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并缅怀和弘扬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毛泽东与新中国”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山东省地方史志研究院)、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等单位有关领导和同志参加会议。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陈晋作“毛泽东与道路探索”主题报告,齐德学、许全兴等8位专家学者作大会发言。会议由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副会长、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副主任卢洁主持。
陈晋的主题报告围绕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从“制度奠基”“经验积累”和“理论探索”三个方面,阐述了毛泽东的“奠基之功”。
关于毛泽东在中国道路探索中的“制度奠基”,陈晋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起深厚的政治制度基础。毛泽东对这三大政治制度的确立、完善和实施,用力最多,彰显出深刻的政治智慧,体现了活跃的创造精神。此外,毛泽东还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不同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独特道路,塑造出不同于旧中国的新型社会关系和文明价值取向,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建设方针,以及党领导一切的领导机制。
关于毛泽东在中国道路探索中的“经验积累”,陈晋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特点是,随时总结经验,坚持对的,改正错的,以适应新的形势。他总结经验的途径,就是人所共知的三条: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一个是思想方法,一个是工作路线,一个是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探索中积累形成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给后人的道路探索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道路探索的逻辑常常是一环紧扣一环,站在下一环的位置,看那些在上一环迷局中探索者的经验,会认为是一些很容易弄清楚的常识;但对当时的探索者来说,却是需要高超智慧和巨大勇气去做的事情。
关于毛泽东在中国道路探索中的“理论准备”,陈晋指出,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毛泽东在当时党内领导层,是作理论探索最多的。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独创性理论贡献,以及这些贡献为后来中国道路的形成所做的理论准备,可以梳理出独立自主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社会分为发达的和不发达的两个阶段等10条。这些方面的许多论述,在改革开放初期都直接继承了下来,有的今天还在坚持,并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作了发展,融进了中国道路的内容。
最后,陈晋指出,历史是一条通道,现实由此而来。弄清楚中国道路从哪里来,才能走好未来的路。中国道路,最终把中国引向哪里?简言之,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深刻认识毛泽东那一代人所进行的道路探索,也是握住走向未来的“钥匙”。
与会者围绕“毛泽东与新中国”这个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最终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确立,中国大地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同时,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领导者们为新中国建设发展所作的贡献也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会者认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重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就要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满怀信心继续把新中国巩固好、发展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以及在校学生的学术论文130篇,经过专家初评、复评,共有64篇入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