紧搂着德刚的腰,对孩子也是对众人说:“小兄弟,我一个人挡不住这末多鬼子。是死去的那些同志——你的好哥哥们救出大家的。小兄弟,就为要救你和更多的人,我才不能留下来和大家一起跑,我要去找部队。那时我就有力量啦,就可救你,救很多人,救咱们全中国了!”

  花子找出老起的两件衣服,帮着给王东海换上。当王东海向衣袖里伸胳膊的时候,她注意到那胳膊不灵便,仔细一看,惊叫起来:“嗳呀,王连长!你胳膊还伤着呢!”

  “啊!”人们一齐惊讶地瞅着他。

  “这不要紧,没动着骨头。”王东海微笑着宽慰众人。

  花子吱啦一声撕开包袱,把他原来用破布草草包着的伤口重新扎好。当花子看见那血红的一块伤口时,心里一阵痛楚,忍不住滚下泪珠,手都颤抖起来。可一看王连长,他却一点不动声色。花子深深被感动了。唉,天下有这样的坚硬人哪!

  王东海再次谢绝大家的执意挽留,但被众人强制着拿了一些干粮,一个人走去了。

  送走王连长以后,母亲同花子等人商议一番,准备回到村里去。据王连长的估计,大队的敌人已过去,敌人不会再那样密集地进行围攻。再说刚生育过的娟子和婴儿,怎么能在冰天雪地里长待下去?连好人也受不住啊!

  四大爷和几个男人先回村探听一下,说没有鬼子了。于是,大家连夜搬回村……

  孔江子同王流子领着一伙伪军,跟着一队鬼子从东返回来。敌人要从原路运送抢来的物资和抓到的人,回到据点里去。这就是王竹要求庞文没烧王官庄的房屋,等回来再清洗的原因。可惜他王竹一去永不还了。

  伪军们在前面开路。走到一个村头,见小树枝上,挂着各种鲜艳夺目的小布袋,在雪的衬托下格外诱人。伪军们哄的一声抢上去。王流子不让众人拿,大声叱骂着,用皮带抽打去抢的人。

  孔江子对王流子最有仇,王竹在场却不敢出声。这时看着就不顺眼,刺燎燎地说:“何必那末凶?都是弟兄们,客气点吧。”

  王流子却连他也捎上了,凶狠地骂道:“他妈的屄,你也装佯!看你整天不带劲,想投八路去?”

  骂着又去赶人。

  孔江子心里一阵收紧,不敢发作,忍气吞声,悄悄地骂了一句,也去扯下一个小布袋。他打开一看,嘿!里面有个熟鸡蛋,还有一封信和反正宽大的证明书。他忙藏进口袋里。

  这是妇救会做的“瓦解袋”,里面装着有的是伪军家属劝亲人反正的信,有的是讲抗日道理和敌我形势的信,每个袋里都有人民政府盖章的“反正宽大书”。这能使伪军们了解人民政府的宽大政策,使受欺骗的人明白真相。

  尽管王流子打骂,很多人还是把“瓦解袋”藏了起来,狼吞虎咽地吃了里面装的鸡蛋、烙饼、红枣……之类的食物。

  敌人走得精疲力尽,抢不到东西吃,肚子饿得直叫唤。他们费好大力气爬上一座山梁,正走在傍山险路上,突然几声轰响,大地开花,泥土夹着雪片冲天升起。接着从山上传来枪声,喊杀声。敌人都慌了,朝山上乱打枪。停了一会,山上的枪不响了,地雷的硝烟和炸起的尘埃也消散了,这才明白是游击队或民兵的袭击。可是在陡壁下,能有什么办法去追赶他们呢!

  孔江子擦了一把冷汗,心想:“好险啊!幸亏我早有防备,走在最后面,要不……”他听到前面一阵叫嚷,走过去一看,嘿!王流子的头被地雷炸去一半,一条腿也无影无踪了,象堆烂骨头躺在路旁。一丝松心的笑影立刻出现在孔江子脸上,可一听到鬼子中队长的叫嚷,他马上板起脸孔,大骂伪军熊包,赶快开路……

  在到王官庄的路上,逃跑了十几个伪军。

  人们太麻痹了,也太疲惫了,夜里都睡得死死的,直到敌人进了村还没察觉。

  母亲被猛烈的打门声惊醒。她知道事情不好,急忙叫起孩子们,自己穿上衣服出来。听见村里到处是打门声,哭喊声,惨叫声,零落的枪声……母亲更加紧张,问道:“谁呀?”

  “妈的屄!谁?快开门!”外面骂着。

  母亲加上木头,奋力顶住门。但薄门板连门框子被捣塌下来。忽地闯进三个敌人。领头的一个照母亲脸上就是一耳光子,骂道:“混蛋!跑?这下子还跑得了你们?!给我押走!”骂着就冲进了屋子……

  一个伪军拖母亲向外走,母亲拚力挣扎着向屋里扑去……可是架不住伪军劲大,到底被拖出了大门。刚到胡同口,孔江子闻声赶了过来。孔江子一认出她是谁来,略一怔,灵机一动,忙轻声对伪军说:“老刘,放下她来。她是八路干部的妈妈,能给咱们做保人!”

  这个伪军是孔江子联络的准备一块反正中的一个。他一听,忙松开母亲,直道歉说:“老人家,对不起,对不起!我不知道……”

  母亲很吃惊,不晓得这是怎么回事。

  孔江子上前凑近她,低声说:“婶子,你不认得我啦?我是江子啊!我想反正,到咱们这边来。”

  “真的?!”母亲惊讶又疑惑地问。

  “真的。婶子,我要你给我担保。你家都是八路……”

  “江子,以后再说!快走……”

  孔江子吩咐那伪军在外面看着动静,就和母亲急向屋里奔来。
砰砰两声枪响传出来……

  原来,娟子刚穿好衣服,敌人就闯进来。孩子大哭。她从枕头底下掏出小手枪,飞快地顶上子弹,朝扑上来的敌人连开两枪——这就是母亲和孔江子听到的枪声。

  一个敌人痛叫一声,两臂张开,噗嗵仰面摔到炕前的地下。

  在同一时刻,秀子在东房间抓住那个领头的敌人的枪,拚命地又撕又咬,扭打在一起。德刚见势,忙在炕上摸起一把剪刀跳下来……毕竟他年小,不知怎么下手。秀子急促地叫道:“快!快!穿他的眼睛,眼睛!”

  德刚一剪刀下去,把敌人的眼睛捅烂一只。那家伙痛急了,飞起一脚踢倒德刚。孩子再没爬起来。

  娟子从炕上跳下来,直扑那敌人。但黑里不能开枪,怕伤着弟妹。她刚生过孩子的身体,不知哪来的那末大劲,抢上去一把夺下敌人的枪。那家伙抽腿向外跑。却不料德刚已苏醒过来,躺在地上紧抱住他的脚脖子,死也不放!

  敌人正抡起拳头要结果德刚,娟子端着刚才夺来的枪,向他脊背猛力刺去,刺刀尖从敌人胸膛上露出来。

  娟子吩咐弟妹隐在门后,准备应战。忽听母亲在门外叫道:“娟子,不要打啊!是我呀!”

  母亲领着孔江子走进来。娟子吓了一跳,又要开枪。母亲忙拉住,说:“别打,这是江子。他救下我。反正啦!”

  孔江子也忙说:“娟子妹,是我,是我!我反正到咱们这边来。”

  娟子这才松口气,说:“那好。敌人听到枪声会来的,赶快……”

  “不要紧,不要紧!”孔江子说,“现在到处在抓人、打枪,辨不出是哪出了事。外面有一个我约好一块投降的人在看看……”接着他又拿出“瓦解袋”,要求娟子保证宽大他。

  娟子给他做了肯定的保证,并且表示欢迎。

  大家在猪圈里用粪把两具敌尸埋掉。

  母亲在给德刚包伤;秀子到外面望风声;娟子和孔江子商量对付敌人的办法。孔江子说打死两个伪军没关系,那都是他手下的人——一个班长一个士兵,他可以交代过去。但他说玉珍也回到了村子里,明天鬼子的大队长庞文还要领着大部队来,这就不好办了。孔江子想马上离开村跑掉,但家眷在村里带不出去,鬼子和玉珍知道他跑了,一定要把她们杀掉。他很是犹豫不决。

  娟子考虑到当前的严重情况,不但敌人封锁了村子,把村里回来的人都抓到学校关起来,更危险的是玉珍也在村子里,她会把所有在村的干部、抗属、残废军人诬害掉。娟子要孔江子不能就离队,要想法把玉珍除掉,这样才能使村里少受损失。

  孔江子开始有些犹豫,很怕闹不好坏了自己。经母亲和娟子的说服,鼓励他干好了政府还奖励,同时他又想到有玉珍在身边对自己也有危险,才答应了。

  三人想好办法,孔江子满有信心地走了。

  孔江子走后不久,母亲一家也被敌人抓进学校的大院子里。

  玉珍打开每个箱子,翻弄着里面的东西。那花的、绿的、绸的、缎的……各种各样的衣服和布匹,一包包闪闪发光的金银首饰,把她的眼睛都看花了,喜得拢不上嘴。听到有人来,她忙盖上箱子。一见是孔江子,就白瞪着干巴巴的黄眼皮,说:“哼,还知道有我?一到家就把我撂下了,也不知那丑媳妇有什么香的。你一辈子别进老娘的门!”

  孔江子心里骂道:“臭婊子!你等着吧……”嘴上却笑着说:“哈,我为公事忙得厉害呐。来,我看看你都抢人家些什么东西。”

  “哼,抢的?是老娘动嘴小子动腿拿来的!滚开,你别动我的。”玉珍傲慢而得意,又道:“听说村里人回来不少,我正等你回来陪我去找找,看小娟子家的人在不在,走吧!”

  孔江子暗暗捏着一把汗,可又满不在乎地说:“还等你去,早被我抓起来啦!”

  “在哪?快领我去看看。哈哈!这下可落在我手里啦!”玉珍欢喜非常,说着就要走。

  孔江子心里叫苦:“这妖精可真毒。”忙堵住她的去路,笑着说:“嗳哟哟,急什么呢!都绑得结结实实,押在学校里,有四五个人看着,跑不了。明天就给你发落好啦!”

  玉珍却不听,推开他就走,一面狠毒地说:“哼!今夜也不放过她们去!我亲手打一顿先解解恨再说。嘿,我看她们的共产党娘八路军爹,还能来救她们不能!”

  孔江子可急眼啦!身上吓出了汗。忙笑着将她拦腰抱起来,说:“嗳呀,你要去我可受不住呢!多日没和你亲亲啦,咱们一定要睡一觉……”

  玉珍的心也荡起来,打着他的脸,放荡地吃吃笑着说:“打,打,你这迷鬼,又来缠老娘啦。我到底比你那媳妇强吧!嘻嘻,老娘心也软了……”

  孔江子把她撩倒在炕上。玉珍搂着他的脖子不放手。他用手搔她的腋肢窝,逗得她松开手,吃吃格格地笑着在炕上翻滚……

  闹够了,玉珍又抽开大烟,瘾头越来越大,越不想睡。孔江子真象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焦急得不行。

  天快亮了,怎么办呢?

  算了吧!何必为八路干部冒生死危险?还是照老样子混下去,过一天,算一天吧!他那摇摆不定投机取巧的本性,出来说话了,占了上风。

  可是又要回据点去。鬼子眼看待不长了,他亲眼见到,这次扫荡受到多末大损失。听说八路军在西面一带拔了好多据点,伪军逃跑不少,扫荡的鬼子也慌张起来。而自己再待下去被八路军抓住可怎么办?那时后悔也晚了。回据点去和一些坏蛋在一起,整天受气受欺,连自己的老婆都保不住。这是些什么人哪?简直是狼的世界,整天同豺狼混在一起,时时有被吞噬的危险,而终归死亡的下场又是注定的。想来想去,留下保家保命的思想又占了上风,使他做出勇敢的行动。

  ……

  孔江子瞥视闭目养神的玉珍一眼,慢慢向她凑过来。

  “你怎么啦?又来找老娘的麻烦。”她睁开眼睛,漫不经心地说。

  孔江子心跳得厉害,装着嘻笑地说:“再玩回……”

  没等玉珍答话,孔江子就两腿骑坐到她的肚子上,用力夹紧她的身子,顺手抓起绣花大枕头,压在她的脸上。
玉珍还以为他和她闹着玩呢,嘻笑着挣扎说:“吃吃,你要怎么的?压得我肚子痛……你……你……”

  孔江子用力堵住她的嘴。玉珍喘不过气来,两手乱抓,身子左右滚动,两脚上下猛蹬。孔江子急了,手一松,玉珍就叫起来。他立刻用双手掐住她的喉咙,狠命地往一起挤……

  玉珍的脚渐渐不蹬了,手无力地搭到炕上,身子开始收缩,脸色象猪肝,舌头长长伸出来……眼珠子一白瞪,没有气了。

  孔江子全身象泄了气的皮球,看着她那可怕样子,一腚坐下来。但一听街上的脚步声,立刻又紧张起来。他怕玉珍不死,又解下她的裤腰带,在那黄细的脖颈上勒了一阵。他迅速用被子把尸首卷起来,放到屋内空中的板棚上。

  孔江子坐下来,长长舒口气,揩揩脸上的汗珠。他脸上那可怕的痉挛慢慢逝去了,换上平常的神态。

  这时,窗户上透进曙光,天快亮了。

【第十八章】

  德强和父亲失散后,领着十几个队员在山上转,瞅空子打击敌人。

  好些日子不见粮米了。口渴了就啃冰吃雪;肚饿了就摘下松树球,砸里面的种子吃,那滋味真是又涩又苦啊!人人的衣服褴褛,鞋袜破碎,脚指丫露出来,冻得和红枣似的。有一个队员还穿着缴获来的伪军服装。

  一个叫万克苦的队员,指着德强露出的脚指头,笑着说:“看哪!好家伙,十个‘将军’出来了六个,十个都出阵了,可要发生大血战啦!”

