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开食源,端稳“中国饭碗”

作者:记者佟欣雨 张轩玮  更新时间:2023-02-16 08:16:05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就“大食物观”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钟钰

在湖南省衡东县杨林镇寺门前村,农机手驾驶农机翻耕农田。

陕西省镇坪县发展林下种植面积12万亩,带动农民增收。

在新疆福海县冬捕文化旅游节上,渔工展示劳动收获。

在云南某企业,全自动工厂化育秧大棚实现绿色标准化种植。

  正在热映的电影《流浪地球2》中有这样一幕:为应对太阳氦闪危机,地球向宇宙深处“流浪”,人们被迫转入地下城生存,“50万只蚊子压成的肉饼”都已成为停留在回忆中的美味。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这段电影情节不仅是对未来世界的幻想,更是对现实生活的警示——当极端情况来临,人类吃什么?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

  “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刚刚公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放在首位,强调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什么是大食物观?如何因地制宜践行大食物观?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钟钰。

  从粮食到食物

  “大食物”托起舌尖上的“小幸福”

  在河南省正阳县熊寨镇王大塘村,村民正抢抓农时,对小麦进行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江苏省滨海县陶湾海洋牧场,工作人员通过平台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水质、监控鱼群、自动投饵;福建省闽侯县南通镇千亩蔬菜基地,一颗颗“上海青”采摘进筐,菜农们忙着在收割完的土地上播种下一茬菜籽……

  人勤春来早。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钟钰看来,因地制宜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生产的同时,还应将“菜篮子”“油罐子”稳稳端在自己手中。

  粮食安全是食物安全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食物安全是对粮食安全的拓展、丰富和升级。国际粮农组织对食物安全的定义为: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和食物偏好。

  早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就提出:“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食物安全更多以保障粮食产量为中心,成功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钟钰介绍,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特点。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至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一番。与之相适应,城乡居民粮食消费逐步降低,对猪牛羊肉、禽蛋奶类等动物性食物的需求大大增加,消费量增幅超过50%。同时,水产品和干鲜瓜果类消费量增幅超过30%。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4亿多人口,平均每天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

  从“吃得饱”到追求“吃得健康”,大食物观的提出,顺应了人民群众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保障食物在数量、质量、营养上的共同安全。钟钰表示:“大食物观进一步拓宽了粮食安全边界,为我国农业发展转型指明新方向,为构建新时代国家食物安全体系开辟新的战略路径。”

  从耕地到自然

  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在耕地资源稀缺的东南一隅,山、水、林、田、湖、草——大自然的馈赠皆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宝贵“粮仓”。

  在“中国白茶之乡”福建省宁德市赤溪村,万亩茶园连起座座山峦,连片的茶树层层叠叠,格外青翠。近年来,宁德市优化“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结构,引导农民调整种植方向,因地制宜重点发展茶叶、水产、食用菌、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禽、林竹花卉等特色农业。

  “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钟钰介绍,从传统粮食安全延伸而来的大食物观,就是放眼整个国土资源,依靠现代科技驱动,全方位开发耕地、森林、海洋资源,拓宽动物、植物、微生物来源,增加各类产品有效供给,实现不同食物供求平衡。

  因地制宜践行大食物观,食物来源更加多样化,既有耕地资源,也有山水林田等资源提供的食物品种可供选择。放眼全球,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底线任务。除此之外,我们还拥有33亿亩森林、4亿公顷草原、300万平方公里海洋,这些都是巨大的食物资源宝库。

  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并不意味着“竭泽而渔”,钟钰认为,“应当运用科技和装备,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降低资源禀赋对农业生产的约束,实现食物的可持续发展。”

  智能化灌溉设备根据植株灌溉需求实施最佳灌溉模式;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可以采集对应的环境和作物数据,实现精准控制……在山东省寿光市的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走在全国前列。在当地村民崔江元看来,“‘用手机种菜’,现在也不新鲜了”。

  近年来,寿光市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设施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向农业现代化迈进。山东省提出,到2025年,全省宜机化日光温室改扩建面积达到50万亩,宜机化塑料大棚达到100万亩,设施种植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55%。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科技装备强是重要内容。”钟钰说,“应当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提升,依托生物技术、装备技术、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等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从供给到需求

  加快构建可持续的食物系统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

  “早在2016年,‘树立大食物观’就写进中央一号文件,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钟钰介绍,树立大食物观,需遵循供需兼顾的原则。在需求端,满足动态变化的居民食品消费需求;在供给端,提高水土资源配置效率稳定农产品供给;在流通端,畅通连接供需之间的供应链条。

  农业农村部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2-2031)》预测,未来10年,受益于农业政策的持续发力,我国粮食播种面积有望稳定在17.5亿亩以上,其中谷物面积稳定在14.5亿亩左右,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粮食产需供求不平衡关系将随着产量较快增长有所改善。但也应看到,未来粮食生产成本同样呈增长态势,资源环境面临的“硬约束”趋紧,在确保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同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压力较大,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

  “总体来看,大食物观下的农业生产对国土资源和水资源的配置提出更高要求。”钟钰说,“大食物观需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

