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中有很多篇幅很少的文章,不少人看到这么少的字就会轻飘飘地去对待,然后给忽略掉。看《毛选》一定要关联整部作品去看,切不能片面割裂,单纯地以每篇文章的内容去看。
比如我这期要讲的一篇《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简称),它的篇幅很少,都是一些纪律要求,其核心内容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内容如下:
三大纪律:
1.一切行动听指挥;
2.不拿群众一一针线;
3.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
1.说话和气;
2.买卖公平;
3.借东西要还;
4.损坏东西要赔;
5.打人骂人;
6.不损坏庄稼;
7.不调戏妇女;
8.不虐待俘虏。
我们能从这篇文章看出什么呢?
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伟大之处
看完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比一下同时期的军阀、日本侵略者、老蒋部下,你会发现毛主席所带领的这支队伍是多么的伟大,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能够做到“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当时绝大部分的纪律要求只是对组织内部之间的要求,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仅体现对组织内部之间的要求,还有最核心的是组织对待人民群众的要求,甚至组织对待俘虏的要求。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如一切听从指挥),也就是现在说的团队精神;体现了军民团结精神(如不损害庄稼);体现了大公无私精神(如一切缴获要归公)。
我们再对比一下古代打仗的潜规则,这样就更能理解伟人他们得到群众拥护的原因了。
古代打仗有一个潜规则,就是每攻下一个城市,士兵们就会放手去抢一阵战利品,经常会抢到敌国老百姓家里的财产。领导不会明说允许这样做,但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往往自己在暗中抢到更多。
曾国藩个人修养还是严格,对组建的士兵队伍前期也很严格,但他后期也无法做到禁止手下去掠夺别人的财产,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有“曾剃头”称号。他的弟弟曾国荃更是靠这样的方式发了大财,什么一切缴获要归公、什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对他们来说,根本无法做到。
曾国荃在吉安开了个头,开始还不好意思运那么多战利品回去,专门找个理由说是自己的积累。后来就轻车熟路了,曾国荃后面每攻下一座城市,他都要回家一次。对此曾纪芬说过:“每克一名城,奏一凯战,必请假回家一次,颇以求田问舍自晦。”每回家一次,就买些田产扩大自己的家业。
当攻到太平天国的大本营时,那里可是金银如山呀,连曾国荃的亲兵卫队都不听指挥。
史料记载:“时中军亲兵传令出六成队,留四成守营,而兵勇贪破城功利,皆违令赴前敌,中军至无一人。”曾国荃想让六成士兵进城杀敌,四成留下来看守自己大本营。结果城墙一破,所有人都跑去城里抢东西去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大杀大抢,曾国藩派人叫他们收敛点,曾国荃不理会,他们不仅将城里的东西洗劫一空,连房子的木料也拆下来用船运回去。不仅掠夺钱财,对于投降之兵还非常残忍,这和“八项注意”的“不虐待俘虏”有着天壤之别。
士兵们不听指挥,抢到的财产进入自己私人腰包,老百姓得到什么?还不是一样贫穷受压迫。这和伟人带领的队伍相比,和这大家做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相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再看看伟人的亲人在战争中的牺牲,真的由衷觉得伟人的伟大。
当以个人私利发财为目标加入一个组织时,面对外国的强大武器根本就无法战胜。只有像伟人领导下的士兵,有着共同的信仰,当然也有着共同的利益,才能发挥超强的主观能动性克服艰难的环境,最后夺取胜利。
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现实可借鉴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不少时间,从一九二七年提出的“三大纪律”到《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篇文章,前后经历了20年的时间。
提出的时候是为了克服旧军阀带来的坏习惯,但里面的很多纪律要求,我们很多人依旧没有做到。
比如“买卖要公平”这条,即使手里有武器,但要求对人民群众在买卖上实行公平原则。现在的很多小商小贩卖东西还是短斤缺两,在街上经常看到一些摆着“桂花切糕”的强买强卖行为,更不用说一些有钱有势我们看不到的地方。
像“借东西要还”这条,一个“借”字就足以和“抢”的区别开了,而且要求必须还回去。针对这条,我比较有体会。我在老家的时候经常借东西给邻居,但有的人真的是有借不还,借的时候说得好好的,用完就还回来,但从来不会主动还给你,需要你亲自去问要回。对于借钱的就更加了,问了也很难要回来。借钱时他把你恭维成大爷,叫还钱时他是大爷,他给你还钱好像他做了件大好事一样。
而且要知道,现的教育素质不知提高了多少、生活水平不知好了多少、环境稳定了不知多少,那时候兵荒马乱,很多老百姓命如纸薄,谁手里有硬家伙谁就敢目中无人。但伟人领导的士兵对人民老百姓不会掠夺,而且恰恰相反,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借了东西要还回去。
再看看“不调戏妇女”这条,这是尊重女性的表现。现在很多人虽然能做到“不调戏妇女”,但很难做到不在背后经常粗俗地谈论女性。很多中年油腻大叔,聚在一起很喜欢很下流在聊女性这个话题。他们关心的事不多,经常受原始动物本能促使去谈异性的东西,而且是很下流在那聊(留意关键词:经常和下流)。
