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古树名木建档,为文明城市存根

作者:张爱国 杨桔 袁芳  更新时间:2022-01-01 11:07:47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贵州省安顺市为1373株古树名木建立身份档案

  前述: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其中,树龄在三百年以上的为一级古树,其余的为二级古树。名木,是指珍贵、稀有、具有历史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贵州省安顺市现有古树名木21科、61属,共1373株,其中树龄在100-299年的一级古树863株,300-499年的二级古树271株,500年以上的三级古树233株,6株大树。主要为樟科、榆科、桑科、金缕梅科等树种,散布在全市各地。

  “名园易得,古树难求”,古树名木具有科研、历史、文化、生态、旅游等多价值性,既承载着无数人魂牵梦萦的乡愁情思,也是历史变迁、社会进步的见证,勾连起城市特有的文化密码,在生态资源平衡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历史、保护文化、保护“绿色”文明基因。

  贵州省安顺市历来高度重视古树名木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工作,把古树名木管护提升到“绿色文物”的高度来审视,坚持如保护文物一样保护古树名木的工作理念,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驶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在制定出台的《安顺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就专门规定了“各级园林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对本行政区域古树名木进行调查鉴定、定级编号、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在《安顺市城镇绿化条例》第三十条还明确了“古树名木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分级管理,绿化主管部门按照《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进行鉴定、定级和统一建档挂牌,设置明显保护标识,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明确保护责任人。树木胸径大于50公分的大树或者树龄在50年以上不足100年的树木,应当纳入古树名木后备资源库”,从地方立法层面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供法律支撑。与此同时,安顺市先后制订颁布《安顺市古树大树名木保护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明确了要以为全市古树名木建立专属身份档案为切入点和立足点,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基础性支撑作用,对古树名木生长状况、保护工作等定期监测、记录、分析,认真编写树木生长“档案”,为制订“一树一策”保护方案打好坚实基础。

  一棵古树名木的命运就是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保护古树名木不仅要在形成制度安排上做文章,更要在“及时”和“创新”上见真招、出实招,安顺市一方面依托公共财政兜底来改善树木的生存环境,采取“一树一档一策”把各项保护措施抓实抓细、抓到极致。同时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引入古树名木身份档案管理方式进行精细化、个性化管护,为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探索出一条推进工作提质增效的新路子。

  安顺市自开展为古树名木建立身份档案工作以来,摸清了全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掌握了每一株树木的基础信息,建立了空间数据库,并按照古树名木一株树木建立一个专属身份档案的“一树一档”方式,通过制定专门档案登记表册和管理台账表格,健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了古树名木身份档案内容必须包括了树木的所属科目、树龄、地理位置、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生长状况、保护等级和高清图片等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安顺市还坚持实行档案信息动态管理方式,规定了古树名木所辖地区绿化主管部门要定期对古树名木开展生长现状分析、病虫害情况分析、周边安全隐患分析、立地条件与古树根系分布情况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等工作,调查结束后形成的分析报告、风险隐患提示、反馈意见书等须第一时间纳入到古树名木身份档案中,同时录入到全市绿化资源档案库中进行统一管理。

  在做好全市古树名木身份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为便于开展古树名木长期的监测和研究,普及科学知识,实现古树名木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从2020年4月起至2021年10月,历时一年半时间,安顺市运用大数据技术,依托古树名木身份档案基础信息完成了对百年以上古树名木的信息编录,对古树名木进行电子识别,详细记录其树龄、树高、管护单位等信息,并将其照片录入信息系统,制作了二维码保护牌,让所有古树名木拥有属于自己的“电子户口”,实现管理保护智慧化。市民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树木的基本信息,并且可以向绿化主管部门随时反映发现的问题或提出意见建议,通过电子户口开放式端口搭建起古树名木管护信息交流平台,为营造“保护古树名木全民有责,人人争做护树能手,个个争当爱绿使者”的社会氛围打下了坚实基础。

  截止目前,安顺市1373株古树名木已全部完成了身份档案组建和电子识别赋码工作,建档率和识别率均为100%,并全部设立了“古树名木标识牌”和二维码标注。





  (来文单位:安顺市档案局、安顺市档案馆;撰稿人:张爱国、杨桔、袁 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