  大家都被逗笑了。那个身穿伪军服的队员指着万克苦那破碎的棉衣,打趣道:“你还说人家,看看你当上‘花姑娘’啦!嘿嘿,咱们要演剧可不用化妆了,我就是现成的‘二鬼子”啦!”

  正说着,听到有动静,大家立刻埋伏起来。

  只见山下跑来一个老头子,慌慌张张地左右环顾,似乎后面有人追赶他。

  德强站起来,喝问道:“干什么的?”

  老人一见这十几个背枪的人,吓得浑身哆嗦,一腚跌到地上。

  “老大爷,我们是八路军,游击队啊!别害怕。”德强忙上前扶他起来。大家都围上他。

  “啊?八路军!老天哪!快救救命吧!都完了啊!……”

  说着他就哭起来。

  这老人刚从山东面的村里逃出来。他说鬼子抓了好多青年人,男的都先押着走了,剩下一百多青年妇女关在一座大庙里。鬼子要在村里过夜,第二天要把女人们押到据点里去,还说要装上船运回他们本国……

  老人一面说一面哭,他老俩口一个独生女也在里面啊!

  队员们听到后都气得鼓鼓的,拍着枪一定要马上去救人。

  德强安慰老人说:“老大爷,先别哭,我们一定想法子把她们救出来!”

  “啊、啊!那真是菩萨保佑啊……”老人欢喜若狂;可是马上又有些失望地打量着他们,担心地说:“这……你们就这几个人,怕不行吧?鬼子有一二百,尽是大炮机关枪,还有马队……”

  “放心吧,老大爷!咱们不和他比数,自有法子来对付。”德强安慰着他,又问道:“老大爷,你把村里的情况全说说吧!”……德强听完老人的叙述,同大家一商量,瞅瞅快落进西山的太阳,立刻行动起来。

  散乱的阴云满布夜空,暗淡的星光闪烁在云隙中。没有风,四外很寂静。可是一走近村子,就传来嘈杂的嚷声。嘶嘶的马叫声,在寒夜里是那样令人骇然,会禁不住打寒战。人们的哭声那末凄惨,听着叫人心酸。村上空缭绕着烟雾,这可不是女人们在煮晚饭从烟囱里冒出的炊烟,散布着焦香味;而是烈火发出的浓烟,还带着人肉被烧焦的油腥气。火光映红半个天空,村上一片焦土。

  德强身穿伪军服,领着队员们跟着那老人渐渐摸到村头,在几棵树后停下来。

  德强那双大黑眼睛紧瞪着,瞅着在村口上来回走动的两个站岗的敌人。然后他对队员们悄声吩咐几句,马上走到大路,大摇大摆地走着,并故意大声咳嗽着。

  “站住!什么人?”对方喊道。

  德强几个人仍走着,他不在意地回答:“叫嚷什么!你们是哪部分的?”

  “站住!再动开枪啦!”对方更严厉地喊道。

  几个人停住了;德强有些不耐烦地说:“我们是三联队附属的侦探队。有紧急情报回来报告,不要误会。”

  “那好。先拍着巴掌过来一个。”对面哗啦几声枪栓响。

  德强把手枪夹在腋下,拍着手走上来。

  两个伪军端着大枪紧张地盯着走来的人。到近前一看,果见是自己人。伪军舒口气,把枪收了,刚要发话,不料德强一手抓住一个伪军的枪筒,一手用枪指住另一个,厉声喝道:“不准动!把枪放下!我们是八路军!”

  “啊!八路……”伪军乖乖地把枪放下。

  后面的人抢过来把伪军扭住。

  “快!都把衣服脱下!”德强命令着。

  伪军哆嗦着脱下衣服。德强叫队员万克苦和另一个队员穿上了。把伪军捆到树上,又用破布把他们的嘴塞住,德强说:“对不起,挨点冻吧。这样也省得连累你们。”

  德强向队员们交代几句,队员们分头行事去了。剩下他、万克苦、还有另一个队员,跟着老人迅速地向村里挺进。走到十字街口的广场上,见围着好多人,当中有一大堆木柴在燃烧。里面乱哄哄的,惨叫声迭起不绝,时时又暴发起一阵狰狞的狂笑。

  他们都攥紧枪柄,从围着火堆的敌人孔隙中向里一瞅,立时气得五脏六腑要崩裂!

  在广场的中央燃起一堆熊熊的大火,一些汉奸还不时向里加柴。火堆两端各放一高凳,一条狭窄的长木板用水淋湿,从火堆中间穿过搭在凳子上。

  一个汉奸尖着嗓子叫喊道:“看哪!这个节目是‘童男’‘童女’过‘火桥’!”

  一大群小脚女人和老头子,衣服全被剥光,在刺刀戳迫下,被逼着通过木板。
一个两个……惨叫着噗嗒噗嗒跌进火坑里,皮肉被烧得吱吱响。

  鬼子们看着狂欢大笑。笑得最厉害的是靠北边坐在桌子后面的几位长官。他们一面喝酒一面观赏,笑得鼻子眼睛都没了。特别显眼的是中间那个高胖子,那血红的火光把他的大佐军阶标志照得分外刺眼,有时他甚至放下酒杯鼓起掌来。

  那汉奸又尖着嗓子高叫道:“再来看!这个最精彩啦!这叫‘奶铃舞’!”

  十多个留着短发的年青妇女,全身赤露,每人两个奶头上各拴一个铜铃,被逼迫围着火堆跑圈圈。有不愿跑的就被扔进火坑里……

  德强三个人的眼睛早红了,万克苦已忍受不住,照敌人的背后就要开枪。德强伸手拉着万克苦就走,其实不是为救更多的人,他早动起手来。德强的手把枪柄也快攥碎了,他特别愤恨地盯着那大佐胖军官,他是多末想给那胖脑袋一枪啊!……

  他们悄悄来到村西头的一座大庙旁。据说日本人很敬神,军人身上都带有佛像。可是在中国土地上的神庙,遇到他们就罪过了。庙宇里的神象全被捣毁,变成泥土,连守庙的和尚也和打碎的神象躺在一起了。庙宇成为他们关人和喂马的场所。这倒是怪事!

  德强他们看着这四合院的高大围墙,很是焦急。大门锁住,被抓来的妇女全押在大院子里。不但前面离庙门几十步远有站岗的,而且门外还住着一班鬼子。摸进去带那末多人向外跑是不会不被发现的。德强踌躇起来,但他一听那老人说离此不远的东面是敌人的马棚,心里一亮,立刻吩咐万克苦前去行动……

  德强踏着那个队员的肩膀,队员又踏着老人的肩膀,手刚刚能抓住墙头上的砖头。德强咬紧牙,用全力把身子一窜,胳膊搂住墙那面了。他浑身出了汗,不得不休息一霎。

  听见院里的呜咽声,德强恨不得一下子飞进去,把她们一个个救出来。他奋力爬上墙头,迅速地掏出绳子,一头搭下墙外——队员和老人扯住;一头搭进墙里。他抓住绳子滑溜下来,脚踩在谁的衣服上。

  迎接他的是一片惊愕的骚动。德强看到院子里挤了黑压压的一片人,有躺有坐有站地靠在一起。黑暗中一双双闪着泪花的眼睛都朝他望着,他忙小声说:“姐妹们,别怕!我们是八路军,来救你们的!”

  又是一片骚动,人们都狂喜地站起来。

  “大家小声些前面有敌人。”德强接着悄声说,“都轻轻把冻木的腿活动一下,别到时候跑不动。大门打开后,大家不要乱,跟着我们跑。不管敌人的枪怎么响也要冲,出村后就散开向山上跑。跑出去就是活命!”

  人们不能畅快地用言语来表达她们的心情,每双由于激动而含泪的眼睛,一齐向救命的八路军望着。

  德强挤到门口,听着外面的动静。没一会,忽然东面枪响了。接着外面的敌人乱起来,忽忽拉拉奔跑着。只听大喊道:“不好啦!马棚起火了……”

  外面那队员一枪撂倒站岗的敌人,打开了大门。

  “快跑!姐妹们,快冲出去啊!”德强大喊着,自己闪在门口。他一见放火的万克苦跑回来,就命令道:“快!领着群众冲!”

  女人们跟着队员,象一群出栏的牛犊,急急地跑着。那老人找到自己的闺女,拉着赶到德强跟前,感动地说:“八路军哪!我老头子死后也忘不了你们啊!孩子,快给你救命恩人磕个头!”

  那姑娘流着泪,急问德强:“好人哪,你叫什么名字?俺好记住你!”

  “你们快跑吧,老大爷!”德强忙催促,“这是我们应作的事。我们是共产党的军队——八路军!快,你们快跑啊!”

  看看人都跑完了,德强不放心地又进院子看一遍,才跑出门。他一面跑着一面举起驳壳枪向空中连开三响。立时,村里到处都响起枪声。这是那些队员们在袭扰敌人。女人们都安全地突出去了……

  德强正向十字街口跑,迎面遇上几匹被烧痛跑出来的马。他朝一匹狂跑的马冲去,那马突然一怔,他飞速地窜上马身,两腿箝住光身的马肚,手抓马鬃勒转马头,向街里冲去!

  街上的敌人乱成一团,吵吵嚷嚷乱跑着。

  德强身着伪军服,也没有人认出来。但他顾不得向群敌开枪,只是策马冲向广场的方向。正跑着,迎面并排走来三个鬼子,旁边两个敌人扶着的中间那个高胖的军官,正是大佐。麻灰的星光下德强看得清瞄得准,等马扑到敌人跟前,照那胖头上连开两枪。这位酒醉熏熏的日军联队长的脑袋,立时开了花……

  德强全沉浸在杀敌的兴奋里。他已顾不得其他,在马上连连向敌人开枪,敌人一个个倒下去。

  那发疯似的马只管向前奔腾,有时德强来不及打枪它已撞倒迎面的敌人,猛冲过去了……

  姜永泉带领的一部分队伍,始终在战斗着。

  敌人的扫荡疯狂期已过,现在正处在落潮阶段,开始向后收缩龟脖子了。

  姜永泉决定把队伍汇合起来,集中力量打击敌人。于是,他领着部队向原来约定的地点转移。

  一天早上,他们在一座山上碰到一群叫花子似的人。一看,原来是德强他们。

  互相高兴极啦!你说他变瘦了,他说你又黑又显老;他说你衣服烂了,你说他鞋子破了……结果大家笑了一阵。

  姜永泉忙招呼道:“同志们!你们可饿坏了吧!咱们带有‘大馒头’,快吃吧!”

  德强笑着说:“不怎的,肚子长出铁来——癟不下去啦!”

  大家打开麻袋一看——呀!净是青头白腚大萝卜。一人拿起一个,向膝盖上一磕,喳的一声分为两截,格吱格吱吃起来。真是有滋有味,比什么都强!

  “教导员,你倒真会想法子。这玩艺吃了真管用,饿不着渴不了,走路走多了,还能清火哩!”万克苦一面大嚼一面说。

  姜永泉微笑答道:“不是我有法子,是老百姓慰劳的呀!你还忘了一样,吃了它更有力,打起仗来才有劲头啊!”

  大家说说笑笑,谈论着打胜仗的经过,心里很痛快。

  姜永泉把自己的意见同德强等人谈了谈,大家都赞成。决定马上回本区山里找刘区长、德松和玉秋他们。

  可是到原来约定的地点一打听,人们说刘区长他们从未来过。大家刚要转移,仁义领着一个队员找来了。

  那仁义从老母猪河逃出来后,又回到那树林里找到他的枪,翻山起岭日行夜走来找队伍。他走在半路上,碰到刘区长和德松那一伙中的一个队员。那队员又把刘区长、玉秋和德松等人的不幸遭遇告诉给大家。

  自从游击队分散活动以后,刘区长一伙人活动一气,看看形势太危险,没法再坚持下去,就把武器坚壁起来同群众一块跑。后来藏在一个能容纳七八十个人的大山洞里,不幸被汉奸告密,叫敌人围住了。当然谁也不肯出洞当俘虏,敌人就下毒手,施放了毒瓦斯。那队员和德松几个人在靠气眼处,中毒轻些,醒来时已被敌人俘虏了。其他六十多个群众和游击队员全部牺牲。这个队员是后来从敌人手中逃出来的。

  大家听罢,都垂下头,流出眼泪。德强的脸阴沉得象乌云一样,他猛一下坐到石头上,掏出“三把匣子枪”,用力向枪膛里压子弹,弹膛已装满,他似乎还不满足,还在向里塞,一直到手都攥出汗来!

  姜永泉的心里异常悲痛。他觉得头很重,眼睛在润湿,胃痛病又发作了;但一发现大家的目光都在注视着他的时候,他马上用力吞回从心里涌上来的酸水,振作起来,大声说道:“同志们!我们不能流泪,把泪水吞到肚子里去!死去的同志留下的不是叫我们哭,是叫我们接受血的教训,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任务!枪是我们的命根子,革命的本钱!毛主席早告诉我们,劳动人民要用枪杆子改造咱中国,枪杆子打天下。我们只要有一口气,就不能让枪离身。对,就是死了也不能丢开枪!我们都记得,柱子就是这样的硬骨头!”