其实伟人年轻的时候,他交朋友有“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家的事,不谈家务琐事。晚上下了自修课进寝室,同学们谈论这三个话题的很多,他就趁这个时间到外面锻炼身体,或者在走廊的路灯下看书,等到大家停止了他才回寝室。
伟人的同学曾评价他:“则友甚严,居恒鹜高远而卑俗流,有九天俛视之概。”意思就是伟人择友非常严苛,一直执着追求志向高远,看不上那些庸俗之辈,就像从九天之上往下看一样。伟人年轻喜欢交奇友,做奇事,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体现。
后来进行革命,需要与各个层次的人打交道,伟人眼睛也往下看,不是拒绝和志向不高的人交往,而是想办法去改造品德低下的人们,改变时代落后风气。
我相信当时的军阀经常出现调戏妇女的情况,所以伟人他们才制定了这些纪律。而在现在,我觉得我们可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不要经常受原始动物本能的促使行动。
还有其它的条例,对今天我们的很多人来说,依旧很难做到。在伟人的那个时代,有过一段时间,这些都做得很好。为什么能做到呢?
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能做到的原因
我觉得当时我方的军队能做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而且传播度很高,其主要有四大原因(这些原则在企业的组织中也很适用):
第一个原因就是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他们是真正的英雄,要站在人民这边。所以我们看《毛选》会发现,很多文章很多策略都是“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只不过是在纪律方面处理好组织与群众的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已,像土地革命、人民战争也是其中的思想。这背后就是有着理论地指导,而且能把理论与具体事情结合起来。
办企业,也应该有一个理念,要有使命感,要有理论指导,招聘有共同理念的员工。制定的策略和纪律要遵循自己的理念和理论,而且还要让员工知道这背后的理念和理论,让员工学习理论知识,让员工在企业有成长,而不是一上来就让员工背纪律手册。
第二个原因就是领导层能带头做到!
上面的人只要松一点,下面的人就会垮掉。领导层能做到,形成一个文化基因,也会容易招来什么样的人,好的环境让人更好。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G.Tarde)最早对模仿进行研究,他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社会行为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模仿”,并提出了三个模仿律:
1.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
2.几何级数律: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蔓延。
3.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先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
所以在一个组织内,员工最容易模仿领导层的行为,而且容易受组织内的文化影响。对于伟人带领的士兵能够做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因为伟人和很多领导都是大公无私,他们做到更高的要求。蒋为了自己家族和集团,经常滥用自己的力量去牟取私利,他们的手下固然也这样,而且没有根本上的干扰,模仿开始,成几何增长,最后成了上大贪下小贪,受苦的是老百姓。
第三个原因就是有共同的利益!
光画大饼没有实际收益,或者老板过度压榨员工劳动力,最后大谈规则纪律,肯定很多人不干。伟人和大家有共同的信仰与共同利益,打土豪分田地,是实实在在获取的收益。在组织受到平等地对待,开会没有那种压抑感。之所以讲规则纪律,因为大家知道这个规则纪律是维护自己的利益,是正义的一边,而不是维护少数人的利益。
第四个原因就是宣传舆论得当!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原本是“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面才加多两项注意。在制定“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时候,伟人为了让它深入人心,让组织开始叫唱《红军纪律歌》,这一招效果很好,很多战士通过唱歌记住了。后面又出了一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我昨晚听了几遍,确实越听越有感染力。
而且伟人把三大纪律原来的一条“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觉得这个改得很好,形象具体,一说就很难忘了。“一点东西”太抽象了,不易传播;而“一针一线”具体了,一听就记得了,直到现在也经常听到这句话。
这些宣传在组织的队伍一下子就传开,逐渐深入人心,利于政策的推行。
我们可以审视一下自己公司的纪律规则,是不是很复杂,是不是没多少人记得,是不是没多少人谈论它,如果是那就要想办法去传播它,让它们深入到员工的心上。
《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篇文章,虽然只是列一些纪律出来而已,但看《毛选》要关联整部书去看,这样又反过来促使你更深刻地去了解这整部书籍,也促使自己从中学到更多指导性的东西,而不是轻飘飘地忽略掉。
(文/明海,来源:明海先生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