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石:铭记人民英雄,解读人民英雄

作者:双石  更新时间:2015-04-19 13:46:17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f4bfc9fd290a901a3ee33fd5fb33cc1a.jpg

  1946年12月10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的社论。

 

  王克勤是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普通士兵,1945年10月在平汉战役中参军的“解放战士”。参军后,他很快就溶入了这支与众不同的军队且如鱼得水般地迅速成为其中优秀的一员:除作战勇敢屡建战功外,还被公认为是遵守群众纪律的模范。后来当上了班长,又成了爱民爱兵的模范,还尤擅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每有新战士补入,他总要以亲身体验现身说法,启发新战士的“阶级觉悟”,教育大家搞好团结,组织互助小组,开展思想、技术、生活三大互助活动——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在家靠父母,革命靠互助”。这一切一切,当然对发扬这支军队的优良传统,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而且得到了战友们乃至上级首长的高度认同和赞誉——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先后授予王克勤“战斗英雄”、“三大互助模范”和“模范共产党员”的称号,并在中原野战军率先开展了“王克勤运动”,而这次《解放日报》又赞誉他 “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创造了新的光荣的范例,并号召全军部队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将他的“三大互助”带兵经验迅速在全军推广……

 

  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为一个普通士兵发表社论,这在当时中国传媒界来说无疑是一件很稀罕的事情。然而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中,给普通士兵以如此殊遇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就在这篇社论发表的两年前,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袖毛泽东还亲自参加了一位普通战士的葬礼并致悼词——这就是后来全国人民都耳熟能详的著名演说《为人民服务》。

 

  把众多的普通士兵如此隆重请进人民革命战争的功劳簿,无疑是这支本来就在世界战争史上堪称传奇的军队的一个最大传奇:这支军队众多的英雄人物和英雄集体的主体构成大多是基层官兵甚至是本身就是“武装起来的庄稼汉”,作为草根阶层的他们此前的人生经历又大都只有苦难而不具任何传奇!在这支军队中却又理所当然地成了驰骋于人民革命战争舞台上真正主角与主人!留下的姓名和创造的故事还长期活跃在文艺作品和舞台之上,其家喻户晓程度甚至超过了这支军队在同时期的诸多百战名将!这简直就是对旧时代“阵前苦斗獬豸将,旗下旁观草木兵”的战争文化传统一个公然的颠覆!

 

  然而这样的颠覆显然是人民群众喜闻与乐见的,因为这支军队的众多英雄人物和英雄集体都是真正的“人民英雄”——也就是人民群众自己的英雄:他们是在为人民利益为人民解放而战斗,在人民革命战争中他们既是解放者也是被解放者,从“受欺凌受压迫任人宰割”到“夺过鞭子揍敌人”的沧桑巨变让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身心的巨大解放,从而也理所当然地使这场战争成了他们自己的战争!而当无数草根们将一场战争视作自己的战争从而万众一心去呼唤去托起一个共同的向往之时,洪波就涌起,英雄也如潮……

 

  随机撷取这“如潮英雄”中的一滴涓埃,或许就不难明白无数涓流最终澎湃天下之必然——

 

  1948年8月的一天,一支在华南坚持游击战争的部队取得了一场战斗的胜利。这场战斗很小很小,歼敌30余名自身伤员仅有两名。战斗的胜利对于这支游击部队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当然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与此间正在北中国酝酿的那场后来决定了中国命运的大决战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如今稍微宏观一点的战史典籍都很难找到相关的记录。

 

  几天后,因为缺医少药的游击战争环境,一位伤员的生命之路走到了尽头。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伤员倚着床栏,用微弱的声音吟诵了一首自己的诗作:

 

  祖国哟,亲爱的祖国!

  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祖国!

  我从幼小时的梦幻中,

  便听到了你走向我来的足音。

  如今,我看到了你了,

  你从西北高原走来,

  你在血的斗争中成长!

  你如此坚强!

  我,一个长期等待着你的,

  受气的美洲华侨的儿子,

  献出了我的生命和血,

  看见了你的丰彩,

  你是这样的灿烂美丽!

  祖国哟,我亲爱的祖国,

  让我永远紧紧地拥抱着你!