  姜永泉那消瘦的脸颊,泛起红晕,带血丝的眼睛里射出炯炯的光芒。他见战士们都瞪大复仇的眼睛,紧握手中的武器,他心里更充满信心和力量。他把手枪在空中一挥,高喊道:“走啊,同志们!我们要更勇敢的战斗下去!”

  姜永泉领着队伍刚离开山村,就发现大路上敌人押着好多抓来的人和抢来的物资,浩浩荡荡地向村里走去。“教导员,打!”德强手攥枪柄,怒视着敌人,愤恨地说。

  “打,打!”队员们随着叫起来。有的人已在拉枪栓、上子弹。

  “好,截下被抓去的人!”姜永泉考虑着说;一见大家摩拳擦掌的杀敌情绪,他又补充道:“只为救人,袭击敌人一下,可不要贪打仗。咱们人少,不然会遭到损失。”

  部队迅速迂回到村西面两三里路的地方,埋伏在路一旁的山上。

  约莫三四个钟头的时间,敌人的队伍走出村,步步向伏击圈接近了。

  敌人为防备地雷,把抓来的人放在前面走,后面才是伪军、鬼子。

  当被抓去的人走到跟前时,大家一看,分队长德松和几个队员也在里面。每人心里恨不得立刻冲上去,救出他们来。

  被俘的人的行列刚走过,姜永泉的枪响了!地雷的拉线一抽动,全在敌人群里开了花!他大喊道:“一连攻左,二连向右,三连跟我来!冲啊!”

  接着枪声齐鸣,喊声大作。

  敌人被地雷一炸,一听喊声,以为遇上八路军的埋伏,队伍全乱了。前面的伪军顾不得还击,向后直跑。鬼子们趴在地上,猛烈射击。但被散乱的伪军挡住,火力伸展不开,倒打死不少自己的人。

  队员们冲到被俘的人群里去解捆绑的绳子。人群已乱了,忘记是一串串被绳子连起来的,都在乱跑,结果一跑带倒一大堆……绳子终于被割断了,人们自由了!都向山上拚命跑去……

  那庞文大队长的眼睛被地雷崩伤一只,他疼痛地用手捂着,一时看不清情况,没法指挥。几个鬼子边打边向后退,差一点把庞文从马上撞下来。庞文更加恼火,抽出督战刀,噗喳一声,把一个鬼子砍翻。接着又削下一个向后逃跑的伪军的头,大叫着向前冲。

  敌人听到枪声不密,一看不是大部队,就凶猛地反扑回来。

  德强领着一伙人,凭着有利的地势,迎头痛击敌人。德松也赶上来,捡起敌人尸体上的枪,拚命地射击着。

  姜永泉见救人的任务已完成,敌人展开了全面进攻,就赶过来对德强命令道:“快!带领队伍和群众转移,我来掩护!”

  “不要急,再打一会!你看,正是发挥火力的时候……”

  德强看着一排排倒下去的敌人,头也不回,兴奋地说。

  “对,杀死这些杂种!”仁义边打边附和儿子的意见。

  队员们只顾射击,全忘了撤退。

  “不行!敌人快包上来了,再不撤就要遭到重大损失。赶快撤!”姜永泉又一次命令着。

  “教导员!再打一会吧,我非报报仇不可!”德松的眼睛也红了,几乎是央求着。

  “德强!”姜永泉抓着德强的胳膊、厉声说道,“你还有纪律没有?凭一股子劲你要把全队的人毁掉!快,服从命令!马上领队伍和群众转移!”

  德强这才看清楚形势,敌人已从左侧的山梁上向这里包抄,再不撤退就要处在敌人的包围中。他正要说自己留下打掩护,可姜永泉已领着两个队员抢上一个制高点,迎击敌人去了。德强只得和德松带领部队和群众,迅速向群山里撤退。

  姜永泉见人们都消失了,就和队员边打边向山上退。

  敌人在后面死追不放。机枪、小钢炮猛烈地打来。

  一个队员突然倒下去。姜永泉背起他就走。那队员气喘地挣扎着说:“不,教导员!别管我……我不行啦!我掩护你……”

  山太陡,雪又滑,两个人向上爬实在困难。姜永泉看着敌人快追上来,就向在一旁射击的万克苦吩咐道:“克苦!快,背他转移!我来掩护。”

  万克苦只顾射击敌人,头也不回地回答道:“不,教导员!你要紧!你们快撤走,我堵住鬼子……”“什么我要紧!?”姜永泉生气了,向敌人摔去一个手榴弹,严厉地说:“快!你尽管背着他,顺这个山洼向东插过去,过了山顶就有个石洞,钻进去藏起来,决不许你再向敌人打枪!好,快走吧!”

  姜永泉顶住敌人,看到万克苦背着伤员已走进山洼里,他就边向敌人射击边向西退,把敌人的火力都吸到自己这个方向来。

  敌人的枪弹越来越密,越打越近了。炮弹掀起的泥雪,把眼睛眯得睁不开,浓重的药烟,呛得人透不过气来。

  姜永泉正跑着,只听呜的一声怪叫,他忙趴下来,一颗炮弹在身边爆炸了。他来不及看伤着没有,衣服被打着火也没觉察,跳起来就向前冲。可是随着他向前跑带起的风,身上冒烟了,火苗越来越大。他疾忙在雪上打了一个滚,但是没能把火熄灭,火已烧着肉了。姜永泉满脸滚下汗珠,把枪用牙衔着,急速地将棉衣脱掉,又挥动着带血的赤臂,愤怒地向敌人扫出一梭子弹!

  姜永泉转过山头,撞到逃荒的人群里,人们立刻把他围住。他见已来不及再走,也只得把枪插进草丛,做上记号。

  不多时,敌人包上来。幸亏群众已给他换上老百姓衣服,没被查出来。

f92671117d99f31d26f25fd6aa9abfba.jpg

  敌人临走时,把所有青年人都抓起来,姜永泉也在内。他看到一个区中队员和老起也在里面。

  中午,敌人押着抓来的人进了王官庄。一会,把押在学校里的全村的人都赶到南沙河里。大队长庞文耀武扬威地坐在前面的大师椅上,被打伤的左眼,用纱布包着,看起人来吊斜得厉害,更显得凶狠歹毒。

  先带着一队鬼子和王流子、孔江子那队伪军来到王官庄的日军中队长,迎着庞文立正敬礼,告诉他走在路上被共军袭击,死伤不少,伪军中队副王流子也死了。庞文听后,气得右眼吊斜得更加厉害,骂了中队长几句。中队长连说几个“是”,就闪到一旁,向孔江子吩咐一声,伪军分队长孔江子马上走向前朝庞文行个礼,说:“报告大队长!老百姓都抓来了。要是没有事,我就押着大车前面走了。”孔江子杀死玉珍后,就被日军小队长叫着去学校审问抓来的老百姓,一直脱身不得。这时他想赶快借故走开。

  杨胖子翻译官告诉给庞文。庞文嗤一下鼻子,侧歪着头朝孔江子叽哩咕噜说了一阵。杨翻译官又对孔江子说:“太君说,你等一会再走。皇军被打了埋伏,把抓来的土八路都夺跑了。现在把年青一点的男人都拉出来,让每家挑人。剩下的统统杀掉!”

  孔江子一听,吃了一惊,知道一时脱身不得,也不敢怠慢。

  人们被迫分站两边。男人站在一边,老人、女人和孩子们站在一边。

  杨翻译官向人们吼道:“都听着!皇军有命令,每人挑自己的亲人。”他指着孔江子说:“他是本村人,谁说错了,马上枪毙!还有,老婆认汉子,要亲个嘴才行……”鬼子们开心地狂笑了。

  人们都愤怒地盯着敌人。

  挑人开始了。

  有个新媳妇,在这末多人眼前叫她和男人亲嘴,真比打死她还难。她慌乱地走到丈夫面前,怔住了。她丈夫急了,抢上去要亲她。她却又慌又臊地扭过脸。敌人立刻把男的抓起来。她哭叫着扑上去,可已经晚了!  妇女们看到这悲惨的下场,什么也顾不得了,亲个嘴拉着丈夫就往家走……

  正在这时,又押来一群人,姜永泉也在里面。同难的人们把他掩在中间,恐怕有人出卖他。

  母亲的眼睛紧看着被捕的人们,想找出是否有落难的干部。她一发现一位区中队员,就要上去认……但迈出两步,她停住了,心里突然袭来一阵紧张。她记得,那鬼子大队长和杨胖子翻译官当面打过她,虽说几年没见,可是说不定他们还会认出她,那不是自己上前送死吗?!不,怎么也要救出那队员,就是自己死了也要冒这个险!母亲一咬牙,夹在几个人中间,向那队员走去。

  “你要认什么人?”一个伪军喝问。

  “我的儿子。”母亲镇静地回答。

  “儿子?哪一个?”

  “就是他。”她指着那队员。

  “干什么的?”

  “种地的。”

  孔江子听到后走过来,对伪军说:“我认识,这老婆子有个儿子。快领回去吧!”

  母亲松口气,上去拉那队员就走……可是又惊住了!她看到王连长也在里面,恨不得马上再把他拉走,可是这怎么行呢?!母亲心里忽地一亮,扭回头向女儿使个眼色,才领着队员走了。

  娟子看到母亲的目光,心里一怔,立刻看到了王连长。她抱着刚出生还没见到父亲的孩子,看了孔江子一眼,就走上去。

  她走到王东海跟前,停住了。王东海是在半路上和逃难的群众一块被敌人抓去的,他想逃出去,却老找不到机会。他这时有些惊异地抬头看着娟子。

  一个伪军抢上来,照娟子的腰间捣一枪把子,喝道:“他是你什么人?”

  “孩子他爹。”娟子从容地答道;一手扯着王东海的衣袖,哭声叫道:“你快点呀!谁知道你叫人抓去啦?快抱着孩子……”

  王东海的身子微微一震,忙接过孩子。娟子就势在他的唇角上大胆地吻了一下,拉着他就往家走。

  敌人哄笑了……

  人越来越少。人们的心越收越紧了!

  鬼子们象等着吃人的饿狼,张着大口,獠着黄牙,凶恶地瞪着剩下的每一个人。

  庞文已坐不住,站起身,瞪着右眼,抓起指挥刀的把柄。

  花子发现了人群中的老起,忙惊叫着走过去。怀里孩子的两只小手,也张开了。

  老起一见妻子走来,满怀激动地迎着她。

  一步两步……夫妻只离三步远了,花子突然愣住!一瞬息她那饱满红晕的脸庞上,失去立刻把丈夫抓到手的喜色;她那闪着激动泪花的眼睛,离开了丈夫的面孔,惊诧地盯着人群里边。她垂下眼皮,又抬眼瞥一下老起,似乎是看错了什么,微微地摇摇头。

  老起十分惊异,随着妻子的眼光看去,哦!他看到了她看见的是什么。从她那双曾告诉过他痛苦、忧愁、爱情、幸福的黑圆眼睛里,他明白了她的意思。老起心里一阵滚动,用力看妻子一眼,立刻低下头,象不认识她是谁!

  敌人踢花子一脚,喝骂道:“妈的屄,哪一个是自己的都不认得啦!”

  花子,聪明的花子!她知道孔江子不认识她的丈夫,恐怕连她也忘了。即使没忘,她也要以父亲给她招的养老女婿为理由,来认走那个站在她丈夫身边的别人的丈夫。花子一抬头,勇敢地朝姜永泉走去!虽是几步路,她觉得象座山,两脚沉重,呼吸急促;她觉得走的很快,一步步离自己的丈夫远了,她又觉得走的很慢,离自己的丈夫还是那末近。她感到象有根线拴着她,向后用力坠她;又象有一种动力向前推她,猛力地推她,把向后拉她的线挣断了……

  花子终于走到姜永泉跟前,声音颤抖着,但很坚定地说:“孩子他爹,你、你快跟我走啊!”

  姜永泉刚被押上来时,不知道敌人玩的什么花招,后来就明白了。他看到母亲把区中队员带走,心里真为她的行动所感动。后来看到娟子认走了王连长,他心里有一霎紧张,可是马上镇定下来。他感到她那样做真对,并为妻子没见到自己而满意。因为这样可以不使她有任何内心的痛苦,减少她拯救同志时不必要的感情冲突。他了解身为共产党员的妻子,就是见到他也会那样去救别的同志的。姜永泉对娟子和母亲的行为感到满意而愉快,他下定牺牲的决心,随时去寻找死得更值得的机会……

  花子的走来,使姜永泉很焦急不安。他看着老起,给花子使眼色,恨不得叫出来——“花子,你快领他去啊……”

  花子是那样坚定,一点不理睬姜永泉的示意,上前拉着他的胳膊,又叫道:“你怎么啦?还不回去?爹气死啦!”

  姜永泉全身收紧。那激动的心情,真有些恨她的举动了,虽说他感动得眼泪快要掉下来。

  老起见姜永泉犹豫不决,敌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焦灼得身上象着了火。他一咬牙,冲着敌人喊道:“你们他妈的不用抓人,我就是八路军!八路在哪里我都知道。他妈的,你们这些狗杂种……”

  庞文摸着胡髭狞笑。一群鬼子蜂拥而上,把老起按倒在地上,捆绑起来。

  姜永泉瞅着庞文的指挥刀,正要冲上去,可是花子早紧紧将他拉住,嘴唇贴在他脸上,身子几乎失去力量,靠在他怀里。

  姜永泉只好接受她那不是妻子的,可比妻子伟大高尚的亲吻!一个老革命战士老共产党员,深切地感到,是人民,是母亲,在保护着他!  花子看也不敢看丈夫一眼,脸色煞白,浑身失去力量,紧抱着姜永泉的胳膊,跌跌撞撞往家走。

  回到家里,花子就昏倒在地上!