  大食物观概念的普及,还需在全社会树立食物消费新观念,推动居民膳食结构优化与升级。

  “吃饭的时候会尽量把饭吃完”“每天坚持‘光盘行动’”“‘光盘’让吃饭和做饭的人都特别有幸福感”……反食品浪费法施行近两年,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正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在粮食储藏、运输、加工环节损失量达700亿斤以上,餐饮业人均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快速提升,为城乡居民膳食结构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钟钰说,不合理的餐饮习惯及消费问题,给食物可持续消费模式带来巨大的挑战,在呼吁健康和节约中践行大食物观,依然需要久久为功。

  向森林要食物——

  林下经济唱响“振兴曲”

  “一亩油茶百斤油”,是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藤桥村村民朗朗上口的顺口溜。“10年前,村民都不怎么管自留山,现在山林成了‘绿色银行’。”村支书赖春根感慨道。

  近年来,吉州区鼓励当地村民发展油茶产业,对新建连片20亩以上的高产油茶林基地,每亩奖补1000元。“我种植了30亩油茶,平均每亩产值3000元,去年还获得了政府奖补的3万元资金!”当地一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四子高兴地说。

  数据显示,10年间,全国共发展6亿亩经济林,干鲜水果、木本油料等经济林产品产量达2亿吨,产值超过2.2万亿元,较10年前翻了一番。

  森林蕴藏着丰富的食物,是天然的大粮库。当云南省逐渐进入雨季,各类营养丰富的菌子和野菜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凉拌沙松尖、苜蓿花炒蛋、蕨菜炖土鸡……一桌丰盛的菜肴,食材均取自附近的山林。村民曹福华在云南省宜良县狗街镇小哨社区开办了一家农家乐。

  小哨社区拥有1.5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72.8%。茂密的森林孕育了丰富的林下资源,野生菌就是其中之一。“7月份就有游客进山采菌子,采完直接在农家乐加工,一天要接待十几桌客人。”忙进忙出的曹福华脸上始终带着笑意。

  为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当地推出“包山拾菌”的集体经济运营模式。曹福华承包了一片菌山,占地700多亩,他时常上山为林地浇水,增加湿度。“只有好林子才能长出好菌子,守护生态就是守住钱袋子。”曹福华说。

  向江河湖海要食物——

  水产养殖念好“山海经”

  “上午出海,下午海参、海胆、海螺等各种海鲜就能发往市场。”作为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一家海产品公司的潜水员,官文生一次能采100多斤海鲜。

  靠海吃海,如何耕好“海上良田”?近年来,长海县积极推动渔业从“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以发展建设现代海洋牧场为契机,全力打造海上“蓝色粮仓”。2016年以来,长海县获批建成10多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成为发展海洋渔业的有力支撑。

  在政策支持下,长海县某海产品养殖企业加大投资力度。企业负责人王立新介绍,他们在1万亩海洋牧场海域内,累计投放6000多块人工鱼礁和50万立方米的石料礁。

  “海底的人工鱼礁是各种海洋生物栖息的‘房子’,吸引各种藻类、鱼虾蟹聚集。”王立新说,“海洋牧场加快建设,水下各类生物明显增多了。”

  “海洋牧场基础设施为海洋生物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繁殖、栖息场所。近年来,在长海县的海洋牧场示范区内,海洋生物资源量增加30%以上,主要经济品种产量提高20%以上。”长海县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任强说。

  无独有偶。在福建省福州市,“福州鱼丸”门店每天顾客络绎不绝。2021年,福州市鱼糜制品占全国市场份额50%以上。同时,东海之滨的造船厂里,深远海智能养殖装备“闽投一号”正在火热建造中。

  近年来,福州市致力于打造“海上粮仓”,淡水养殖向高效生态转变,海洋捕捞向远洋转变,水产加工向精深转变。2021年,福州市水产品总量达297万吨,渔业产值631亿元。

  向设施农业要食物——

  植物工厂打出“科技牌”

  走进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韩庄镇李家湾村的火龙果种植大棚,室外春寒料峭,室内却弥漫着水果的清香。

  得益于技术补光、温度调控等现代科技,原产于热带的火龙果,如今在中原地区也得以种植,助力当地乡村振兴。“赶上盛果期的时候,每天都有游客来大棚采摘!”正在大棚里查看火龙果长势的某农庄生产部负责人苗海青说。

  “没想到火龙果在我们这里就能见到,今天第一次来体验采摘,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在大棚中体验游玩的市民王燕说道。

  “火龙果种植的技术含量较高。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我家的火龙果长势很好,每亩产量能达到5000斤左右。”苗海青笑着说,这个红心火龙果品种是他专程从外地引进的,品质好、产量高,市场供不应求。

  随着设施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蔬菜供应得到显著改善。菜园像工厂,菜地没有土,管理靠电脑……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座座温室大棚鳞次栉比。棚内小番茄、彩椒、小黄瓜等果蔬长势喜人,智能感知遥控技术、云智能水肥一体机,实现自动控制温室内温度、光照、水肥。

  “大食物观,已经融入现代农业园发展。”宿城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张刚介绍,目前,园区以设施蔬果及种子种苗为主导产业,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园区现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个,培育绿色有机农产品37个,年产值30亿元以上。

  (综合各媒体报道,本版图片均来自新华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