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运河,如何一展文化新姿

作者:夏锦文等  更新时间:2019-10-10 11:18:29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石头

1.jpg

江苏淮安,京杭大运河淮安段,河面上运输船舶正在航行。贺敬华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智库答问·探寻中华文化典型意象】

  本期嘉宾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夏锦文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历史学院教授 贺云翱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士林

  洛阳师范学院大运河研究院教授 曹玉涛

  编者按

  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建设的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9月27日,以“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为主题的2019年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暨世界运河大会在扬州举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正式开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同期亮相。当日下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在扬州召开。对古老运河而言,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意味着什么?通过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文化如何更好滋育万物、连通世界?光明智库特邀嘉宾深入解读。

  让人们听到、听懂大运河的文化之声

  光明智库:当前,我国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如何?在您看来,中央决定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目的有哪些?

  贺云翱:目前,大运河历史遗产保护成效显著。一是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得到显著加强。如北京、浙江、河北等地遗址腾退、文物保护修缮步伐加快。二是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生存环境质量和沿岸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三是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融合工作登上新台阶。在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文旅融合产业、文创产业发展迅猛,新业态新品种不断出现。

  夏锦文:近年来,大运河沿线各地持续发掘新遗产、修复旧文物,同时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创新保护模式。以江苏为例,扬州的运河三湾风景区利用湿地生态配合人文景观保护,展示运河水工遗迹。但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全局来看,目前仍存在遗产保护对象多、范围大,统筹协调难度大等问题,亟待通过动员社会力量、推动地方立法、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横向联动保护机制等方式予以解决。

  大运河文化对感知、阐释、研究中华文明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以广博丰厚的大运河文化资源为支撑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讲述中国故事、传承优秀文化的生动课堂,要让人们听到、听懂大运河的文化之声,坚定文化自信,并向世界展示中国闪亮的文化形象。

  刘士林:截至2017年年末,我国城市公园已有1.6万个,但多数仅着眼于城市景观、市民休憩等功能,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教育功能;有一些在规划设计上盲目模仿西方,媚洋、贪大、求怪,成为我国城市空间的治理对象。

  国家文化公园将空间规划设计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大运河文化带核心空间规划建设确立了文化主题,对扭转一个时期以来盛行的“洋大怪”设计和建筑风格,重建运河两岸历史形成和积淀的空间布局、建筑样式、文化特色、审美风格,彰显其内在的中华文化理念、精神、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大运河文化是跨地域、跨时代的文化融合体

  光明智库:在您看来,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象征的大运河,镌刻着怎样的文化特质、民族性格和国家形象?

  夏锦文:从空间形态来看,大运河文化是“水、岸、城”三位一体的文化。“水”是灵魂,“岸”是脉络,“城”是明珠。滴水穿石、上善若水,水文化内涵丰富厚重,是大运河文化的精髓。大运河两岸贯通了从北到南的京津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淮扬文化、吴越文化等六个文化区,形成了大运河文化带。沿岸8个省市的35个城市应运而生、因运而兴,因大运河的贯通形成了特有的城市文化、工商文化、园林文化、盐商文化、饮食文化以及科教文化。

  从其反映的民族性格和国家形象的精神内核上看,大运河文化是“通、统、容、合”的文化。一是融通,大运河实现了水系连通、地域沟通、南北交通、国际贯通,密切了地区间的联系,既促进了中华民族内部跨区域商贸的开展、文化的交融,也成为中外文明互动互鉴的前沿地带,在推动南北融合、东西交汇、中外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融通的文化观念。二是统一,大运河在维护国家信仰、民族精神大一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主要河流均为东西走向,贯穿南北的大运河连接不同自然流域,有效维护了国家政权的一统。三是包容,大运河文化是跨地域、跨时代的文化融合体,兼容并蓄,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四是和合,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和谐共生境界的体现,是中国智慧的生动体现。

  刘士林:大运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富集区,也是展示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和精神面貌的时空平台。古人有云“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讲的是燕赵文化特有的崇尚英雄、热烈奔放、豪爽阳刚的英雄主义精神。古人又云“杏花春雨江南”,讲的是江南文化特有的温文尔雅、多愁善感、细腻阴柔的审美主义气质。此外,还有中原文化的谨厚、京津文化的包容、淮扬文化的融会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这些被运河“串”起的区域文化不仅有明显的互补性,也是治疗当代文化问题的重要方剂。

