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继东: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作者:朱继东  更新时间:2021-03-04 08:27:10  来源:思想火炬  责任编辑:石头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察乌江、进农村、看超市、访社区,三天时间行程满满,无论是关心人民群众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还是牵挂脱贫之后如何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以及领导干部要把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抓实抓好,都是凸显一个鲜明主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都是在践行一个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是高举一面旗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一直是一个根本性、原则性的重大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要求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五年之后,2018年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他再次强调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坚持和传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高举起的旗帜,不仅赢得了全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支持和拥护,也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好评和点赞,是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应该始终牢记和认真践行的。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是由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从毛主席到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表率。1942年5月,毛主席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944年9月8日,他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通过赞扬张思德同志那种为人民而生、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共产主义精神,阐述了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等问题,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在新时代,“人民”更是被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汇,他不仅多次强调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而且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工作导向,任何时候都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这次在贵州考察调研期间,他也强调,要坚持为民服务宗旨,把城乡社区组织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好,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全面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服务人民、自始至终相信人民、真心真意依靠人民,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真正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抓好新时代党的建设。无论是马克思强调的“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还是毛主席指出的“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都体现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为我们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遵循。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而且强调:“突出问题导向,贯彻从严要求,既巩固和扩大从严治党成果,又有效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受最深的是其中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以及饱含的强烈忧患意识、使命担当。无论何时何地,总书记每一次讲话都毫不回避问题,不仅指出存在的问题,而且剖析问题的根源,更给出了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赢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热烈点赞、衷心拥护。这次在贵州考察调研期间,他明确指出,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这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从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我们必须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挑战,继续奋斗,勇往直前,披荆斩棘,攻坚克难。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决定了我们不仅要搞好党的建设,更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他更是特别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举措……建议稿在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这样表述,在党的全会文件中还是第一次,既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也是实事求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兼顾了需要和可能,有利于在工作中积极稳妥把握,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这次在贵州考察调研期间,他进一步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并作出了一系列具体部署,再次提醒全党同志在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必须拿出更多更有力的实际行动。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决定了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必须围绕实现让全国人民都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个目标,永远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曾向全世界宣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实现我们的目标。”为了让全国人民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十八大后不久,总书记就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踏雪前往阜平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八年多来,总书记率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打响了一场史无前例、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让全国人民都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次在贵州考察调研期间,他依然挂念着乡亲们脱贫后如何把日子过得更好,特别强调,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总书记夙夜在公、宵衣旰食,为全党、全国作出了最好的表率,“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正是新时代人民领袖的生动写照。

  (作者:朱继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毛泽东思想研究室主任;来源:《贵州日报》2021年3月3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