  西斜的红日,在云隙中移动,它似乎不忍心嘱望这被敌人丢下的血体,又不愿即刻离去,时而出现时而掩进白灰色的积云块里。它那冬天特有的火红柔和的光泽,从云隙中射出来,倾泻在烈士的遗体上,斑斑滴滴的鲜血,放出灿烂的光辉!

  敌人撂下老起等人的尸体,不敢在这环山的村中过夜,匆忙地向西走了。

  孔江子带着六个伪军溜下来,投诚了。

  人们悲愤地流着泪收敛好烈士的尸体。

  姜永泉代表政府正式宣布,孔江子等七人免罪释放。对他们的行动给予表扬和鼓励。

  姜永泉和王东海、娟子商量一番,组织群众还要到山里去躲避,以免发生意外。

  姜永泉要去找游击队,王东海决定也跟着去。走时,他们来到四大爷家里。

  四大爷拉着他俩泣不成声。花子抱着孩子,跪在棺材旁,痛哭不止。她那洪亮的嗓子,已变沙哑,散乱的头发,已被泪水粘在脸上,结实的身子,在急狂地抽搐。

  母亲早来到这里。她的眼泪,已浸湿了前襟。

  望着这种惨景,能说些什么,语言又有什么用处!可还是要说啊!

  姜永泉用力克制住悲痛的感情,扶着四大爷,声音颤抖地说:“大爷,你女儿、女婿是好样的!救了一个革命战士……”姜永泉觉得喉咙里象有块火炭,他再也憋不住,热泪象泉水似地流下来。“我……我永远,永远忘不掉你们……大爷,别哭坏身子……”他抽噎得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王东海,这个铁铸成一般的在战火里成长大的坚强战士,眼睛也被泪水朦胧起来。他拿出所有的力量也难以压制自己的悲痛。

  “老大爷!”他沉痛悲戚地说,“我们心里都知道,他们是为什么这样做的。这不是为一个人,而是为抗战,为救全中国!老大爷,你别伤心,我们每个战士都是你的孩子。大爷,我就给你当儿子吧!”

  “你们都说得对!”四大爷抽泣着说,“起子,他死得对,他该这末做!我心里难受,是寻思他一个穷汉子,才有个家,就、就死了……”他颤抖着花白的胡须,两手紧抓着王东海的胳膊,“好孩子,我有你这个儿子,也算福分啦!花子,别老哭啦,来见见你哥!”  花子满面挂着泪,抱着孩子走过来。可是她嘴唇搐动好一会,一句话也没说出。

  孩子伸展两臂去抓王东海。他忙接过来,紧紧抱在怀里。

  解放看看他,叫道:“爹,俺要找爹爹。”

  王东海听着心里一阵酸痛,眼泪涌出来了。

  花子浑身一震,又要哭;母亲赶忙扶住她。花子用力吞回冲上来的哭声,仰着脸,那双饱含泪水连睫毛都湿漉漉的大眼睛,好象在说:“好同志,你说得对。自从来了八路军,我和他才能相爱相亲。为爱他,我更爱共产党的人……”可是她嘴上还没说出话来,眼睛一注意到王东海抱着孩子的胳膊,忽地上去接过孩子急忙说:“解放,快下来!别把叔叔的伤……”

  “啊!”母亲不由地叫出口,忙又说:“我倒昏了,王连长的胳膊上还有伤哪!快看看,怎么样啦?”

  王东海心里更是激动得不行!真是世上少有的人,自己处在这种景况,还想到别人的伤口,伤口!他忙说:“妇救会长,大娘!我不要紧。快好啦!”

  其实他的伤口已因天冷风吹而冻肿化脓了。花子忙把孩子递给母亲,跳上炕找布给他包扎……

  这次不管王东海怎么说,母亲和花子再也不放他走了。姜永泉也说他该留下来把伤养好,同时也可以帮助照顾一下群众。可姜永泉对他自己膀子上的伤,却没理会,别人谁也不知道。

  为此,王东海留下了。

  残酷的大扫荡,终于被粉碎。八路军和地方武装,到处在歼灭敌人,扩大解放区,一步步把敌人压缩到据点里去。  ……  “一下,两下,三下,四下……”院子里,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把棉衣搭在铁条上,上身只穿一件旧军装单褂,两手抓着五六十斤重的四方形的敲衣石,用力向上举着。他嘴里不断地数着回数。

  他举到十五下,才放下来,就势坐到石块上,用衣袖擦着脸上的汗珠。那短短的头发楂上,直往上冒热气。天气是三九,他身上却是六伏。

  王东海的伤口已好起来,他天天这样锻炼,今天成绩最大,脸上显得格外高兴,思想也就奔腾起来…… 

  留下来养伤后,开始几天母亲和花子等人把他安置在山里,对他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为了找药治伤,秀子常跑出好远去找中药铺。不管怎么艰难,人们都把好东西给他吃,一点也不准他动。他有时实在过意不去,就说:“大娘,你们再这样我可待不下去了。我要马上找部队去啦!”

  母亲却不急,只是问他:“你找部队干么去呀?”

  “打仗啊!”

  “怎么打法呀?”

  “用枪嘛。”

  “胳膊坏了怎么打枪呀?”

  “这……”

     “还说呢。”母亲用对自己孩子似的口气说,“人光要强也不行呀!俺们为你养身子为着什么?还不是好让你多打死些鬼子?你要是好了,叫留也不留你啊!”

  更使王东海感动的是花子。她的话变少了,也很少流泪了,要哭也是在背后哭,不让别人看见。每次她照顾他,总是默默不响地认真来做。她把鸡蛋煮熟,皮剥得光光的,蘸着搓细的咸盐面,送到他手里。而有时王东海说要走时,她也不说话,只是睁着眼看着他,一直看得使他说不出话来,感到自己再坚持下去真难为情……

  环境好些后搬回村,四大爷一定要王东海住在自己家里,和他睡在一起。老头子夜里常常起来,给炕洞里加柴,把炕烧得更热。  花子脸上的哀伤慢慢退去,渐渐话也多起来。没有事她就叫他讲战斗故事给她听。王东海从来不讲自己的事,但她却把他讲的故事中的人和他联系起来,心想那就是他,他是最英勇的一个人……

  王东海练毕歇息的时候,心里高兴地想:“好,明天就可以回队了!那可太好啦……”

  他又抓起那块石头,念着回数举起来……

  这时,外门口出现一个女军人。她一瞅院子里的情景,马上停住脚步。她那对深褐色的美丽眼睛微笑着眯起来,白晰的圆脸上泛出喜色,心随着王东海的上下“举重”跳起来。看着看着,她也不自觉地跟着数道:“……七下,八下……”

  “谁?”王东海闻声将石头停在腰间,急转回头。立时他崩一声撂下石头,惊喜地迎上前:“啊!白芸!你怎么来啦?”

  白芸欢笑着迈进门槛,两手握住王东海的一只大手,爽朗地说:“我怎么能来?就兴你来吗?哈哈哈!好个王连长呀,把人家都急死了,你还在这练工夫哪!”白芸太激动太兴奋了,两眼闪着泪花,紧看着他的脸。

  王东海也激动得厉害,张了好几次口才说出:“快进屋坐吧!快……”

  “嗳呀!这真象是你的家啦!我的天,你安家了吗?哈哈哈!”白芸边走边说边笑,“屋主人呢?”“哦,都出去啦,我在看门呐。”王东海被她说笑得有些脸红。

  刚坐在炕上,白芸就一句接一句地问王东海离队后的情况。她说回去的一班战士把情况讲后,首长和同志们天天盼他们回去。并派人四处去找……

  王东海插了几次嘴想问她部队的情况也不成,只得把事情告诉给她……最后他沉痛地说:“白芸同志!我回去要请求上级的处分,我没把同志们都带回去……”

  “你快别说了!”白芸的眼圈发红了,“我看你还该受到表扬,在那种情况下就该那样做。想救出群众又不损失同志,那怎么办得到呢?对,那些牺牲的同志也是最值得的!都是英雄!”

  王东海问白芸的情况。原来白芸是和几位同志一块调到延安去学习的,昨天宿在万家沟村。她要那几个同志等一会,她跑来看看冯大娘——以后不知能见面不能啊!可巧,大娘告诉她王连长就在这里,这可把她高兴死啦!白芸又把部队在反扫荡中拔除敌人据点的战绩告诉他,把每一件小事情都谈得清清楚楚。王东海听得也有滋有味,恨不得能马上飞回去才好!但姑娘没把一件事告诉他,那就是她听说他有很大可能牺牲的消息时,背地偷偷哭了好多回……

  白芸又给王东海看看伤口,见真快好了,又给他重新包好。说着说着,她见阳光已上满窗纸,就收起笑容,看着他说:“王连长,我快要走了!”

  “哦,再多待一会吧!”王东海也看着她。

  “待一会也要走的。”白芸说着低下头,手抚弄着军褂角,“王连长,这次咱们一分开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面。不过反正能见面,等抗战胜利了——不,或许更早些,就又见到啦!”

  “嗯,是啊。”王东海不大明白她自问自答的话意。

  “我们在一起可真不短啦,好几年了。我还记得我刚参军时,你怎么把着手教给我打枪的……唉,分开来都觉得不好过,我自己就是这样。可是过不了多久,又好啦。你说是吗?”

  “是,是这样。”王东海有些奇怪,平常说话又干脆又流利的白芸,这时却噜嗦重复起来。

  “东海同志,你对我有什么意见?”她忽然抬起头。

  “没有什么意见。你一贯工作很好,对同志很热情。你又有文化,再经过学习,那更是好上加好啦!”王东海诚恳地说。

  “快不要只拣好听的说了。”白芸不知是不好意思,还是其他原因,脸顿时红了。她忽然又变严肃起来,紧望着他,有些激动地说:“东海同志!我早有件心里事要和你谈谈,但没找到机会开口。今天我就要走了,非要谈谈不可啦!我的意思是,我们之间是否可以比一般同志的关系更进一步呢?”

  王东海的头轰一下涨热了,他猛然站起来,心里急跳着。

  想了一会,他才说:“白芸同志,这叫我说什么好呢?说句老实话,我也了解你,你太好了,各方面都比我强!我说不同意,决不是嫌你不好。可是……”

  “还有什么呢?”她急促地问。

  王东海真有些紧张,吃力地说:“我想,在这样的战争环境里,还是别急着想这方面。”

  “这……”白芸听出他的口气有些不坚决,“东海,咱们也不是马上解决呀!”

  王东海一时怔住,但马上又有了勇气。他又坐下来,对她平和地说:“白芸,乐意先听我把一件事告诉你吗?”

  “什么事?”她有些吃惊。

  于是,王东海就把花子的舍夫救人,这个女子的讲述一遍……

  “白芸,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是……”

  白芸的眼泪早流下来。她激动地站起身,说:“不用解释了,东海同志!我全明白了,你是对的!……”听到一阵轻捷的脚步声,她止住话,眼向门口看去。

  一个年青女人映入她的眼帘。那女子一手抱着一颗大白菜,一手抱着孩子。幼小的孩子穿着一条白粗布做的带孝的毛边裤子,头发上用白头绳扎着两个小角。女人穿着一双白鞋,她那丰满的脸庞,虽然现出微笑,但也盖没不了痛苦的痕迹。

  白芸看着看着,没等对方开口,猛地抢上去将她紧紧抱住,流着泪叫道:“姐姐!我的好姐姐!”

  花子被白芸的举动惊怔住,忙说:“啊!白老师,白队长!你来啦!我比你岁数大?”“不,不管这个。你在哪方面都比我好,都可当我的姐姐!我永远是你的妹妹!”  反扫荡结束后,游击队解散了,恢复了原来的组织。

  德强和父亲回到家来。他是要回县里去,顺路打家走,把破烂的衣服补一补。

  小屋子又热闹起来。德刚偎在父亲怀里,要他讲灌死王竹的故事。秀子正剥她抓来的那只兔子的皮。兔子已死好多天了,冻得硬梆梆的。但那时谁也没有心思去吃它,这时环境好了,德强和父亲归来了,加上王连长也在,母亲要包饺子吃呢。

  仁义和孩子讲了一会,就找庆林他们谈工作去了。娟子在西炕上给弟弟补衣裳,德强就逗着姐姐的孩子——菊生玩。秀子在灶前烧火。德刚被母亲吩咐去叫花子父女来吃饭去了。

  东炕上,母亲和王东海正在包饺子。

  母亲一面包饺子,一面看着王东海那粗大的手,很灵巧熟练的擀着饺子皮,就笑着夸奖道:“咳,真不是说,当八路军的人什么都会做。看你擀的皮多好!外面薄当中厚,真和个巧媳妇似的。”

  王东海有些腼腆,微笑着说:“大娘,人家说当两年八路军什么都会做,可也不假。咱们逢年过节或是打完仗,也吃这玩艺儿。嘿!咱们是又当男人又当媳妇,种地打柴,缝缝补补全都会哩!”

  说着,两人咯咯地笑一阵。母亲寻思一会,轻声对王东海说:“说真的,你就要走了,我看你和花子的事就拿定了吧!这些日子你们在一块,也该知道她的为人了。你看好吗?”

  王东海不好意思地红了脸,低下头,没有马上回答母亲的话。

  在事情还是朦胧的时候,王东海几乎是没过多地想一想就拒绝了白芸的爱情。可是当要正式决定了,他的心中又那样清晰地涌上白芸的影子:她那带着细条纹永远晒不黑的脸面,她独有的一双深褐色闪着热情光泽的眼睛,健康而浑直的身驱。她的长象是个美丽的姑娘!她的作风却是一个勇敢坚强的战士。

  在这以前,从没停息一刻战斗的王东海,就是在白芸向他提出时,他也没有这样想到她是那末可爱,那末美好。现在他真有些留恋她!可当时他怎么就一口回绝了她呢?