 

  这首诗作的作者名叫郑达明,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广阳支队第七团的一名副政治教导员,牺牲时年仅21岁。牺牲前,他将一条金项链、一块金表和一叠港币作为“最后一次党费”交给了党组织——这是他的全部遗物,也是4年前他从美洲归国参加抗战时母亲留给他的全部财产。

 

  除此之外,他什么也没有留下,就连他的姓名也淹没在成千上万的英烈名录中了。

 

  唯有一份珍贵他至死紧拥不放,那就是新生的祖国——新中国。

 

  一滴涓埃,映照出万丈光华——一年后的1949年10月,祖国,真的新生了!

 

  祖国的新生是千万个这样的战士用生命去召唤去置换的逻辑必然也是历史必然,这样的召唤这样的置换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中又何止“成千上万”。祖国的新生就是人民的新生,赢得这个新生是一个漫长的支付和牺牲的过程,不是每一次召唤每一次置换都能得到胜利的即时回馈,很多时候血流成河之后横亘于前的还是一次次挫折与失败,“革命成功”仍然不过是渺茫夜空中一缕星光,追随这缕星光寻找光明的人们未必能预知这缕星光何时才能变成黎明曙光,自己是否还有幸沐浴这轮旭阳升起后的万道霞光——他们中有太多的人留下一句“祝革命成功”后便或慷慨或从容地把生命交付了这样的召换和这样的置换,之所以为一面理想的旗帜抱定一个必死的信念,那是因为他们坚信“革命自有后来人”,在前仆后继传承着同一面理想旗帜的团队中革命成功的信念将永远不死,不死的信念在越来越多的后来者中化作“万众一心愚公移山”的坚强意志,那么“人民解放”的社会理想就一定会从逻辑的必然走向历史的必然!

 

  既或是在革命处于最低潮的时候,一位革命者又是革命领路者的共产党人也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地预测了革命前景的“逻辑必然”:“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而就在作出这般激情浪漫表述的同时,他和他的战友们一起,以身体力行的率先垂范,以脚踏实地的艰辛开拓,逐步结束了革命理论在书斋在沙龙在口号声中流浪的历史,尔后更以无数次流血牺牲所召唤所置换出的一个个具体的革命成果,彰显和趋近着“远大的革命目标”,成功地将共产党人“改造世界”的社会理想深深地植根于自己的团队而且传播给亿万人民……

 

  这位革命领路者也是革命的牺牲者——他有六位亲人跻身于以生命去置换了胜利的人群中。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气节和舍生取义的民族,历代历朝都不乏忠贞义士,而在波澜壮阔的人民革命产生的无数革命英雄们,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越旧时代节义观所能涵盖的最高境界:无论是“只留清白在人间”的自我坚守,还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自我实现,都难以与 “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战士情怀和英雄气魄相提并论!——有着这般情怀这般气魄的革命英雄们既是革命理想的殉道者,也是社会进步的奠基者。

 

  在怀抱如此执着信念的团队中,英勇奋斗自我牺牲成为了一种超越了“趋利避害”这类“普适人性”的时尚追求:嚼着草根皮带爬雪山过草地为的是“担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领导责任”;缺衣少盐浴血三年坚持游击战争是因为笃信“严冬过尽绽春蕾”;飞夺泸定桥的22名勇士是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的自愿组合;掩护群众冲出重围的“马石山十勇士”是10位普通战士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自主行动;打光了最后一个人的“刘老庄连”得以迅速重建是因为父老乡亲披红戴花送出了自己的82名子弟;十字岭突围人们面红耳赤争相“留下掩护”的理由是他人“有知识有学问建设新中国更需要他们”;解放大上海不用炮火仍然浴血冲锋打的算盘是“这些高楼大厦马上就要变成人民的财产”;长津湖畔爬冰卧雪冻死也不后顾信守的是“保家卫国”的誓言;上甘岭上饥渴交迫依然顽强战斗想到的是“祖国亲人就在身后”;任凭烈火肉身肆虐也绝不挪动一步是“为整体为胜利”;举起炸药包扑向机枪眼的故事层出不穷,更是前仆者和后继者们都在自觉践行“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的必然轨迹……”

 

