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天子不与白衣同”

作者:张翚  更新时间:2018-11-15 09:08:12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各级指挥员立身为旗,才能赢得部属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任

  《资治通鉴》讲到一个故事:东汉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一个奴仆,杀人后躲进湖阳公主家,官吏无法上门缉拿。洛阳令董宣得到消息,派人守在路上,待这个奴仆陪湖阳公主乘车外出时,拦下马车,指出公主的过错,并将杀人犯就地正法。湖阳公主气不过,找刘秀告状。

  刘秀打江山时,姐姐跟着他颠沛流离吃了很多苦,此刻听闻姐姐受委屈,大怒,立即召来董宣,也要将他“就地正法”。董宣请求说完一句话再死。刘秀同意了。董宣说:“陛下复兴汉室却纵仆杀人,将如何治理天下?不用麻烦,我自行了断。”说完一头撞向柱子,满脸是血。刘秀顿时醒悟,急忙命左右拦住董宣,改让他向公主道歉,给公主个台阶下就算了。奈何董宣性格刚烈,宁死不肯低头认错。刘秀只好作罢,并赏钱三十万奖励他的刚正不阿。

  湖阳公主对刘秀使出激将法:“早年你当平头百姓的时候,窝藏逃犯,官府都不敢上门抓人!现在当了皇帝,居然连一个小县令都奈何不了!”刘秀笑着回了句:“天子不与白衣同!”得到皇帝的支持,董宣铁面无私,干劲更足,洛阳治安迅速好转。

  刘秀的话,在今天也有启示意义。普通人意气用事可能无关大局,领导干部意气用事弄不好就会祸国殃民;普通人亲疏有别尚能理解,领导干部亲亲疏疏往往会使纪律规矩名存实亡……领导干部的德行表现,必须高于普通群众。位置越高,责任越重;权力越大,越应该有所敬畏。

  军队是国家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军人的意志品质、奉献意识、牺牲精神都要高于一般公民,作为军队领导干部,对自身各方面的要求都要严于普通官兵。军队战斗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挥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三国时诸葛亮治军,“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优秀的指挥员身上,除了将道,无不同时具备一种使人由衷景仰、无悔追随的人格魅力。决定战场胜负的诸多因素中,当然有不少需要仰仗指挥员的睿智与果断,需要指挥员高度敏锐地创造和把握战机,然而其重中之重的“人的因素”,特别是“人和”的优势,却不可能在战事临头时召之即来。这需要指挥员身体力行,一以贯之地用人格力量去营造,用自身的影响力、感召力去赢得。

  抗美援朝伊始,毛泽东主席就把自己的长子毛岸英送去朝鲜参战。岸英牺牲后,主席又强忍悲痛,坚持把岸英和成千上万其他的志愿军烈士一样安葬在朝鲜。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和同学们一样忍饥挨饿,卫士李银桥悄悄给李讷送了一点饼干,主席得知后大发雷霆,李银桥忍不住小声辩解了一句:“别的家长也给孩子送吃的了。”主席听后说:“别人能送,你不能送,谁叫她是毛泽东的女儿!”

  革命战争年代,上自最高统帅、下至无数基层指挥员的披肝沥胆、率先垂范,为人民军队提供了弥补物质条件艰苦、压倒一切敌人的精神力量。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形形色色新的挑战,各级指挥员立身为旗,才能赢得部属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任。这永远是我们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前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