  接着在他的脑海里出现另一个人:她宽宽的脸堂,粗壮丰满的身段,显得是那样有力而刚健。那眼睛是淳朴的,而同时含有柔情,又是多末善于激动,特别当它饱含泪水时,使人没有法子不为它而感动。她的象貌是女人、是母亲,她的行动是战士,是勇敢大义的化身。她是共产党的好女儿。啊!这样一个坚强而美丽的女性,是应该受到爱慕和尊敬的啊!

  渐渐这两个人平排起来。看!多末好的姐妹俩!看,两人的模样多不一样!她们象是一个母亲养出来的,可又不象是一个血统。可是她们的一切,都是从一个地方一个组织得来的。

  王东海并不是在比较谁的长短,不,他根本不是在挑选人。但他老实纯洁的心中,还是想了一想。他这时才知道,自己原来在内心深处也有白芸的影子,可是在没遇到花子的事以前,从没把白芸和自己个别地联系起来。然而当白芸提出来时,他的心已被另一种更大的力量所吸引。他承认自己对花子比对白芸更爱,更无法避开。

  长期的苦难生活,贫困辛劳的人们,把爱与怜混淆在一起了。由于同情而产生爱,也由于被同情而产生爱,更多的是互相同情互相感恩而产生更深沉的爱。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认为爱怜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是一个东西。以同情来做为爱情的基石,这是农人们在苦难的命运中建立起的最诚挚最深湛的一种感情……

  “大娘,”王东海抬起头,非常亲切又动情地说,“我一见她和孩子,就想哭。真疼人啊!不是秀娟同志和她,我怎么能活呢!她对人真比对自己好多少倍,那末尽心地照顾我养伤,象对亲兄弟一样待我。这样的一个好人,又是党员,我怎么会不恋她?!不过,大娘,结亲的事要经上级批准才行的。”

  “我看你俩就挺好,你上级也会答应的。”母亲对他的回答很满意,心里不知是为王东海能有个好媳妇,还是为花子能找个这样的好丈夫,充满兴奋的激情,“好,等她来了,我给你们提提……”

  门呀的一声开了。四大爷抱着孩子,花子拉着德刚的手,先后走进来。

  “仁义回来啦!”四大爷进门就问,“在哪里?”

  母亲忙下炕,招呼道:“四叔,他才出去啦。又有事,没去看你。快上炕坐吧!”

  “他忙他的吧,我这把老骨头反正一时烂不了。”他见王东海要下炕,忙堵住:“快别下来啦。我就坐这里。”说着坐到炕沿上。

  王东海亲切地望着他笑笑,接过解放来。

  孩子早和他熟了,欢喜地叫道:“叔叔,抱,抱抱……”

  花子和母亲打个招呼,挽袖子洗手要帮忙包饺子。母亲却微笑着阻止她,说:“不用你啦,王连长和我就行了。花子,到西炕上帮娟子的忙去吧!”说完向她有含意的笑笑。

  花子一见母亲的神情,不由脸一红,忙走到西房间,帮着娟子补衣裳。她的心崩崩跳荡不停,耳朵集中在东房间……

  母亲把亲事向四大爷说了。老头子的脸兴奋得发红,眼睛却有些潮湿了。他激动地说:“那敢仔好!唉,我有你这样的好女婿,不用为闺女外孙操心了,死也闭上眼啦!”

  “大爷,哪里的话。”王东海感动地说,“咱们都是庄稼人,穷人的心谁还不互相疼爱!我这条命也是你们救出来的啊!”

  母亲满意地笑了,就赶到西房来。

  花子虽和德强、娟子说着话,可把他们的话都听得一清二楚。她一见母亲走进房,脸更发起烧来。

  母亲坐到她身边,拉住她的手,说:“花子,就看你的意思啦。他的为人你都知道。你对大嫂说说呀!”

  花子臊得不行,把身子扭过去,背着脸,清晰地说:“大嫂,你们看着好,俺心里也愿意……”

  吃完晚饭,德强被村里的青年们拉出玩去了。大家又热闹地聊一会天,天色已晚,四大爷要照顾家,早走一步。母亲家里因娟子生了孩子,仁义又回来了,正屋没有地方。南屋的炕也拆了没来得及新盘,德强回来要到村政府去睡,而王东海一定要和德强去作伴,所以不去四大爷家睡了。住了一会,花子正要回去,王东海先站起身告辞。秀子一听王连长要到村政府去睡,忙下炕穿好鞋,说:“我送你去,王连长!”

  花子略停一下,不自然地说:“唉,天太黑啦!秀子,你别去了。我顺便带他去就行啦!”

  “不,姑姑!你家在东北角,村政府在最南头,你从那里走太远啦!我和姐姐俩去,外面还有月亮,就是再黑也不怕。”

  德刚争先恐后,边说边下炕。

  母亲心里笑了。她知道花子说的“太黑”和“顺便”的意思。她对孩子们说:“别去了。还是让你们花姑‘顺便’送送吧,这比你们都好得多啦!”

  娟子忍不住笑出声来。秀子、德刚还不懂,很为母亲的阻拦而生气呢!

  花子听着全身象火烧般的烘热,赶快出了门。王东海也向大家笑笑走出来。

  淡蓝色的夜空散布着稀稀零零的星星,月牙儿挂在半空中。银灰色幽静的月光,把人照出一个清晰的倒影。街上很幽静,趁着明朗的月光,能一直眺望到洁白的雪山顶。

  两人并肩走着,地上的倒影贴在一起。走到十字街口,是去两个地点分路的地方。花子要向东走,王东海要向南去。

  “我送你去啊!”花子轻声说。

  “不用,我知道路。我送你回家。”

  花子是个胆大的姑娘,倒不是为骇怕把刚要说出口的“不用”吞回去,而是心里压不住的感情,使她满口答应了。

  两人又默默地走着。孩子在王东海的怀里恬静地睡去。谁都想开口,又都象怕惊醒孩子,不愿打破这恬静的夜景,谁也没说一句话。他们觉得这样走着,比什么都好。

  到了门口,花子转过身朝着他,两臂伸出,象要去接孩子,可又不上去抱。

  王东海也没把孩子递给她,倒不自觉地把孩子抱得更紧。

  他声音有些发颤地说:“花子,我明儿一早就回队;你有什么话对我说?”

  花子仰起脸,睁着那双泪汪汪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眼光是那末温柔那末深情,只有在巨大的悲痛中,获得新的生命,渴望着真挚的爱情的人,眼里才能发出这种光辉。

  王东海被这双眼睛注视得有些惶惑,心里又涌上巨大的激动。他觉着一双柔软发烫的手,紧握着他粗壮的大手。他的全身象被她身上的热流所传染,感到一阵炎热,微微抖动。“我没别的说,”花子的声音象涓涓的泉水,“东海!记住,别忘了孩子和我!”

  “你放心。我一辈子忘不了你们!”

  花子接过还在酣睡的孩子,看着他转过去的背影,有力地说道:“你也放心!不管多长时间,我都等你!”

【第十九章】

  菊生会笑了。这孩子真讨人喜欢!秀子把她抱到街上,谁见了都要逗弄一会。这个说,那对黑亮亮的眼睛,就是在她母亲脸上摘下按上去的;那个说,那薄薄的小嘴唇和稍下塌的鼻梁,和她父亲的一模一样……

  母亲欢悦的了不得,她真抱上外孙当起姥姥来了。人都说祖父亲孙子,姥姥疼外孙,这对母亲没说错。但她还没有孙子,还不敢说她有偏向没有。仁义可更亲小外孙呢。

  一家人添了新的喜悦。

  一天中午,花子和玉子来同娟子商量工作……

  解放区的前后方武装,对敌人展开猛烈的春季攻势。到处在攻克据点,消灭敌人,打胜仗的喜讯天天传来。人们不分男女老少一齐动员,抬担架的,送公粮的,缝织被服的……支前工作轰轰烈烈地展开了。随着战争的需要,也展开了生产大运动。争取多开一分荒地,多下一粒种子,多上一些粪料,多打一些粮食,为抗战多尽一分力量……

  娟子送走她们,正要收拾出门去。秀子抱着孩子从外面回来,急忙说:“姐姐,给你孩子。俺要找人送信去啦!”

  “好妹妹,你再抱一会吧!我还有点事呐。”娟子央求道。

  “俺也有工作,怎么能抱她去干呀!”秀子说完,把孩子放到炕上,匆匆地跑了。

  娟子怔在那里,听着妹妹的登登登渐渐消失的脚步声,心里有些气。她看着孩子躺在炕上,小手乱抓着笑嘻嘻地瞅着她,就走上前,坐到炕沿上,解开怀,给孩子喂奶。

  阳光从窗纸上射进来,照在炕席上。一只苍蝇,从阴冷中苏醒过来,在窗棂间嗡嗡地飞着,头撞得窗纸崩崩响。

  娟子那两撇浓眉打着结,两眼出神地凝视着那只要冲出去的苍蝇,心里翻腾着:“……这怎么行呢?几个月了,都是为孩子累在家里。”她不友好地瞅一眼正在咕嘟咕嘟吞奶汁的菊生,“人家都在轰轰烈烈的工作,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可我整天守在家里转。抱着孩子出去吧?这个环境哪能行呢?……唉,千不该万不该,最不该结婚了。一个人单身过,没有孩子累赘,不论打仗工作都能和男人一样,那该有多好啊!可是现在,这孩子!唉,都怨这个小东西……”

  娟子越想越急越气,把一切怨恨不幸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她生气地把乳头从孩子嘴里拔出来。菊生可以为妈妈给她换另一个奶吃了,就“鼓涌”着小头去找。娟子看着真不忍心,赶忙把另一个奶头塞进孩子嘴里。

  “光怨孩子也不行啊!她知道什么呢?”娟子又想着,“要想办法。上级常说,共产党员不论在什么困难下,都要寻法克服,不能停滞,不能束手缩脚。再说红军长征,地下斗争和抗战都坚持了,这点事就难住了吗?……对,把孩子送给别人,有些人想要孩子呢。”  娟子低下头,轻声对孩子说:“快吃吧,吃饱妈把你送给人,好出去工作。菊生,你说好吗?”

  菊生象真明白似的,停止吸奶,仰过脸朝着她母亲,小眼珠眨了眨,又衔紧奶头。

  娟子的心又软了,她看出似乎孩子表示不愿意。她叹口气,又沉浸在紊乱的思潮里……

  菊生衔的奶头滑掉了,就用力扯妈妈掉下来的一缕头发;不见反应,她就用小手抓妈妈的胸脯……娟子噢的一声叫起来,烦恼地将孩子放到炕上,怄气地说:“抓什么!都是你这小东西,害得人守在家里。你不早死了好!”

  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娟子看着也红了眼圈。

  母亲从外面走进来,责备地说:“你怎么啦?有什么事赖孩子做什么?她光会笑,什么也不懂。这末大的人,还和孩子赌气!”

  母亲上去抱起菊生。孩子被妈妈的第一次粗暴吓坏了,吃惊地偷眼看着她妈妈。

  不管做女儿的有多大,她在自己母亲眼前,总觉得还是小孩子。娟子见孩子哭了,心里非常不忍,加上母亲的责怪,又想想一点法子没有,满肚子委屈说不出,扑到被上,呜呜地哭起来。她那结实的身子,急速地搐动着。

  菊生看妈妈哭了,更加哭叫得厉害。

  母亲很少见过娟子的眼泪,更不用说嚎啕大哭了。她这时也有些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停了一会,她带着笑说:“可好啦,你们娘俩一个笛子一个笙,哭得可挺欢。叫人家听到,当是在唱戏呢。快起来吧,有什么事儿哭也不行啊!”

  娟子被母亲一说,想想也好笑,又不好意思。她爬起来擦擦眼泪,愁苦地说:“妈,你看有这孩子,我还出去工作不?”

  “你说呢?”母亲反问道。

  “当然要出去!”娟子干脆地回答。

  “那就把她抱着走吧!”母亲带笑地看着她。

  “妈,人家急死啦,你还在说笑话。这环境能行吗?!”娟子带抱怨地说。

  “那依你的法子呢?”母亲认起真来。

  “没别的法子,只有把她送给人……”

  “啊!送人?!”母亲惊讶地看着女儿,似乎不相信这是她的女儿说的话。她两臂紧抱着孩子,好象谁要马上把她抢走。

  娟子被母亲看得低下头,浓黑的长发把脸遮住了。她心里很难过。

  “你怎么说得出这种活来?啊?当妈的就不心疼?她不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母亲生气了。

  “那就怨我,怨我不该结婚……”娟子又啜泣了。

  母亲叹口气,不满和愠怒随之烟消。她满怀温爱地说:“娟子,别那末说。人一辈子还能单身过?都那样不就绝后啦。你是干部,懂的事比妈多。革命抗战为的什么?不是为后代吗?人还能老活着?死了还能把好日子带进棺材去?”

  她换口气,说:“别难受啦,我早看出你的心事,也寻思好久了。孩子是一定要留着。嗨,这末好的闺女,怎么舍得丢了。是不是——菊生?”说着她在孩子哭红的小脸腮上亲吻一下,给她擦眼泪和鼻涕。

  娟子被母亲说得平静好多,感到自己太冲动了。她恳求母亲说:“妈,你说咋办好呢?”