  这无数英雄和英雄集体都是“人民英雄”,“人民英雄”与当今影视戏剧中那些独步天下快意恩仇的剑侠游客有着本质的不同,那些来无踪去无影的剑客游侠实际上是旧时代苦难深重的人民在茫然无助与无奈中一种虚幻的精神寄托,只能生存于舞台和传说,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更惶论承载一场改天换地的人民革命重任!而“人民英雄”是远远超越了这些虚幻人物的真正英雄。人民英雄们是依托阶级的力量团队的力量在战斗,他们的团队由共同的宗旨和严明的纪律所凝聚,既或是远离组织孤身作战也自觉地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如今充斥于银屏的江湖义气似乎很能感天动地博得喝彩,然而与他们建立在批评与自我批评基础之上的同志情谊相比照,历史真实中的那些“称兄道弟”的雇佣军却又显得是那样的无根无基且经不起磕碰。人民军队中英雄人物和英雄集体孕育成长的根基就是人民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才是他们真正的“铜墙铁壁”;他们生长于人民群众之中也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是人民群众自己的儿女自己的英雄:拿起刀枪他们是坚强的无畏斗士,操起犁耙他们是勤劳的农家子弟。人民是他们的靠得住能生息的家园故乡,他们是人民指得上敢信托的立柱顶梁;他们现身于父老乡亲危难之时,大声呐喊唤起人民;他们陷阵于强寇顽虏营垒之中,英勇冲锋消灭敌人!他们在流血牺牲之际想到的是“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他们在建立功勋之后道出的是“感谢人民给予的光荣”;……

 

  人民军队的英雄人物和英雄集体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与特质:他们创造的英雄故事并不仅限于那些惊心动魄浴血战斗的战场,爱护、帮助和救助人民群众或战友的杰出者也可以成为荣登人民军队英雄榜的当然理由,而且其知名度还绝不逊于那些战争中坚定顽强的无敌勇士:为中央机关烧炭牺牲的张思德可以与人民军队最高宗旨联系在一起;曾经是俘虏兵的王克勤开展“三大互助”的盛名甚至遮盖他在战场上歼敌数百名的不凡战功;模范执行群众纪律还在长途行军中“不让一个阶级兄弟掉队”的吕顺保被树为“全军爱兵的旗帜”;异国他乡救助落水儿童的罗盛教的故事后来是两国人民中长久流传的新传说;从来没有走进过战争的雷锋因坚持为人民做好事而成为了整整一个时代的象征;推开惊马保护了列车的欧阳海被写进了小说而且还激励了一代青年“火热的心”;长津湖雪地英雄的传人们在长江畔惊涛骇浪中筑起了“钢木组合坝”,就象当年刷新了世界战争史一样地刷新了世界抗洪史;汶川地震后一批学者专家被困深山几天几夜,见到前来解救的“乌蒙铁军”官兵的第一句话是“知道你们会来的!”……

 

  ……

 

  翻开人民军队英模名录,因“爱兵”、“爱民”而成就的英雄人物和英雄集体目不睱接。

 

  可以预言,只要人民军队的本质本色不变,人民军队具有如此特征特质的英雄谱还会延续。

 

  人民军队的生日和即将来到的共和国生日一样,都是红色的圣诞日。红色是热血的原色,也是火焰的原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象征色。人民军队与他们举过头顶扛在肩上的人民共和国一样,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诞生的,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站起的,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成长的,人民军队为建立和巩固新生共和国的战斗历程也因此而成为一部烛照后人的英雄史诗。对于因人民军队的浴血奋斗英勇牺牲而获得身心解放沐浴和平阳光的中国人民来说,这首由他们自己的英雄谱成的史诗,永远都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神圣,因红色而至珍,因红色而至贵,因红色而至厚,因红色而至重!她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一面旗帜叫理想,有一类品质叫忠诚,有一腔情感叫神圣,有一种付出叫牺牲……

 

  人民军队的人民英雄们是民族的英雄,也是阶级的战士!我们缅怀他们,学习他们,铭记他们,也解读他们,为的是继续举起他们为之战斗为之献身的红色旗帜,护卫着人民共和国的航船,向他们传承给我们的远大的革命理想,前进,前进,前进,进……

  摘自瞭望杂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