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茂:历史演变的本质和资本扩张的逻辑

作者:地缘政经  更新时间:2022-06-16 08:36:40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时候,必然遭遇经济危机,这是马克思早就论证过了的事实。

  中国经济下滑,我们要怎样走出困境?本文回答这个问题。

  作者介绍:张文茂,原北京市城郊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对人民公社制度、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经济等重大问题有着深入研究。

  一、改开以来发展的两个波次正在终结

  农村解散集体经济,退回到家庭小农经济以后,实际的经济功能主要不在于发展农业本身(农村改革对农业本身的功能基本上是负面的),而是在于促成了囯内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和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深度大融合。这种发展表现为我国资本势力扩张的两个大的波次。

  首先是农村改革释放出大批自由的农村廉价劳动力。劳动力的重新商品化并与城乡生产资料(资本形态)的结合,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复辟的开始,为城乡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促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波次的资本主义扩张。这种扩张使社会生产力在国内市场范围上于世纪之交达到相对过剩的水平。第一波次发展造成的国内产能过剩必须找到更大市场,以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于是,整个社会生产不再以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而是服从于资本追逐利润的最高目标,转向了“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体制和结构。甚至不再满足于正常的对外贸易,而是进一步转向了对国际资本的全面开放,招商引资,放弃经济主权,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形成了依附型外向经济结构,实际上是以全球化为口号与美国为首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融为一体,为国内相对过剩的生产力打开了国际世场,促成了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中美国”格局和我国经济总量的第二波次的扩张。

  一句话,改革,促成了国内城乡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开放,又为国内相对过剩的产能找到了国际大市场,同时促成了国际资本在我国攻城略地的大扩张。这就是改开四十多年经济发展的本质。而现在的问题,是这两大波次的扩张都已经遭遇强大的阻力,撞到了南墙,失去了继续发展扩张的势头。所以,我们正面临改开以来资本扩张两个波次的历史性终结。

  但我国经已经深度融入美国主导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严重依赖外贸出口和过度金融开放引进外资,大部分产业的主导权业已被外资撑控。在这种形势下一旦中美陷入战时脱钩状态,而农村处于一盘散沙,则必然会陷入极端混乱状态,失去任何反击的基础和依托。只有农村重新组织起来,才能为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基础,为摆脱美帝国主义的经济控制创造条件。而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其实是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要落后和反动的生产方式,如果没有土地集体所有制的限制,早就被资本主义所改造了,完成土地的兼并集中,怎么能够维持四十多年呢?所以,现在面临的选择,要么放开土地流转,鼓励资本下乡,最终完成这个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要么重新回到集体经济,回到社会主义道路上来。如果真要回到集体化道路上来,那就必须重建新的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和经营体制。这个新体制就是链接从村级到乡镇再到县城的城乡大三级体制。

  所以,重建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已经不仅仅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问题了。在当下,这已经是摆脱美帝国主义经济控制、重回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独立自主的经济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是一场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利益的一场伟大的政治斗争。再来一次农村包围城市,也许是我国重回社会主义的唯一正确的途径。

  二、新的历史性转折难以避免

  所谓历史性的转折,是指我们面临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的调整或变革。要么回归社会主义,要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如果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就必须要完成以下四个方面的战略性转变:

  (1)由私有化向公有制为主体的回归。这是所有制结构即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回归。

  (2)由市场决定一切向强化国家计划调控的回归。这既是个国家的宏观管理体制问题,同时也是资本要与党和国家争夺领导权的政治问题。

  (3)由国家经济主权缺失向收回完整的国家经济主权的回归。这既是国家的独立主权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回归的先决条件。

  (4)由国际大循环向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发展战略的回归。要区别正常的对外贸易与资本自由输入控制我国金融和产业经济问题,必须坚持平等和互利的原则。

  这四个方面的战略性转变是一个缺一不可的整体,必须相互协调地全面推进。

  也可能有另一个方向的转折,即只有由国际大循环向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大循环为辅的战略转变 ,但是在其它三个方面不做战略性调整。这种转变的前景如何?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仍有成功的可能性。这是因为 ,整体上看,我国虽然早已发生了产能过剩,但是,总体来讲 ,资本还有扩张的空间,即广大农村的现代化转型还远未完成,这会成为资本扩张的最后一场盛宴。

  三、要研究资本扩张的一般趋势

  1、资本扩张的历史趋势最初表现为促进生产力解放和发展,表现为产业的革命性变革,推动产业结构工业化和不断升级。如从手工业到蒸汽机动力,到电力,再到信息化和智能技术等,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催生出大量新的产业,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2、资本扩张的另一个趋势是地理空间上的扩张。例如由城市到农村的扩张 ,由国内到国际的扩张 ,由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的扩张等。这种扩张的直接动因是扩大商品销售市场的需要。扩张的形式从最初的直接占领殖民地到商品输出,再发展到资本的输出,最后发展到更高级的形态是国际金融资本的世界性垄断。

  3、资本对外扩张的结果是靠超级垄断利润缓和了国内的阶级矛盾,避免了自己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但同时却把矛盾和危机转移到了第三世界,导致第三世界国家社会的分化和阶级矛盾的激化。于是,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环节暴发的社会经济条件成熟了。

  4、资本的不断扩张导致资本由实体产业到金融垄断资本的不断升级,造成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不断淘汰中低端实体产业,并进一步导致经济的金融化、寄生化,形成外围附庸国家生产,发达帝国主义国家消费的格局。这一趋势必然导致资本最终走向灭亡,是由自身的内在矛盾决定的。这一矛盾表现为:资本已经由最初的社会生产力的促进的力量,转变为靠吸血剥削世界的寄生的腐朽势力。即资本的存在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累赘和障碍。

  5、一般来说,只要资本还有扩张的产业和地理空间 ,资本就还有生命力,还不会马上灭亡。例如,在国内还有大量的农村没有完成资本化进程,就是资本继续扩张发展的地理和产业空间。而大量发展中国家只要还继续作为附庸国给帝国主义输血,那么,帝国主义的全球统治就还能延续下去。

  6、资本扩张空间的缩小直至最终失去,必须要靠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阻击和挤压。如:从农村到城市。农村组织起来的集体经济就会切断城市资本主义发展所依赖的廉价劳动力来源。而国内社会主义的回归,则会切断给帝国主义输血救命的外援。社会主义阵营在世界范围上的扩大,才是资本主义最终灭亡的外部条件。

  7、这种斗争在我国的现实选择:第一步是从美帝国主义的霸权体系中解放出来,并以重建农村集体经济的战略再来一次农村包围城市的社会主义回归。第二步是联合俄罗斯等国家逐步重建非帝国主义阵营,发展依托第三世界和分化、团结第二世界的国际统一战线,形成非帝国主义与帝国主义两大经济体糸和两大市场体系的世界格局。第三步是在世界范围上挤压帝国主义阵营的生存空间,为向社会主义的全球化转变创造条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