  “你走你的,孩子留给我,我养着她。”母亲象早就决定好了似的,断然地说。

  “妈,这怎么行?她要吃奶啊!”娟子非常惊异。

  母亲笑笑,很平静地说:“能行。你大妈生下你德贤哥半年就去世了。我那时刚过门不久,还没有你,也没有奶水。他饿了,我就抱着去找人家几口奶给他吃。这究竟不行。我就尽心用汤水喂着,把他养活大了。唉,谁知他大了也被害死,真不如叫他那时死去好,孩子也少遭些罪。”母亲有些悲戚,忙转过话题说:“去吧,过去的事不说了。菊生也三个月啦,好想法子。

  叫你爹明儿赶集买斤蜂蜜回来,也试试看看。”

  母女俩就这样商量好。到第二天晚上,娟子给孩子吃饱奶,送给母亲。她向孩子说:“好孩子,就吃妈最后一次奶了,跟姥姥睡去吧!”

  孩子吃饱了,很快被母亲搂着睡去。半夜里醒来,她哭着找奶吃。母亲把准备好的用麦面和着蜂蜜烙的饼嚼着喂她。可是她把小舌头一伸,全吐出来,怎么也不吃,大哭乱抓。母亲穿好衣服,把她抱到院子里,来回走着,一面哄一面逗,指星星望月亮地引她看。菊生却越哭越凶,声都哭哑了。

  娟子听着心里难受极了,走出来说:“妈,你快歇着,孩子给我吧!”

  母亲决断地吩咐:“快睡去吧!不用管。熬过这一关就好啦!”

  娟子只得回来,躺在炕上望着窗户,听着孩子的哭声渐渐弱下去。母亲的脚步声也越来越缓慢沉重了,一直到天亮,她还在外面来回地走着。

  平时母亲不让娟子母女俩见面,使孩子对妈妈陌生起来。娟子的两个乳房,胀得鼓鼓的,象快要爆炸一样,痛得厉害。一不小心碰上它,白皑皑的乳汁就直刺地射出来,胸前衣襟都湿透了。被风一吹,加上衣服的摩擦,更痛得慌!可是母亲吩咐她千万不要向外挤奶汁,不然是断不了奶的。

  一连三四夜,闹得全家睡不着。母亲两眼挂满血丝,眼圈变成青黑色。仁义和娟子都失去信心,说是不行了。秀子、德刚更是嚷嚷不休,埋怨被闹得睡不着。

  “妈,你快送给姐姐吧!哭的人家整夜睡不好,明早还要上学呀!”睡觉前,秀子叫嚷道。

  德刚正要应声附和,母亲却先开口了:“呀!可真还是干部哪,儿童团长到底会说话。你妈是为的什么?说我听听呀!”

  秀子被问得红了脸,还不服气地说:“俺知道是为革命。可是办不到的事也不能强作呀!谁听说三个月的孩子没奶吃会养活来?咱没听说过……”“你快睡你的吧!”母亲插断女儿的话,“非要前人做出样子的事才能办吗?路是走出来的,辙是轧出来的,谁都不从新的开始,那还跟谁学呢?”

  “那看你的吧。根本不行!”秀子没敢大声说,悄声地咕噜看,用被子蒙上头……

  已经是第五天了。大家商量好,再不行只好寻别的法子。

  母亲没感到一点自身的痛苦,虽说她实际上是最痛苦的人。她抱着一天比一天轻的孩子,看着她瘦下去的小脸蛋,非常心疼。可是她更不能使女儿留在家里,不能让她把孩子送给别人!

  临睡前母亲把孩子喂得饱饱的,菊生蘸着蜂蜜吃得也很甜,可就是每到夜里不好哄,非要奶吃不可。菊生安静地睡到大半夜,又醒了,用头乱撞,想找奶吃。她姥姥却一点没有睡,随时在准备照抚她。母亲把她抱起来,“噢——噢——”地拍抚着她。她却又哭开了。

  怎么办呢?母亲真作难啊!娟子又在西房间叫起来:“妈,不行啦……”

  “你不要过来!”母亲说她一声,就又喂孩子。

  母亲把嚼得稀烂的甜饼吐在食指上,向菊生嘴里送。母亲的手挪晚了点,菊生猛然衔住她的手指头,象吸奶似地咂着。母亲心里忽的一亮,想起把自己那已回去四五年的奶子给她试试吧,没有汁使她衔着不哭也好啊!

  菊生一衔到奶头就不哭了,用力地吸着,想是几天没吃奶而高兴了。可是一发觉这不是那个丰满饱汁的奶,干吸不见水,就又吐了出来。

  母亲再把奶头塞进她嘴里……这样三番五次,菊生就衔着姥姥的奶头睡去了。

     第六夜大家都安静地睡了一宿好觉。

  又过两天,娟子提着小包袱,愉快又免不了担心地告别了父母弟妹,亲吻一下孩子,回到她的岗位上去了。

  苏联红军打垮了德国法西斯,希特勒无条件投降的消息,飞快地传来了!

  街上贴满各种色彩的号外,墨渍未干的大字,在庄重地向人们闪耀着亲切激动的欢笑!

  青妇队扭起秧歌;儿童团唱起歌;民兵队演出“活报”;欢呼的游行开始了。

  “希特勒”仰躺在被人们抬着的椅子上。他的头发是干黄的包米缨子做成的,高鼻子是豆面染上紫颜色捏起来的。他胸前敞开,猪肠子用气吹起盘放在他肚子上,喷上红色,当中插着一把刀。他身前贴着一张白纸条,朱笔大书:希特勒自杀!

  “墨索里尼”跟在后面,他的“老婆”和他并排挨着。他们被反绑着,跪在抬着的桌子上。身后有两个威武的红军战士,端着闪光的刺刀。

  最后,一个头顶太阳旗、留着仁丹胡的矮人,骑坐在一棵长杉木杆子的尖端,他身后写着:铃木!

  走不远,“墨索里尼”就沮丧地喊道:“墨索里尼就是我!”

  他“老婆”接声哭叫:“我就是墨索里尼他老婆!”

  更惹人注意的是在杉木杆子尖端上的“铃木”。人们把杆子的另一端向下一按,他就被掀到半空中,绝望地高呼:“大哥,二哥等着我啊!”

  游行的行列穿大街过小巷,看热闹的人把路都塞满了。就连那平常日子不大出门的一些老太婆和新媳妇,也都露面了。人人都把最好的衣服穿在身上。从年青媳妇们的身上,散发出一股花衣裳长久放在箱柜里的那种使人嗅着很舒坦的气味。

  人们看着有笑的,有骂的,有拿石子泥块打的……闹哄哄乱嚷嚷的非常热闹,象是赶山会,又象欢度佳节……

  德、意法西斯的崩溃,给中国人民以莫大鼓舞,增强了抗日胜利的信心。

  解放区的军民,更加活跃了。用一切力量向敌人出击,收复失地,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东海区的于得海司令员,在一幢过去的主人是汉奸地主的瓦房里,正同几个军人在察看一张铺在八仙桌子上的详细军事地图……  这几年他苍老了许多。那稠密的头发楂,掺杂上斑斑的白发。那双锐利精明的眼睛两旁,镶上更深密的皱纹。黑楂楂的胡子布满在两颊和下颚上。惟有他那魁伟的身材,依然笔直得象一株粗壮的树干,还是那样坚强有力。这一切表明,他经过多少次残酷的战斗,多少天艰苦的生活啊!

  他那双脚,走遍昆仑山区;踏过东海岸的沙滩;跨过无数次胶济铁路;而曲折迂回在烟青、烟威公路的趟数,比一个孩子出出进进走过自己家门口的回数还要多。整个胶东半岛都有他和他的战士的脚印。他们走过的桥,真比普通人走过的路还要长!

  这是条什么样的路呢?

  是抗日的路,是战争的路。是目睹村庄在焚烧,人民在屠刀下死亡,孩子在硝烟里哭叫,女人在蹂躏下呼救,而冲杀复仇的路。是踏着战友的血迹,从烈士的坟墓旁向前走的路。是用枪打、刀杀、枪托子打、双手掐……敌人的尸骨堆成山,而又用刺刀挑开,继续向前走的路。是在满布荆棘乱石的崇山峻岭里开拓出来的一条平坦的道路!

  这个身经百战千辛万苦的老战士,现在还是那末精神抖擞,脸上焕发出童颜的光彩。他宛如高山底下一股旺盛的泉水,永远不干涸,永远不休息,永远不疲倦,豪放地奔流着!

  ……

  于司令员手中紧握一支红蓝铅笔,在四五双目光的注视下,他一面缓缓清晰地说着,一面在地图上移动着铅笔的位置。最后,他的笔画出的红线从几个地方环绕集中到一点——

  道水城,重重地圈上一个红圈。

  正在这时,特工科长领着一个人走进来,他行礼说:“司令员,你叫的人找来了。”

  于司令员抬起头,迅速地上下打量德强几眼,他真有些不认识他的警卫员了。

  “报告司令员,冯德强奉命来到!”德强象军人一样,行着军礼,郑重报告道。

  于司令员敏捷地迎上来,用力握住德强的手,愉快地说:“啊,又见到你了!几年啦?好几年了。长得真不赖,比我高半个头。走,到西屋谈谈去!有事需要你喽!……”

  到了西屋,于司令员拖过一条长凳坐下,把德强按坐在自己身旁,就象父亲对儿子那样。这使德强又激动又不自然。

  “德强,妈妈好吗?”于司令员关怀地问道。

  “谢谢首长,我妈很好,她比什么时候都高兴!”德强感激而愉快地回答。

  “哦,这就好!”于司令员又和蔼地笑着问:“你怎么样,小伙子,工作好吗?”

  “还好。”德强有点腼腆;又老实地说:“就是有些恋部队,地方工作真没有军队打仗痛快。我要求几次,就是不允许。老首长,你把我带上吧,我的腿早和好人的一样了!”

  “好家伙,还是象匹烈性的小马。哈哈!”于司令员笑了几声,又认真地说:“好好安心工作吧!前后方一样需要。等抗战胜利后,我们还要到城市去工作呢。光会拿枪不能拿笔也不行啊!”

  于司令员站起来,镇定地踱了几步。德强立刻觉出有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发生,也忙站起来。

  于司令员走过来按他坐下,口气加重地说:“德强!你会知道叫你来是有事的。我们部队要打道水。”

  “道水!”德强情不自禁地重复一遍。

  “是啊!过几天就要拿下它来。”于司令员坚定地说,“道水是敌人最靠近我们根据地的据点,我们要把它先啃下来,为大反攻打开道路!”说到此他顿住,忽然问道:“德强,你记得不记得陈政委牺牲后我说过什么话?”

  “记得,你当时说,记下这笔账……对,就是鬼子大队长庞文那小子指挥的部队害的陈政委,他守的是道水。”德强兴奋地站起来,又急切地说:“司令员,要给我的任务快说吧!我一定完成!”

  “记的不错,就要给陈政委报仇了!你说得对,有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于司令员边徘徊边说。“这个据点很坚固,外面有壕沟、铁丝网,到处有地雷和暗器,暗火力点也很难摸清,我们硬攻是要受大损失的。所以决定进去一个便衣班,做好侦察,进行里应外合,象‘水浒’书上写的宋江打祝家庄那样。但是敌人戒备很严,一般人难以进去,侦察员试验几次都没能突进据点。所以要找个适当的关系才行。”他停立在德强跟前,问:“你不是有个姨姨在那里吗?”

  “是的。”德强很佩服于司令员的记性。

     “好,这就行。不过你一个人也难进去,最好是有不被敌人注意的老人做掩护……”

  “司令员,这不难,我妈可以去。”德强轻快地说。

  “啊,冯大嫂!”于司令员满脸带着喜色,但又蹙起眉头说:“这怕不行。听说她的身体被敌人折腾得很不好。再说是深入敌人心脏里,相当危险,我看还是不叫她去的好。”

  德强看着于司令员关怀的神情,想到母亲的处境,也怕碰到有认出她的敌人,所以没再说什么。

  “这样吧,住一会特工科长同你一块到你们区上去,和姜区委书记他们一起研究一番,做出一个严密可行的计划。噢,听说你们村有个反正过来的伪军分队长,最好能争取他一块去,这会对我们有利。不过要多加动员说服才行。还要警惕些,目前对这种人的信任应有一定的限度。你明白吗?”

  “明白了。”德强静静地听着,把于司令员的话一字不漏地记在心里。

  于司令员望着他关切地说:“这任务很艰巨,你有什么困难吗?”

  “没有困难!”德强挺着胸,坚决地回答。接着他的眼光碰到于司令员皮带上那颗崭新的左轮手枪,就不自然地说:“我这枪好卡火,”他摸一下腰间的“三把匣子”,脸立刻绯红了,后悔自己说出口,忙想跑开。

  于司令员一把拉住他,笑着说:“还害什么羞?我知道,你需要它。”说着解下枪,连满皮带的子弹一块递给他。

  德强又高兴又感激,忙接过来,说:“谢谢首长!战斗结束再还给你。”

  母亲姐妹三个,她是最小的一个。一个哥哥弟弟也没有,人家称她父母是“孤鲁”,意思是有闺女不能接香火,就是绝了后。为此,老两口常常吵架,互相埋怨,并给母亲起名叫“寻子”。意思是盼她出嫁后多生几个男孩子。

  寻子十八岁就出嫁了。姐妹三个找的婆家就数寻子的穷,老爹常骂她长了一副受苦象,没有福,要遭一辈子罪。最富庶的是大姐,就是这道水里的了。

  大姐男人叫葛琏,家里又有房子又有地,还开着丝坊,雇有一二十个男女人在做工,同烟台的商行都有联系。母亲没出嫁时也到姐家做过活。

  当初老爹最爱大闺女,夸不离口。三个闺女伴着女婿走娘家,就数大姐阔气,大女婿最满丈人的意。

  谁知那葛琏等妻子生下一个女儿后,就不大理她了。后来又找上相好的,待妻子和使丫头一样,不是打则是骂。

  后来逢上年节,姐妹三个回娘家。两个妹妹都和丈夫抱着孩子一块来,惟有大姐孤独一人——那葛琏早把穷丈人撂到一边——她哭得死去活来,高低不回婆家了。

  老妈总是又疼又气,伤心地哭着安慰女儿,又咒那没良心的女婿,又骂老头子瞎了眼……最后还是替孩子擦干泪水,把她送出村头。

  每逢这时老爹也蹲在一旁生气,嘴上不说,心里却痛恨自己不该贪图富贵人家,把孩子丢进火炕里。后悔也晚了啊!  那时寻子心里还暗暗庆幸,偷眼望着穿戴粗俗的丈夫,总算自己没挨上这一着啊!

