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毛主席批示‘鞍钢宪法’的消息传到鞍钢,鞍钢上下都非常激动。”直到今天,90岁高龄的鞍钢股份炼铁总厂退休人员李忠茂谈起“鞍钢宪法”,依然难掩激动心情。
1960年3月22日,中共中央批转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毛泽东代中央起草批示,将鞍钢实行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制度称作“鞍钢宪法”,要求在工业战线加以推广。这是新中国工业企业发展进程中的大事件,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年10月—2019年9月)》。
“鞍钢宪法”诞生6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聆听这项影响深远并历久弥新的“中国方案”的故事。
“不是马钢宪法那一套,而是创造了一个鞍钢宪法。鞍钢宪法在远东,在中国出现了。”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钢铁工业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工业领域。鞍钢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钢铁基地,其发展更离不开对企业管理制度的探索。
上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将“马钢宪法”管理模式引入我国企业。这一模式来源于苏联最大的冶金联合企业——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旨在推行“一长制”,强调行政命令,依靠少数专家制定标准化规章制度,在技术上也只认同专业精英。此模式在我国企业恢复生产初期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如厂矿负责人钻研业务少,官僚主义多,职工得不到有效指导,缺乏工作动力等。
具有创新精神的鞍钢人,一直在努力突破“马钢宪法”的束缚,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调动职工积极性、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不断探索,职工首创精神得到发扬,新技术和尖端技术不断涌现。经过努力,鞍钢逐渐形成“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独特模式:“两参”即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工人群众参加企业管理;“一改”即改革企业中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即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与工人群众相结合。
毛主席批示“鞍钢宪法”手迹
1960年3月,鞍山市委向中央上报《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毛主席对这份8000多字的报告十分赞赏,他在批示中说:“鞍山市委这个报告很好,使人越看越高兴,不觉得文字长,再长一点也愿意看,因为这个报告所提出来的问题有事实、有道理,很吸引人。”“这个报告,更加进步,不是马钢宪法那一套,而是创造了一个鞍钢宪法。鞍钢宪法在远东,在中国出现了。”自此,“鞍钢宪法”诞生了。
“那时候,每个职工手里都有一个小本子,里面记录着‘鞍钢宪法’的内容。”
“那时候,每个职工手里都有一个小本子,里面记录着‘鞍钢宪法’的内容。每每学起来,大家都非常振奋。”据鞍钢股份炼铁总厂退休人员李忠茂回忆,当年任2号高炉长的他,因“鞍钢宪法” 受益良多,他和工友们发挥专长,利用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炼铁技术,保证高炉稳定生产。
“鞍钢宪法”
李忠茂的回忆只是当时无数鞍钢职工热火朝天抓生产的一个缩影。自毛主席批示“鞍钢宪法”后,鞍钢党委制定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规划,由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孟泰、王崇伦牵头组织的技协活动高度普及,解决了许多生产、技术方面的难题,1960年共提出合理化建议80多万件,经研究采纳实施22万多件。
鞍钢集团博物馆仿真场景“王崇伦家里的革新会”再现了当年各路技术能手、发明大王在一起研究技术、攻关课题的情景。
“鞍钢宪法”很快在全国得到推广,周恩来总理曾赞扬大庆油田在实践中运用了“鞍钢宪法”原则。“鞍钢宪法”是对我国工业企业发展道路和管理模式的成功探索,其鼓励开展技术革新并动员全员参与的理念,也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相一致,并对欧美及日本等外国企业的生产管理产生一定启发。
“‘这个‘传家宝’现在光荣地交到新时代鞍钢人的手里,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
“鞍钢宪法”诞生60年来,鞍钢人一如既往传承和弘扬“鞍钢宪法”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从孟泰、王崇伦、雷锋到郭明义、李超……以这些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精神文明标兵为代表的鞍钢人,有着浓厚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艰苦奋斗、创新进取的精神,体现着“鞍钢宪法”精神深厚的文化底蕴。
“故障出在哪?生产卡在哪?一线工人最有发言权。‘鞍钢宪法’在建设创新型企业的进程中,在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工人的首创精神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全国劳模李晏家说。他所在的鞍钢股份炼焦总厂坚持几十年开展“一日厂长”活动,鼓励职工提出“奇思妙想”,职工们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热情不断增强,这是“鞍钢宪法”精神在鞍钢生产活动中的体现。
“只有实行‘三结合’,各展所长,合作攻关,才能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有所作为。”全国劳动模范李超是鞍钢冷轧厂首席技师,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李超劳模创新工作室”里,由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和技术工人组成的34名工作人员各展所长开展合作公关,其管理模式也正源于“鞍钢宪法”。如今在鞍钢,200 多个立足生产一线的厂级以上职工创新工作室,将职工创新的小溪汇聚成推进企业发展的洪流。
“60年来,‘鞍钢宪法’始终是鞍钢最响亮的企业名片。这个‘传家宝’现在光荣地交到新时代鞍钢人的手里,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鞍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谭成旭如是说。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