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毛主席诗词在今天格外动人

作者:通吃岛  更新时间:2021-05-14 09:17:25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凌晨,美国B-2轰炸机发射5枚精确制导炸弹或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击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当场炸死3名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炸伤数十名其他人,造成大使馆建筑的严重损毁。

  事件发生后群情激奋,各地组织抗议活动,人民网强国论坛的前身也在当时成立,叫““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

  最后是如何解决的呢?美国政府声明这是“误炸”,就此事件道歉,并向中国赔偿二千八百万美元。而中国也将因为美国驻华使领馆在示威中受到破坏,给予二百八十七万美元的赔偿。

  此事至今已整整二十二年。但每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

  今天刷到党人碑的一条微博:

  “一晃二十二年过去了,三位烈士的英名,我仍然谨记在心,邵云环和许杏虎、朱颖。”

  然后就莫名其妙想起他的诗。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究竟为什么想起呢?并不是三十二和二十二的问题。

  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呢?1959年。三十二年前,是什么时候呢,1927年。

  1927年是什么时候呢,大革命失败的时候。大革命失败,屠杀了几十万人。

  这几十万人中,一定有他的朋友,战友,兄弟,师长,弟子,乃至更多更多,他只见过一面,也许一面都没见过,只听过名字,更多名字都没听过的人。

  然后都死了。

  二十二年前,我们只看到邵云环、许杏虎、朱颖的照片,只看到他们的朋友和亲人痛哭流涕的场景。

  但二十二年以后,我们仍然能感同身受。仍然不忘。

  此生不忘。

  那他呢?三十二年前,他该亲眼见过多少生离死别,见过多少鲜血尸骨,见过多少痛哭流涕?

  三十二年之后,当年的霸主已经只能缩到一个小岛上苟延残喘,虽然最终的胜利尚未到来,但回首三十二年前,他有什么感受呢?

  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事件中,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和亲共人士被残忍杀害。其中,赵世炎、萧楚女、向警予、陈延年陈乔年兄弟等人,既是毛教员的战友同志,又是他多年的好友。

  我又想起他的另两首诗。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真的,直到写下这文字的这一刻,我才感受到这种历史的共振是多么的奇妙。

  这两首《送瘟神》,写下的时间是1958年。《回韶山》的前一年。

  一年之前,他看到了人民的力量,看到了六亿神州尽舜尧。

  一年之后,他回到韶山,想起三十二年前,别梦依稀哭逝川。

  是的,哭。虽然梅白给他改了半个字,但我相信,哭,是最符合他第一感受的。

  怎么能不哭呢?哪怕二十二年之后,我打下这段文字的时候,也仍然感觉眼睛是湿润的。

  出自2011年版《毛泽东传》,第六卷第七十四章。

  但毕竟已经三十二年。三十二年间,他和中国人民做了太多太多的事,以至于他在这样一首在艺术上来说并不算如何突出的诗作中,把中国近现代来最苦难,最艰辛,最悲伤,最痛楚,又最光荣,传奇,最壮阔,最伟大的历史浓缩成了这样短短的一联。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是啊,三十二年前,三十二年来的牺牲,终于换到了今日的新天。这新天再不好,再有缺憾,再需要改进,也足够让他写下最后两句。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写到这里,我想起去年我剥他的句子凑的几句。

  “城社有狐鼠。神州尽舜尧。先烈回首在,明烛照天烧。”

  我要是没记错,那是2020年3月17日,武汉清零只差一步的日子。

  还要说什么呢,还能说什么呢?

  我曾经不止说过一次,对普通人而言,他的诗词在艺术上并没有多少可以学习的地方。

  但站在时代的大潮之中,我却早已经不止一次感受到他的作品打入我心灵深处的时刻。

  这是他的作品,也是时代的作品。这是他的时代,也是我们的时代。

  故园二十二年前。

  烈士永垂不朽。

  (正文完)

  说明:本文非本岛主原创,作者为知乎用户@谢明弦,内容略有改动,已获得作者授权。这是我看过最动人的一篇纪念“五八事件”的文章,再次对原作者表示感谢,也推荐给大家关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