  后来父母双亡,姐妹间就很少见面了。母亲没有事,很少叫孩子去走这些亲戚。就是在丈夫出走后,日子那样艰难困苦,她也不去巴结有钱的人。她说,要饭吃也不登财主家的门!

  自从日寇占了道水,两家全断绝来往了。娟子和德强,只是小时跟父亲走过几次亲戚。

  尽管如此,双方的情况都还知道一二。娟子的表姐,嫁的丈夫死后,做了杨胖子翻译官的情妇。这还是孔江子报道的呢……

  “妈,你在想什么呀?”

  母亲一怔,一见是秀子,就说:“想什么?我想想都不行啦。”母亲笑笑,又叹口气,说:“我看到来了这末多队伍,莫不是要打大仗?是不是打道水?

  它离咱最近。我想起你姨姨也在里面哪……”

  “妈,想她们干么!财主人家不值得可怜!就是解放了,叫我去我也不去哩!”秀子不满意地说。

  “你呀,就会挂孝帽子灯!”母亲想起那年三十晚上的情景,笑着打趣;马上又认真地说:“你也该分清黑白呀!你姨姨虽是他家的人,可谁也不拿她当人待,受欺负,这怎么不值得可怜!”

  秀子听母亲一说,也点点头。又笑着顽皮地说:“妈,俺大姨叫什么名字?我听说你叫‘寻子’,是吧?妈!”

  “你这傻丫头,叫起妈的名来啦!”母亲的脸红了,可也忍不住笑,“你是听谁说的?”

  “谁?俺爹说的呀。他还说意思是……”

  “哎,你快住嘴吧。”母亲脸更红了,“他那老东西闲着牙痛了,净说些没滋味的话。”

  “哎,妈,再过几天就是你的生日啦!是吧?”

  “噢,闺女大了,知道给妈过生日啦。你怎么想起妈的生日来了?”

  秀子忽闪着大眼睛,笑着,很有兴味地说:“我刚看到咱南院那棵大月季花全开了,花开得比哪年都多,都好看,就想起我小时听俺爹说过,那花的根是从俺姥姥家移过来的,栽花那天,正赶上是妈你那年的生日。对吧,妈?”秀子见母亲只是抿着嘴笑,不答话,又接着说道:“妈,等你过生日那天,我掐两朵最大最鲜的花,给你戴头上!好吧,妈?”

  “好哇,”母亲又象应允又象嘲弄地笑笑,理了一把灰里见白的鬓发,“你妈的头发都快白光了,还戴什么花呢。留给你们这些闺女戴吧!”接着她吩咐道:“别老磨牙了。你没有事就抱抱孩子,要不找德刚回来,我也好做饭啦。”

  “俺是回来拿粉笔写墙报去;我叫他回来好啦!”秀子说着进屋拿了粉笔,飞快地跑了。

  母亲坐在朝阳的门槛上。菊生躺在姥姥怀里,在暖和和的阳光照抚下,吸着她的奶。

  母亲那干枯的乳房,已渐渐有些饱胀,早被孩子吸出汁来了。还不只是孩子拚命咬着乳头不松口的结果,而且母亲每天都要多喝些稀汤水的东西,促使乳房的分泌。这样做是难受的,但她还是做了,虽然汁不多,可是加上用各种食物精心地喂着,使菊生吃得很泼,长得又结实又胖。不知内情的人,根本不相信这是没有妈妈的奶养活的孩子。

  世界上倒有这种稀罕事,外孙吃着姥姥的奶长大了。多末新鲜啊!

  在母亲本身,她怎么能不感到痛苦呢!从小她就吃糠咽菜没过一天稍好一点的日子,这些年她那饱受种种摧残的身体,更加虚弱了。每当孩子吃奶时,她觉得全身的血管都在加剧动荡,血都在向乳头集中。她给孩子乔下去的不是奶汁,而是血,是血的结晶!

  尽管如此,母亲从来没感到悲哀和不幸,更没感到心疼和怜惜自己,倒老觉着输出去的太少,总在想用什么办法多给孩子一些吃的。她看着孩子的成长,有说不出的喜悦。只要她不死,她愿为第二个孩子,第三个孩子……枯干全身的血,用碎她的心!

  母亲嘴角上的皱纹,带着干枯幸福的笑影。她垂着眼皮,慈祥爱怜地看着孩子。

  菊生吃饱了,松开口,小脸蛋象早露中刚开的玫瑰蕊瓣那样笑了。一只小手摸着姥姥下颚上的那颗黑痣,表示她早已认识姥姥;一只手伸展开,表示她要玩。

  “妈,叫我吗?”德刚跑进来。

  “对,快哄孩子玩去。我干活啦。”母亲又看着菊生说:“去吧,跟舅舅玩。姥姥给你八路军叔叔做饭吃。”

  母亲正在和面。花子抱着孩子,匆匆忙忙走进来,说:“大嫂,你快给俺看看孩子;我去找人开会呐!”

  “开什么会?我也去呀。”母亲笑着问。

  “不用啦。都象你这样,有事说一声就行了,哪还用开会布置呀!”花子见母亲和的是麦面,就说:“嗳,大嫂!你又做饽饽给队伍上吃?”

  “这回不是饽饽,是包包子哪!”母亲笑着说:“花子,把孩子放炕上去,叫德刚哄着和菊生一块玩吧。”

  德刚在炕上,把小红枕头用带子勒成小孩头,当娃娃逗菊生笑。花子走过来,把解放往炕上一放,笑着说:“去,找你哥和外甥女玩吧!”

  德刚接过孩子,瞪着眼睛看着花子说:“花姑,解放比菊生才大一点点,菊生可要叫她姨姨,你说这怎么对呀?”

  “啊,这末大了还不知道?”花子微笑道,“解放的辈大呀。”

  “为什么要有辈呢?”德刚好奇地追问。

  花子被他问住了,不知打个什么比方才能使他明白。想了一霎,就说:“比方说吧,男女结亲要一辈的,要不就不好。这下懂了吧?”

  “那,王连长同咱离这末远,你怎么知道是一辈的呢?”

  花子一听,顿时满脸绯红,不好意思地边向外走边说:“你这小家伙,人不大管的事倒不少。”

  母亲看着她的后影,咯咯地笑起来……

  母亲把包子包好,安顿进锅里,就坐在灶前烧起火来。锅一会就开了,白色的蒸气从锅盖边直往上冒,布满屋子的上空。

  “德刚,快背上解放去叫你二姐来家送饭,部队同志等着吃呢。”母亲走到炕前吩咐儿子。

  “嗯。”德刚背上解放走了。

  一会,娟子出乎意料地走进来。

  “嗳呀,你怎么回来啦!?”母亲惊喜地叫道。

  娟子把小包袱放到炕上,笑着说:“回来看看妈呀!”

  “是嘛?”母亲不相信似地微笑着问;接着说:“快看看你那孩子吧!”

  “妈,我真想不到,看她长得这样好!”娟子非常兴奋,拍着手叫道:来,菊生!妈抱抱!”

  那菊生趴在炕上,瞪着两眼瞅着她妈妈,很是吃惊,停住不动。

  “看看,孩子已把妈忘了。”母亲笑着说,也伸着手叫:“来吧,跟姥姥。”

  菊生很快爬到姥姥怀里,偎得挺紧。娟子上去把她夺过来,抱起亲着说:“你真把妈忘啦,我的宝宝哇!”

  母亲看着由衷地笑了。娟子接着对母亲说:“妈,我那剪掉的辫子还在吗?”

  “咦,也没扫荡,你还找它干么呀?”

  “妈,我要看大姨去啦!”

  “什么?你要进道水?!”母亲惊叫起来。

  “是的,妈……”娟子把要进去侦察的事告诉给母亲。又催促:“妈,快点给我找出来,帮俺搞搞,就要走呀!”

  母亲怔了一会,就去从柜子里把那束长头发和发髻网拿出来,帮女儿向头上卷着发髻。她的手在动着,心里也紧张地动着,发髻卷好,心里的主意也拿定了。

  “娟子,我和你一块去!”母亲坚定地说道。

  娟子转回身,吃惊地看着母亲,说:“妈,这怎么行?你……”

  “我倒行。你去找你姨我可不放心!”母亲非常担心地看着女儿的脸,“你是小时去的,路也不熟,她们家和咱是两路人,你忽地冒进去,知道是凶是吉?再说你们年青青的,鬼子最注意。那孔江子怎么靠得住?”

  “妈,区长德松哥还有军队上的特工科长,今天都来到咱村,他俩已经把孔江子说服了,办法我们也订好了,一般是不会有大事。不过你说的也有些理。不,妈!你不能去,你身子……”

  “唉,又说我有病啦!”母亲有些不耐烦地插断女儿的话,“我又不是去和鬼子动刀舞枪,我把你送到你姨家,给你们听着点风声,还不好吗?再说我也真想看看那苦命的老姐啊!”

  娟子看着母亲,有些踌躇,但马上摇摇头,说:“妈,这是到鬼子心上去割肉,万一……”

  “咳,我不为是险事,还不陪你去啦!”

  “可是我弟妹和菊生谁管?”

  “这,也不用愁。”母亲听女儿的话已是最后的阻拦理由了,心里舒口气,“秀子、德刚不小了,你爹在家,还怕没饭吃?菊生是离不开我的,就抱俺孩子走走姨姥家吧。来,菊生!愿去不?”

  娟子被说动了心,她把孩子递给母亲,说:“妈,你去是牢靠得多。等我去找德松哥和特工科长商量商量看。”

  母亲兴奋地说:“那你快去。把他俩拖来吃顿包子吧!”

  “……那次扫荡,在王官庄时,我得到太君许可后,带着六个弟兄押着一大车物品先出发了。不料走出十几里地,正走在山里的路上,被土八路打了埋伏。结果有的被打死了,我和两个弟兄被土八路抓去。幸亏我地理熟,半夜里瞅空子逃出来,躲到我表弟家里。共匪到处抓我,把我家里的人都杀光了!搜得很严,我老想回来也没机会,直到今天我和表弟装成做买卖的,才算逃出他们的手来。唉!真不幸,怨我没本领,没能救出那两个弟兄。唉,共匪对我们这些人真歹毒,我那六七十岁的老娘和四五岁的孩子也没逃出他们的毒手,老婆也被逼着另改嫁了!我没路可走,我孔江子非跟他们干到底不可!我表弟也跟我来找点事做,为皇军效劳。还望太君和翻译官恩典!”

  庞文阴沉地眯缝着那只没瞎的右眼,狡黠地听完孔江子的告白,扫视德松一眼,唰地抽出指挥刀,照孔江子砍去:“八格牙路!大大的坏了……”

  孔江子的脸一霎变成纸,但一想起庞文平日的作为……

  马上又恢复原状,气急地叫道:“太君的杀吧!我孔江子死了也高兴!怕死我也不回来自投!”

  庞文的刀,贴着孔江子的耳边嗖的一声闪过。他把刀收了,狂笑着说:“大大的好!英武的有……”接着用日语咕噜一阵。

  杨胖子翻译官说:“孔队长,别生气。太君的脾气你还不知道?他是吓一吓你的。他说很佩服你的精神。你的表弟可以留下来做点事。”“嘿,夸奖啦!”孔江子恭维地说。“今后还多蒙翻译官关照。嘿!小弟还带些礼物给太君和翻译官你。不客气,小意思……”

  庞文和杨翻译官见大车上有一麻袋洋梨,好多瓶烧酒,还有情妇最喜欢的花花绿绿绸缎,满脸都笑裂成纹。庞文点头说:“大大的好,能干的有!”

  从此,敌人的伙房里,多了一个很卖力气的伙夫……

  道水城可真坚固。高大的城墙,上面有密密层层的铁蒺藜,外面有三丈宽四丈深的围城壕。堑壕里面栽着尖利的木楔子,靠城墙根还有地雷。城里各街头巷口,都修满工事。各处的明暗火力点,互相照应,射及全城。坚固的炮楼子,象树林似地,矗立在半空中。

  这就是敌人号称“固若金汤”的道水城。

  希特勒的垮台,使敌人惊恐万状。解放区的军民展开的强大春季攻势,步步压到敌人的头上。为了防守,敌人撤退了小据点的兵力,又从牟平调来一中队鬼子,加上原来的一分队鬼子和一大队伪军,集中兵力防守道水城。庞文住在西北角上的大碉堡里,督战指挥。

  现在敌人平时不敢露头,偶而出来,也是在附近抢些东西糟蹋一下,就慌忙逃回,关上坚固的铁城门,放几道岗守护着。没有庞文签署的通行证,老百姓很难进去。

0fc92468e4377bf8079246b5e836dfce.jpg

  黄昏了。西城门口四个站岗的伪军,没精打彩、懒洋洋地立着,象被霜打过的黄瓜似地,搭拉着歪戴帽子的脑袋。他们看到走来两个女人,才提起精神,大声喝道:“干什么的?”