  贺云翱:大运河开凿、发展、兴盛的历程就是一部中华文明的持续演进史,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断丰富、联动、升华的历史。它巧妙地连接我国各大东西向河流,实现了涵盖人力工程与天然水道的一体化交通,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科学智慧、工程技艺、治理经验,是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大运河通过五大水系的流动,让草原高原区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钱塘江流域的物产、人员、文化等得以交流,体现了不同区域合作共享的中华文明追求。它北接秦汉至明清时代的政治中心,南至江南经济发达地区,有力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持续发展。

  此外,大运河还传达了包容开放的价值观。大运河通江达海,为古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往来架设了便利的桥梁。一端联系海上丝绸之路,另一端衔接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了一个使中国与世界、内陆与海洋联动贯通的交流网络。

  “集中展示大运河文化魅力的点睛之笔”

  光明智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与大运河文化带是什么关系?

  刘士林: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与大运河文化带是部分和整体、重点突破和全面发展的内在关系,彼此互动共生。从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角度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选址必须满足文化资源富集、生态环境良好和文化旅游具备优势等基本条件,既是文化带建设的重点,同时也能实现与旅游带、生态带的功能叠加,成为展示“魅力运河”“多彩运河”的文化标识。

  贺云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提出和规划,先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前者空间范围更加宽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等高度关联,有望开创文化带动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新格局。后者应更多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和共享,其公共性更加突出,项目边界也应当相对清晰,管理方面要更加规范和统一。

  夏锦文: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与大运河文化带彼此依托、交相辉映。在实际工作中,一要注重文化引领,以代表性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依托,形成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功能完善的文化展示空间。二要注重保护优先,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作为维护遗产本体、彰显其文化价值的过程。三要注重合理利用,根据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和分布状态划定国家文化公园的具体空间形态,在建设中协调好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关系;梳理代表性文化资源,挖掘代表性文化价值,形成对受众有强大吸引力的观阅、体验、感悟文化场景和旅游线路,让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成为集中展示大运河文化魅力的点睛之笔。

  为世界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光明智库: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应注意哪些问题?我国的做法将为世界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提供哪些经验和智慧?

  曹玉涛:近年来,我国在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国家统筹、政府主导、政策激励、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等方式相结合的中国经验值得世界运河文化遗产和其他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国家学习借鉴。

  夏锦文: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建设的公共文化空间,其建设和使用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成为公众对大运河文化标识的认知区,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地标。二是要成为沿线城市文化形象的展示区。通过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改善城乡风貌,优化沿线城乡基础设施,使之成为人民群众感受文化记忆和美丽乡愁的忘返之地。

  刘士林: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试验田和示范区,在选址、建设、使用方面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除了通常要注意的选址不能破坏资源、建设不能超越保护红线、使用不能超出“点段本体”的承受力等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符合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要求的规划理论和方法。

  事实上,我们不应忽略城市规划应有的“分散”“疏解”功能,在规划布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时,有必要换一种思路,在合理布局空间和功能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因过度集中、集聚和集约而导致新的城市病。

  在求同存异中推进跨文化理解

  光明智库:当前,应如何用好大运河文化符号,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夏锦文:用好大运河文化符号,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着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运河生态修复等工作,推动运河文旅融合、城乡统筹发展,创新保护传承利用机制,从而与世界运河国家、运河城市分享中国经验。其次,要将大运河打造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办好大运河文化主题活动,向世界传播大运河形象;同时注重传播内容的创新,创作运河主题的影视戏剧、工艺美术等作品,既要展现中国特色,又能引发世界共鸣。

  曹玉涛:大运河历经数千年依然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致力于绘就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图景,呼应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文化追求。我们既要挖掘大运河在数千年历史中逐步凝练、升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讲活大运河的历史和当代故事,深化全社会对大运河文化的认知,切实增强文化自信,也要大力推动大运河文化走出去,展现中国风貌,增进世界认同,勾勒出一幅各国携手奔向美好世界的新图画。

  贺云翱:作为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不仅自身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还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项目,与部分陆上丝绸之路的世界遗产内容,与杭州、苏州、南京、扬州等城市已经成功申报为世界遗产或者已经列入中国国家申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的项目有着内在相关性,它们共同构成了具有世界性意义的宏大文化体系,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大量鲜活素材和可开发资源。同时,向世界讲好中国保护管理及合理利用大运河的真实故事,也有助于展现当代中国社会文明程度及法治水平。

  学术支持: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

  项目团队: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胜、王斯敏、蒋新军、马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