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李讷老师

作者:金良  更新时间:2023-10-13 07:39:33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前几日读到一则消息:今年汛期,一场暴雨让河北无数人民群众受灾,在全国人民都心系他们之际,毛主席的女儿李讷老师默默付之于行动,为河北受灾群众捐助了一万元。

  文中配发了河北省慈善总会颁发的捐赠证书,看着让人们不禁感动。虽然毛主席已经离开多年,但他的女儿仍在传承着他老人家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虽然一万元并不算多,但如果你真的了解李讷家庭情况,你就会明白她这份用心的真诚与不易。

  读罢这篇报道,勾起了我与李讷老师一家交往的点点滴滴。窗外,翠绿的树荫掩映桌前,从书架上取下像册,我重新翻阅起那一张张留下美好记忆的熟悉而亲切的照片……

  我与李娜老师一家相识相交,已经有30多个年头了。1991年,我就认识了李讷老师。那年秋,她因病住进首都医院,我去看望她。她住的是普通病房,同房的病友都不知她的身份。1997年,我在北京参加筹建中国抗大总会时与李娜老师一家的交往愈加密切。当年的6月26号,我从北京陪同李讷和王景清(李讷丈夫),以及中联部的冯宗有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付文贵局长、抗大总会秘书刘正平同志,前往河北省邯郸市涉县革命老区参观访问。所到之处,受到了老区人民的热烈欢迎。在涉县期间,李讷和王景清两位老师被老区人民的热情所感动,兴情所致分别挥笔给涉县题词。李纳的题词是:“发扬老区传统,建设新设县。”王景清的题词是:“涉县革命老区,革命故乡,再创辉煌。”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我陪着李讷、王景清老师先后到西柏坡、邯郸、邺城、峰峰等地考察,他们二老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他们慈祥、朴实、睿智,同当地干部群众倾心交流,象家人一样。我在北京工作20多年,每年都要去看望二老10多次。

  1998年的夏天。李老师一家要搬家,从万寿路甲15号3号楼原毛主席住过的地方搬出来。他们送我60年代毛主席用过的磨豆浆小磨,还送我4个毛主席用过的水杯及一双军鞋。

  2000年我的父亲生病了,李讷老师得知消息后,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冬虫夏草送过来让父亲补养身体。李老师对我的深厚情谊,将让我们一家世世代代铭记。

  2017年7月,她丈夫王景清在北京304医院住院,当时李娜老师身体非常不好,她就委托我到医院陪床照顾。我细心照料了一个多星期,直到王老师康复出院。

  2018年7月,我带孙儿去看望二老,他们送给我孙儿一架飞机模型。毛主席诞辰120周年时,他们又送给我毛主席纪念章和10张画像。20多年来,两位老师亲自为我斟茶的情景时常萦绕眼前,他们削好苹果让我吃的滋味每每回忆甜在心头,李老师一家的恩情,让我难以忘怀。

  由于与李讷老师多次接触,我了解到曾有不少好心人想帮助李讷老师一家改善生活境况,但都被她婉转拒绝了。如改革开放初期,李讷老师一度赋闲,生活没有来源,带着孩子艰苦度日。山东一位企业家不知从何渠道了解了这一情况,十分想帮助她,可不知具体地址怎么寄?这位企业家就把30万元汇款直接寄到了毛主席纪念堂,请工作人员转交李讷老师。李娜收到这笔款项后,附上致谢话语又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作为毛主席的女儿,不靠父亲的名字谋取个人利益是她自小便坚守的底线。在她居住的地方,人们经常看到她推着板车拉煤球、排队买菜,我也碰到过这样的场景,当时心里有一股酸酸的热热的感觉,长时间挥之不去。

  岁月苍桑,人生易老。李讷老师爱人王景清于2021年3月1日在京逝世,享年94岁。3月2号,我接到李讷老师秘书小高电话,心中十分悲痛。当日,同两位好友赶往北京,参加了3日在八宝山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我们敬献了写有“灵前寄哀思,香烛慰忠魂,君生为国志,丹心照汗青″的花圈。

  2019年8月3日,是我与李讷老师见的最后一面,那时她已苍老的许多,疾病缠身因行动困难需要做轮椅。但生性坚强的李讷老师靠着超凡的毅力和病魔抗争,保持着乐观精神。

  2021年3月,我也因脑血管疾病引起右半身不协调。离京返回故乡后,与李讷老师交往的机会少了,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得到她的消息,引发我漫天思绪,情感如打开闸门的渠水。李讷老师的生活是清寡的,但她的精神世界却充实而富足。那微弱的身躯蕴含着一种独有的气质、骨气和力量。我心里默默向李讷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您的善举将温暖千千万万人的心,让人们想起很多回忆起很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