  “啊,老总!俺们是走亲戚的呀!”女人中一个年老的急忙答道。

  “她是谁?”伪军问那抱孩子的媳妇。

  “那是我的儿媳妇,俺是一家人呐。”年老的女人从容地回答。

  “走亲戚?”伪军翻眼横扫着她们,又问:“有通行证吗?”

  “什么通行证?俺们刚出门,可不懂这个呀。”那媳妇羞涩地答道。

  “没有通行证就休想进去!”伪军说道,眼睛瞪着那年老女人胳膊上挽的盖着红包袱的竹篮子。

  “老总,你不让俺们过去可怎么好?天快黑啦!俺是到孩子他姨家去呀!听说他姨家和你们的长官还好着哩。”

  “胡说!”一个伪军喝道。但那带班的班长却留神地问:“你说的谁家?和谁相好?”

  年老的女人赶忙回答:“俺孩子的姨家是财主,就是开丝坊的葛琏呀!前儿听说俺那外甥女跟上你们的翻译官啦,你们不知道?”  伪军们有些吃惊地互相对看一下。那班长又说:“是有这末回事。放你们进去倒可以,不过我们要搜搜你们带的东西。”

  “那多谢老总啦!快看看吧,我这篮子里是些好吃的,有熟鸡蛋,烙饼……”那年老的女人忙掀开篮子送上前:“哎,你们就吃点吧!给我留一些就行啦……”

  伪军们倒不客气,拿起来就吃。

  “喂,我们还要搜搜这媳妇的身上。”那伪军班长命令着。

  年老的女人猛一怔,忙说:“好老总,她身上什么也没带……”

  那媳妇却并不害怕,把用被单子包着的孩子往年老女人的怀里一放,说:“妈,你好好抱着孩子。就让人家搜吧。”

  那年老的女人吃惊地看着她,抱紧孩子。她见她的外衣被脱掉,几乎要扑上去……可是伪军们看了看,没发现什么,就放过她们了。

  母女俩进了城门,母亲才擦一把额上的冷汗,悄声说:“娟子,你把枪放哪去了?可把妈吓死啦!”

  娟子看母亲余惊未消的样子,笑着轻声说:“妈,是你拿的呀!”

  “我?我什么时候拿的?”  “我就在他们眼前交给你的呀!”

  母亲向包孩子的被单子里一摸,果然有一个硬东西,长叹一声说:“你这孩子,也不早对妈说一声。看把我吓的。唉”!

  “妈,靠墙根走!”娟子把母亲向旁一拉。

  不远处噗噗一阵响,只见一辆三轮摩托车飞驶过来。上面坐着一个身穿黑便衣腰插手枪的人,凶恶地瞪着一双鸡蛋大的眼睛,向行人扫视着。街上的行人稀稀拉拉的。有几个挑着菜担的小贩,和几辆拉大粪的木头车。卖零碎东西的摊贩,摇晃着货郎铃,发出当啷当啷报丧般的声音。

  那辆摩托车猛冲过来,路上滩滩的臭水溅了人们一身。摩托车擦着大粪车驰过,拉车的老人被撞倒。那穿便衣插手枪的人跳下来,抡起枪带就抽打那老人,一面骂道:“你这老家伙!眼睛长腚里去啦!砸烂你的骨头……”

  开车的人叫说:“郝队长,算了吧!打死他少个拉粪的。咱走咱的……”

  母亲看着不由得浑身一颤,这才觉得走进了阎正殿一般的世界,到处阴沉得可怕!她拉了一下女儿,悄声说:“娟子,从这小胡同过去。”

  母女俩打量一会前面的一片青森的瓦房,听听里面的动静。母亲吩咐娟子抱着孩子闪到一边,就轻轻敲敲门。

  不多会,门开了。一个白发苍苍、满脸皱纹、身子瘦小的女人,出现在门口。

  母亲看着看着,一腿跨过门槛,禁不住颤声叫道:“姐!姐姐……”

  她再说不下去,抱着她呜咽起来。

  那老女人惊怔一霎,也抱住母亲,大哭道:“啊!妹子!是你……”

  娟子听到哭声,忙走进门里,回身把门闩上。看着母亲和姨姨在抱头痛哭,也忍不住心酸,流下眼泪。她忙叫道:“妈,你清醒些!这地方不能……”

  母亲一听,立刻松手,擦着泪水道:“姐,这是你那外甥女,娟子!”

  “啊!娟子!都有孩子啦……”她抚着娟子的脸,又哭泣着说:“哪阵风把你娘俩吹来啦?你们把我忘了……啊!多少年哪……哦,快到屋去……”

  姨姨拉着妹妹和外甥女,哭起来没有头。母亲和娟子也很伤心,极力安慰她。忽然,这个衰弱的老人似乎想起什么,惊诧地看着她母女惶恐地说:“啊,妹子!听说你们家都当八路,你上次差点被人打死。我那时真心疼死啦!妹子,你怎么敢领孩子到这来?我老了,不用你们来看啊!为我坏了你们……”

  母亲和娟子说了很多宽慰话,才使吓坏了的老人平静下来。

  吃晚饭的时候,娟子放下碗筷,对表兄和表嫂严肃地说:“咱们两家有几年没走动,我和妈特地冒生命危险来看我姨和你们。你们都知道,咱是八路军的人。可先得说明白,谁要走了信,坏了我们,那时你们不管亲戚,咱也顾不得了!”“孩子,别说这些啦!”姨姨哭着说,“这些孩子都规矩,就是你那不正经的表姐……唉,她原也是个懂事的闺女,就是架不住坏人的引逗。我也心疼着她啊!”

  母亲一面喂菊生吃饭,一面说:“把话说头里也好,省得过后难收拾。我早也知道这几个孩子都老实,是人也向着自家呀!”

  “姨说得对。”娟子的表哥是个忠厚的人,老实地说,“咱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管。”

  表嫂是个精明好心肠的女人,很会亲近人,嘴很甜。

  “姨姨,把孩子给俺喂吧,你好吃饭。”她从母亲手中接过菊生,又对娟子说:“好妹妹,你就和姨姨放心多住几天吧,咱们是谁和谁呀!”

  娟子和母亲晚上和姨姨在一条炕上睡。母亲睡觉最警醒,一会给菊生喂喂奶,一会到院子里听听动静……

  第二天上午,德松来了。他把那边的情况告诉给娟子。孔江子在特务队当副队长,他是伙夫;敌人的情报很快可以弄到;只是庞文的大印被杨翻译官带着,收得挺严,很难到手。

  他嘱咐娟子行动时多加小心,就走了。

  娟子向姨姨讲了好多抗日的事和革命的道理,把目前的形势向她宣传。母亲在一旁也劝说着,把自己的身经事故告诉老姐。这个衰弱无能的老女人,总是叹息和哭泣。最后娟子叫她悄悄去碉堡里把女儿找来时,她很快答应了。

  母亲抱着孩子把老姐送出门,又嘱咐一番,就把门关上,走边外甥媳妇的屋里。

  娟子把炕上整理一下,将手枪揣进袖筒,趴在窗户台上,向院子里望着。

  没多会,门开了。一个伪军背着枪,一手提着包袱进了门。后面跟着一个花花绿绿的女人。

  娟子浑身一震,心想一定是姨姨说漏了信。她马上把枪顶上火,两眼一眨不眨地瞪着院子,耳朵机灵得能听见绣花针的落地声。

  “太太,我回啦。”伪军卑恭地说,想把包袱给那女人。

  “呀,你这懒虫!给我拿到屋里去!”银铃一般傲慢的女人声。

  娟子的姨姨慌忙从门外赶进来,一把接过包袱,说:“行啦,行啦!这末点东西还要人家拿。我早不让你叫人家来,你可不听。唉,成了横草不拿成竖草的人啦……”她把伪军打发走,接着插上门。

  娟子舒口气,擦擦额上的细汗,又把枪上了保险,放在炕上。两眼打量着很漂亮爱风流的表姐。

  婵子很瘦,但依旧很艳丽。两只桃形的眼睛闪着水波,雪白的脸面搽着均匀的胭脂。腰很细,胸脯突出。粉红色缎子花旗袍紧绷在身上,整个身子的轮廓都显露得非常清晰,走起路来腰软得和青柳枝一般,头上的卷发也跟着摇动起来。只是由于过多的吸烟,雪白的牙齿变成黄色,纤细的小手上的指甲也被熏黄了……

  娟子看着,不知是惋惜怜悯她还是讨厌她,心里有一阵子不好受。

  一股浓烈的香水粉脂气息,直冲娟子的鼻子。她慢慢转过身来。

  婵子掀开门帘,一见娟子和炕上的枪,惊呼一声,慌忙退回去。

  她母亲在后面说:“有什么好叫的?这是你娟子妹来啦!”

  “你、你不是说我爹从烟台回来啦?”婵子颤抖着嘴唇。

  “快进去吧!不说谎你还来?你姨也来啦,叫我找你回来看看。”

  “她!在哪?”婵子又叫起来。

  “婵子,我在这呐。”母亲说着从东房间走过来。

  婵子惊愣地看着母亲,半天说不出话来。

  “别害怕,孩子!你先和你妹说说话,姨再和你拉拉。”母亲说着走出门,坐在院子里。

  “快进去呀!”姨姨把婵子推进去,自己出来坐在妹子身旁,胆怯地看着门外,不安地听着门里。

  婵子浑身哆嗦,强作笑容,那双水灵灵的眼睛,一刻也不离开发着黑电光的手枪。她费力地说:“啊、啊,妹妹,多会来的?”

  娟子亲热地招呼道:“快坐下吧,我和妈来几天啦。”看她吓成那样,笑着收起枪,“别害怕,人不动,它自己不会响!”

  婵子这才侧身坐到炕沿上。娟子一把拉她到里面来,说:“好几年没见面啦,真想的慌。姐姐过得可好?”

  婵子余惊未消,听这一问,脸上青一块红一块,忙说:“好么好?糊里糊涂消磨日子吧!也没别的法子啊!”

  娟子凑近一些,低声严肃地说:“找你来没别的事,实对你说了吧。我是八路军派来的,我们马上要打这个据点!你想想,到那时你自己见不得人的事可怎么办?”她见她低下头,接着说:“德国已投降,日本鬼子也快完蛋了!你若聪明点,想想自己的后路,就给我们办点事。我也知道,你原是个好人,就是男人死后自己没主见受了人家的骗,才过着这种不正经的日子。你也会听说,八路军除了铁汉奸是不杀的。可是对死不回头的,那可不客气啦!”

  婵子本来也是个聪明的女人,念过几年书,懂得一些爱国道理,但她自小爱虚荣,和一些风流子弟混在一起,养成享乐至上的思想,水一样的性情。她丈夫死后,杨胖子翻译官看她漂亮风流,老去纠缠她。婵子刚上来还很瞧不起他,不肯跟汉奸胡来。可是日子一久,她一时找不着合心男人,自己受不了寡居的生活,又看看到处是日本人的天下,杨翻译官在日本人跟前很红,有钱有势,又是个“有学问”的人,架不住他的引诱,就和他勾搭上了。近一年来,婵子也看出日本人一天不如一天兴旺了,而杨胖子翻译官也是个靠不住的人,想想自己的前途,也深感空虚无望,她心中就苦恼起来。可是她也没有什么法子,只好抱着过一天快活一天的打算混日子……

  现在婵子听表妹这一说,引起她的悲伤,心早乱了。她央求道:“好妹妹,都是我错啦。这鬼日子我也过够了。你有什么事快说吧,我一定尽力。”

  “你把庞文的印拿出来,我们用用!”

  “啊!这不行。他收的最严。不行,不……”她吃惊地摇着头。

  “怎么不行?杨胖子收的再严还能避着你!”娟子见她不肯应,又说:“做这事当然有危险,可是到底会生出法子来。

  你说说他藏在哪儿?”

  “他藏在睡觉屋子的保险柜里。”

  “钥匙呢?”

  “装在口袋里。”

  “那还不行?”娟子说,“你和他睡在一起,等他睡着了把钥匙掏出来,用印在信笺上磕七八张就行啦!这还不容易吗?”

  婵子低下头,开始动摇了,慢慢地说:“行倒行。我有些怕。娟妹,等八路军打开城时,你可真保着我呀!”

  “你放心!做好了还给你立功,我保你没事。”娟子鼓励她;又加重口气警告道:“你做不成千万不能露马脚,回来咱们想法子。如果你坏了我们,八路军把城拿下,你向哪里跑?”

  姨姨忍不住闯进来,拉着女儿哭道:“婵子,你可要有点良心啊!你姨和你妹待咱多好,冒生死来看咱!咱们是亲戚,你可不能再向着鬼子啊!”

  婵子也哭了。她满口答应下来。

  婵子走后,母亲和娟子心中跳荡不停。

  第二天一早,婵子就把盖着庞文印鉴的八张信笺拿来了。

  母亲激动得把她紧紧搂住……

  中午,德松把孔江子和他侦察好的敌情送了来。

  母女俩要分手了,因为要留一个人在此帮德松和进来的便衣队接头。娟子的意见是要母亲回去。但母亲一定要女儿走。母亲的意思是,娟子留下危险大,她走路快,能早些把情报送回去,军队好早作打算,同时她还能去参加工作。娟子想想母亲的身体不好,孩子也不能离她的身,走路真是够受的。只好安顿母亲一番,很担心地离开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