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风骨化国魂——悼念冯天瑜教授

作者:天眸  更新时间:2023-01-17 09:50:28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读罢武汉大学冯天瑜先生治丧委员会发布个人唁电、挽联合集(1月12——13日),单位唁电合集(1月13——14日),深感其社会各界同哭逝者,众口一词,其评价之高,名下无虚。这两天互联网上悼念冯公全网刷屏,这是多少年来学界和民众共同痛悼一位知识分子的罕见现像!

  我注意到官方讣告第一句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这让我立刻想起毛泽东主席当年曾经说过:”中国历史学家中最有见地的有“二冯”,二冯指当时北京80岁的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和湖北大学33岁的青年教师冯天瑜,年轻的冯天瑜超众的才华引起毛主席的注意,这非同一般,”读哲学,可以看杨荣国的《中国古代思想史》和《简明中国哲学史》。这是中国的。要批孔。有些人不知孔的情况,可以读冯友兰的《论孔丘》、冯天瑜的《孔丘教育思想批判》。冯天瑜的比冯友兰的好。”(载《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三卷,P490)能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名到姓表扬的知识分子是屈指可数的,冯天瑜由此一举成名天下知。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治丧委员会名单中就有冯天瑜的名字。他在轰轰烈烈的毛泽东时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冯天瑜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运用唯物史观和系统论的方法,长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以广博视野和勤奋写作,阐释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原创研究和突出贡献,广受海内外尊崇。其学术影响力随同他近千万字的作品一道,已超越历史学科,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今生有幸,因创作张之洞这个题材,有缘与冯天瑜先生相遇并得到他悉心指教,2013年11月1日,我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拜访久仰的冯天瑜老师,他说:”曾国藩难说,李鸿章难立,袁世凯立不住,而张之洞是立的住的。我们今天缺的就是张之洞这样的历史巨人和大改革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文艺界没出一本好书,一支好歌,一部好的影视剧。搞误乐至上乱了人心。你要拿出一个文艺创作者的良知,创作出一个不负时代的张之洞。”

冯天瑜先生与作者天眸

  后来我与先生多次通话求教,他也从欧州和莫斯科来过电话问创作进度和提出建议,激发我的思路与灵感。

  再后来在贵州安龙”纪念张之洞诞辰1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从武大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主任杨华口中知冯先生患了癌症,不敢再轻易打扰。每当翻阅与先生通话记录、短信、照片,和他亲笔修改的“香涛书院”建议,就努力克服困难坚持前行。我12年间数易其稿,121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涛》今终于完稿,准备出版,正准备写信请求先生题写书名,噩耗传来,一直期待”我乐观其成”(先生手机短信)的他老人家还未看成品就走了,我悲从中来,痛失良师。

  三年前,武汉爆发疫情,我特别关注冯老师的安危,从网上看到他病房做书房,冒生命危险,用公开信的方式呼吁为李医生等八位疫情吹哨人平反。要求相关部门撒销处罚,公开道谦,赔偿损失,追认李文亮为烈士,并为他的家人提供抚恤。他后来看到抗疫乱像丛生,又一次挺身而出,呼吁政府为医疔经费兜底,让民众享有基本的医疔保障,不要把医护人员推到市场上去谋利。建议政府对外援助量力而行,不要一边让本国人民勒紧裤腰带,一边大手笔外援,”中国要确立平等互利的现代国际关系,不要以天朝上国姿态漫撒千金,那样做,自己损失巨大,也交不上真正的朋友。” 他还在一次访谈时说:”确实有必要以这次克服公共卫生危机为契机,开展一次社会启蒙。其一,提高国家和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其二,提高信息透明度,需要启蒙的第三点,是端正掌权者与民众的关系。”冯先生在紧急关头,敢于站出来发出诤言,说出许多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典型又真切地体现了一位共产党人的初心、知识分子的风骨、国士的自觉与达到的高尚境界!

  人称冯天瑜先生为著名人文学者,人文学者分两类:专家和思想家。专家是指对某一领域或某一学派有深入的研究成果,而思想家是全才、通才,且富有反思和批判精神,并建构了属于自己的创造性的思想体系。无疑,冯天瑜先生属于后者,他是中国少有的真正的思想家。

  冯先生一生教执中外,学问古今,著述颇丰,其著作《中华元典精神》、《明清文化史散论》、《张之洞评传》、《辛亥武昌首义史》、《中华文化史》(合著)、等书,以其深厚的学养,构建了中国文化史整体架构。多种成果译为英文、日文、西班牙文、韩文出版或发表。他眼光独到,思想敏锐,成为一盏思想明灯。正如治丧委员会讣告词曰:

  道贯古今文化史,中华元典重光,夫子于今称不朽;

  研精中外圣贤书,江汉弦歌遗泽,我邦从此痛斯人。

  今先生驾鹤一去不返,给我们留下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和思想启迪,敬爱的冯天瑜老师永远活在学人和民众心中。

  中华元典,一代国粹垂青史;

  人师楷模,千秋美名化金星!

  2023年1月16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