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个著名的论断,也是显见的道理,在今天依然存在着大量的反面事例。不了解问题的现实和历史,就开始瞎说,这是一个认识的问题,更是一个态度甚至是人品的问题。所谓认识问题,可能是自己觉得了解问题的现实和历史了,或者凭着有限的信息,或者凭着自己的经验,或者认为自己够聪明等,无论什么样的认识问题,其背后还是人品的问题,是不愿意踏踏实实的把问题搞清楚。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反面事例就是闭门造车,最后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还有就是看到一点表面、一点枝节就瞎指挥,这也会坏事情。还有就是畏惧问题,因为没有调查,找不到办法,不懂得“每事问”。而调查问题可以是实地了解,也可以是找了解问题的人调查,找到问题的来源,对症下药。正面的道理已经立在那里,批驳了反面事例,也就说明了正面的道理。
反对本本主义。以为上了书就是对的,这是文本崇拜,而这常常是读书不通的人的习惯,读书少实践多的人反而不会落入此套。盲目的执行上级指示,这可能是偷懒,也可能是自己并没有完整的理解上级指示,或者以执行上级指示的名义反对上级,名义上执行,实际上扭曲。种种情由都指向一点,那就是有没有真心实意想把问题解决,态度是否诚恳。当然从组织的角度看,往往是希望步调一致的执行,这样效率更高,前提是上级的指示确实是适合主客观斗争情势,是斗争所需,而一个好的下属,在执行中可以进一步理解上级指示,从而可以在做正确的事情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所谓理解了执行,不理解也执行,这是在认识有差距的基础上,追求组织效率的提法,但是作为拥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最好还是理解后执行,至少也要在执行中理解,这样的执行也更有效。
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为何让一批批的人成了反革命?这就是形似而神不似的问题了,以为掌握了本本就是掌握了真理,而脱离实践的本本从来就只是本本,自以为掌握了本本真理的人,不在实践中检验本本,这样革命和反革命对于其来说都是一样的,因为两者都属于实践的范畴,不了解革命的实践,那么对于反革命的实践一样不清楚,某一天走上反革命的道路依然是糊涂的。
机会主义和盲动主义。李逵式的官长,仅仅凭着主观臆断就满腔热血地去做事,这就是“暴虎冯河”,匹夫之勇。而中庸之道不在书本上,要在实践中去寻找和实现。
社会经济调查为了正确的阶级估量,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既然是做人的工作,那么了解各阶层的经济状况和人员数量,从而知晓其革命态度和整体力量,了解各阶级的关系,确定针对不同阶级的斗争策略,这看起来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从实际出发,依据阶级情况顺势而为,发展革命力量,引导革命力量,取得斗争的胜利。社会工作离不开人,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身子下山而思想还在山上,很形象的批判了不能与时俱进的毛病。
革命斗争的胜利全靠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决,而正确的斗争策略只能从实际的革命斗争中产生,就是要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善于在实践中找到有利的因素并以此确定其斗争策略,哪一方脱离实际越远,那么距离失败就越近。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虽然是正义的,但是斗争的胜利最后取决于实际力量的对比,怎么发展革命力量,凝聚和发挥革命力量,这同时也是一个策略的问题。
调查的技术总结了七条。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是为了充分反应问题,取长补短,围绕中心,得出结论。参加调查会的人员要服务于调查的问题,参会的人数要依据调查者的指挥能力确定,确立调查的纲目以便有的放矢,不能只是看报告,同时需要亲自出马,深入调查和普遍调查相结合,要自己做记录。
全文分七个部分,从说理到实践,紧紧围绕当时革命中的问题,详尽的分析和指导,让人既可以反思自己,提升认识水平,又可以直接借鉴学习,提升自己的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