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应当吃什么饭、走什么路?

作者:金靴主义  更新时间:2023-03-14 11:12:36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文 / 欧洲金靴

  吃什么饭,走什么路,这个课题是自中国共产党诞生即缠绕、甚至困扰在共产党人心头。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主席十分注重思考和总结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并善于运用大众化的语言进行阐释,曾就中国共产党“吃什么饭”、“怎么吃饭”、“靠什么吃饭”提出了六个论断,用鲜活生动的大众化语言,从六个侧面形象而深刻地阐释了党的成功之道。

  “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

  1942年,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其中之一就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主席批评一些同志在文章中喜欢大讲“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用以对付党内同志:

  一方面是没有分析对象,一方面就是为着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对此,他指明:

  结果武汉刚刚解封,疫情稍有平稳,孙力军就应声落马。

  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是指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的根本指导思想。

  新中国成立前,主席回顾党的二十八年革命历史:

  谢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他们给了我们以武器。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为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锐利武器,因为它是科学真理,能够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党借助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种革命的科学之真正深刻的了解,不断纠正和克服错误倾向,把中国革命推向前进。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毛主席又于1958年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强调“要有定见”:

  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迷信……我们敢想、敢说、敢做、敢为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靠实事求是吃饭”

  在《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中,主席针对八股文风“装样子吓人、妨碍真理”现象,还有指出:

  要靠实事求是吃饭。

  实事求是是毛主席与教条主义的长期斗争中,创造性将传统哲学中的“实事求是”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相结合而提出。

  主席曾对“实事求是”作过深刻解释: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正是由于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够提出并践行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才能够提出并践行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改革道路,开创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呈现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靠科学吃饭”

  在《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中,主席还指出:

  共产党不仅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还要靠科学吃饭。

  这里,主席说的“靠科学吃饭”主要是指想问题、办事情不靠主观臆断,而要靠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作出科学决策,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如何反对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作出科学决策呢?首先就要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认识、把握和运用客观规律。

  主席有句名言: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他本人就是做调查研究的行家里手,始终认为如果缺乏调查研究,那就是“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永远也把握不住事物发展规律。

  事实证明,科学的调查研究为提高党的科学决策水平与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积累了宝贵经验。

  “靠解决问题正确吃饭”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些党员干部革命热情褪去,精神懈怠,开始贪恋地位、荣誉、吃穿,靠职位和老资格吃饭。

  针对这种现象,毛主席点明:

  尽管你过去做过多少好事,职位有多么高,你今天的事情办得不好,解决得不对,对人民有损害,这一点人民就不能原谅。因此,我们的同志不要靠老资格吃饭,要靠解决问题正确吃饭。

  历史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一路走来,党正是靠着不断地正确解决问题,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归根到底是要正确解决人民群众遇到和面临的实际问题。

  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

  要想正确解决群众问题,最根本的办法还是依靠群众。主席曾说:

  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解决群众问题这个任务的“桥和船”,就是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找办法,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

  “靠老实吃饭”

  1954年,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临时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后,毛主席联系党内实际指出:

  一个人总是会有许多缺点的。如果觉得自己一点缺点也没有,‘老虎屁股摸不得’,那就不好了。要做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我们是靠老实吃饭,不靠摆架子吃饭。

  这里的“老实”是指老老实实做事,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搞官僚主义摆架子。如果做错了事,就要老实接受批评,知错能改。

  主席还认为:

  错而能改,出以真诚老实,就能逐步地见信于人、变为一个好同志。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当时部分干部中产生的骄傲情绪和不接受批评的现象,党中央出台文件:

  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干部必须对于反映群众意见的批评采取热烈欢迎和坚决保护的革命态度,而反对对群众批评置之不理、限制发表和对批评者实行打击、报复与嘲笑的官僚主义态度。

  并规定群众的批评在报纸刊物发表后,如完全属实,被批评者要在同一报纸刊物上声明接受并公布改正错误的结果。

  “靠总结经验吃饭”

  1965年7月26日,主席接见李宗仁夫妇和他的秘书程思远。在交谈过程中,主席问程思远是否知道自己靠什么吃饭,程思远茫然不知所以,主席则说:

  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意思是说他的著作是“总结经验”,主席这里谈的虽是他自己,但又不只限于此,实际上反映的是党是靠总结经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走向成功。

  往回看,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走;总结经验,是为了指导推进工作。党善于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高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用以指导推进工作。

