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这个小伙子所列举的中国改革前后货币发行量等基本数据,以及所使用的逻辑方法,都是多年来我们反复强调的基本观点。只可惜知道的人还是很少,如果大家都能够像视频中这样坚持算下去,真理就会浮出水面,历史上的是是非非就会大白于天下。
视频链接:http://t.cn/A6XUqN3D
其实历史本身很简单,历史上的是非曲直更加简单,之所以会看上去这么复杂,完全是被统治集团及其豢养的知识分子故弄玄虚、变得复杂了,变复杂的目的是为了掩盖本质。比如视频中这个小伙子使用的多年来我们左翼所宣传的两个贫富衡量标准,就是大道至简的典型,就是普通男女老少都能够看清事物本质的简单方法。这两个简单衡量标准就是:
其一,看一个普通劳动力能够养活家人的数量。这是衡量普通劳动者贫富状况的最可靠标准,也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加论证的标准。毛泽东时代每个普通工人平均38元的工资可以养活六七个孩子,并且全都能够上学直到接受高等教育;现在夫妇两人加上4个老人6个钱包才能养活一个孩子。相比之下,改革开放前后老百姓是更穷了还是更富了,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
其二,是看货币发行量。这是衡量货币工资多少的最可靠标准。中国七十年代末货币发行总量不到700亿元,2021年末货币发行总量是238万亿元,相当于七十年代的3400倍,也就是说现在月工资只有达到12.9万元,才抵得上毛泽东时代的38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21年全国居民工资性收入19629元,相当于月工资收入1635.75元,还不到毛泽东时代月工资的2%。如果按照前几年李总理在新闻记者招待会上透露的数据,全国6亿人月工资不到1000元,相比之下那就更低了。
有人总是说什么这种算法不科学,认为衡量居民生活贫富差别不应该看一个工人能够养活几个孩子,也不应该看货币量发行多少,而是应该看前后两个时期老百姓都是吃什么用什么。认为那个时候人们骑自行车,现在人们有汽车;那个时候人们听收音机,现在人们看电视;那个时候人们用算盘,现在人们用电脑……等等。所以认为那时贫穷,现在富裕。其实这种衡量标准完全是一种不靠谱的忽悠。道理很简单,秦始皇没有坐过汽车,慈禧太后没有看过电视,能说他们比现在的老百姓还穷吗?这种社会物质文明和产业结构变化造成的消费结构的变化,绝不能成为衡量贫富的指标。况且如果真是较起真来,那个时候人们吃的都是绿色食品,现在一颗绿色大白菜几十多元,有几个老百姓能够吃得起?
通过这些简单数字的比较可以明显看出,真理是在老百姓一边,是在毛泽东一边。那么为什么老百姓讲的这些简单道理总是说不过那些知识精英的复杂谎言呢?甚至连老百姓自己都不愿听这些维护老百姓利益的简单道理,而愿意去听那些知识精英的复杂忽悠呢?原因同样很简单,因为这些简单道理,除了革命和造反之外,对人们没有什么用处;而那些专家的复杂忽悠对人们却大有用处,学生可以用这些忽悠来考试,官员可以用这些忽悠来做官,商人可以用这些忽悠来骗钱,老百姓可以用这些忽悠来谋生。总之,人们相信这些复杂忽悠不是因为它们是真理,而是因为他们有用处。
可见,真理只有在对人们有用处的时候才会被人们接受和传播,而在对人们没有用的时候很难被人们接受和传播。不仅精英是这样,老百姓同样是这样。那么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坚持宣传,广泛宣传,反复宣传,如同毛主席所讲的那样: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一直讲到全国人民都知道。就算是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也还要继续讲,因为第一遍讲人们会认为是真相;第二遍讲人们会认为是真理;第三遍讲人们会认为是常识,第四遍讲人们就会把反复听到的内容如同基因那样融化到血液里……最终形成不可动摇的天道天理。这就是毛主席要求把“阶级斗争为纲”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原因。
就像视频中这个小伙子一样,只要天天去算这笔男女老少都会算的简单账——究竟是一个人养活六七个孩子的时代穷,还是6个人(一对夫妇加4个老人)养活一个孩子的时代穷?只要坚持这样算下去,不愁算不出真理谬误来,不愁算不出是非对错来,不愁算不出历史真相来,不愁算不出社会本质来,不愁算不出阶级立场来,不愁算不出善恶标准来,不愁算不出1%与99%的对立来,不愁算不出各种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来,不愁算不出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来……当一切都能够算出来的时候,人们就会发现认识社会很容易,并不需要多少知识,而只需要基本良知。
就在我们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中国货币发行量又增加了,已经超过了250万亿,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一天的货币发行量(按工作日计算),就超过了新中国成立30年来货币发行量的总和。如此洪水般汹涌而出的货币量所导致的货币急速贬值,让不得不依靠存钱生活的穷人欲哭无泪,让完全依靠借钱发展的富人喜笑颜开。这就是穷人喜欢毛泽东时代而富人仇恨毛泽东时代的根本原因。这就是250万亿与700亿这个悬殊比例,所包含的中国穷人和富人之间悲喜完全不同的两部历史。
022年5月5日
张宏良微信号:zhanghongliang201
张宏良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l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