  大革命失败后,主席就总结历史上农民起义失败的教训,思考中国革命道路,对谭震林等人说:

  李自成为什么失败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巩固的根据地。

  因此,主席领导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后来党领导的各地武装起义树立榜样,有力地推动革命形势发展。

  主席还善于通过总结外国的经验教训,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他曾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

  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主席通过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注意总结苏联和我国经济建设中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概括提出并系统论述了我国建设中要注意处理好的十大关系,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使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有了良好开端。

  除了“吃什么饭”,还有就是“走什么路”的问题。

  毫无疑问,党的党性、党心、党魂都决定了,到任何时候都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根本观点和认识论原理系统地运用于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中,形成了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

  毛泽东主席,正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创立者。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毛主席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

  1977年7月,小平同志在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时也由衷指出:

  我认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是两条最根本的东西。

  甚至即便是1981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也不仅将群众路线作为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一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来定位,还将其概括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

  美国长期从事毛泽东研究的著名学者斯图尔特·施拉姆也认为:

  毛泽东思想中充分阐释了领导者和群众之间诸如此类的各种关系。总的来说,群众路线是贯穿此类关系的核心概念。

  早在大革命时期,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就提出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

  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

  而如何能够成为“向导”而不失败?他又说到:

  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

  他进而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状况入手,分析了敌我友的问题,回答了我们要团结依靠谁,到何处寻找力量的问题,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的问题,并回答了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就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

  大革命失败后,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最初形态,就是在湘赣边界创造一块红色政权,以形成革命的星星之火。

  这块最早的根据地,毛泽东在给中央的报告中称之为:

  工农武装割据,创造群众的割据。

  1929年12月,在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他又进一步总结道:

  红军离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

  后来,随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针对如何动员人民进行战争,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战胜蒋介石的军事“围剿”问题,1934年1月毛主席在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结论报告中,又提出要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命题:

  组织革命战争和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要关心群众的痛痒,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

  从历史进程来看,主席关于群众路线理论的成熟和系统总结概括是在延安时期。

  在陕北,他提出:

  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

  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

  1945年,他在七大上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二十四年的经验,提出:

  共产党员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拥护为最高标准。

  为此,他还提出:

  有两种团结是必要的:一种是党内的团结,一种是党和人民的团结。这些就是战胜艰难环境的无价之宝。

  群众路线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部分,成为全党的共识,被写入七大党章。

  走群众路线,目的是要建立健康的党和群众的关系。1944年7月,时任英国《曼彻斯特卫报》和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驻重庆记者斯坦因参加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在延安采访了毛主席,在其所著《红色中国的挑战》一书中,记述了这样一段谈话:

  毛泽东在回答他的提问时谈到,我们的党员在中国人口中当然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只有当这一小部分人反映大多数人的意见,并为他们的利益而工作时,党和人民的关系才是健康的。

  对于怎样建立这种健康的关系,主席有过生动的比喻,他曾把党和人民的关系比做鱼水关系,土地和种子的关系,学生和先生的关系。

  他说: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1956年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上,主席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党的领导核心与群众的关系问题:

  领导我们革命事业的核心是我们的党,但单有党还不行,党是一个核心,它必须有群众。

  在八大开幕词中,毛主席更是直接点明:

  在我们的许多同志中间,仍然存在着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的观点和作风,这些都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必须用加强党内的思想教育的方法大力克服。

  而在八大召开的一年后,1957年4月27日,毛主席起草的《中央关于整风和党政主要干部参加劳动的指示》下发到全党各级党委,提倡:

  县区乡三级党政主要干部,凡能劳动的,每年抽一部分时间下田参加生产,从事一小部分体力劳动。县以上各级党政军主要干部(不是一般干部),凡能劳动的,也要这样做,每年以一部分时间,分别下田、下工场、下矿山、下工地或者到其他场所和工人农民一道从事可能胜任的一小部分体力劳动(哪怕是很少一点)。

  主席的思路很明确:

  这样一来,党和群众就打成一片了,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老爷作风,就可以大为减少,面目一新。

  与赫鲁晓夫乃至勃列日涅夫领导下的苏修距离苏联群众越来越远不同,中国大地却始终保持着昂扬的革命面貌。

  ………………………………

  吃什么饭,走什么路,或许在一定时期可以根据现实的某种变化而被注入新的内涵与方法论,但是只要毛主席的头像依然高挂在天安门城楼之上,那么「吃群众饭、走群众路线」就永远会是中国共产党人亘古不变的价值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