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阿佤山的云海,虽说悄然无声,却仿佛流淌着激越的音符,载着阿佤村寨的歌韵,在我耳边久久回响:“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欢快的旋律穿越了佤族古寨,穿越了澜沧江,穿越了山山水水。
50年前,远在北国的我,就曾被这南国飘来的音符所陶醉。相信许多与我同龄的人都曾唱过这首《阿佤人民唱新歌》。也就是从那会儿起,云雾山中的阿佤村寨和神秘的阿佤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50年后,我如愿以偿,来到了这如诗如画的地方,但见头上蓝天高远,脚下云气氤氲,极目眺望,那远方的村寨在云海中似隐似现,美不胜收……我顿时陶醉了,陶醉在阿佤山的怀抱里。
一
那天,我们几位作家乘车从西盟佤山路过,一路都是葱茏的莽莽林海。芭蕉、槟榔、油棕、翠竹和榕树,一股脑地从我眼前列队划过。群山峰峦,绿野田畴,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水墨画,白云深处,潺潺流水,鸟语花香。几天的普洱之行,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当地少数民族的淳朴热情,也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
西盟与缅甸佤邦山水相连,是佤族的发祥地,也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时间可以追溯到1961年8月,解放军某部通讯班来了一位18岁的昆明小伙子。他叫杨正仁,一入伍便来到西盟佤族自治县服役。那会儿,他和战友白天架设电话线,晚上就住在佤族老乡家里。3年间,他几乎跑遍了佤山大大小小的村寨,一有机会,就与能歌善舞的佤族兄弟交流。他耳闻目睹了从深山老林中走出来,迈向新生活的阿佤人对毛主席,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那种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
每个山寨的阿佤人见到解放军就像见到亲人一样,拉着战士的手,围着篝火欢快地打跳、歌舞。在昆明师范就读时曾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杨正仁,每每听到佤族民歌优美的旋律都要掏出小本记录下来。他喜欢阿佤人的甩发舞。舞者在旷野上,伴着节奏强烈的木鼓声,配合脚上的弹步动作,舒展上肢,甩动长发,动感十足。从他们的舞姿中,他感受到了阿佤人热爱生活、崇尚力量的情怀与胸襟。
196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杨正仁在班哲寨听到一首旋律优美,节奏又很欢快的佤族民歌《白鹇鸟》,兴奋得像个小孩子欢跳起来。他早就想写一首表现阿佤人热爱新生活、歌唱新生活的歌曲。为此,他夜不能寐,连夜起来,以此为蓝本开始了新歌创作。为了烘托气氛,他将原民歌的旋律音高提高了“八度”,在歌词上也做了反复推敲。一个月来,他白天工作,晚间写歌,在吟唱中反复修改歌词和曲谱,一直改到满意为止。歌出来了,先是由部队宣传队排练演出,西盟县文工队闻讯后也将曲谱拿过去,到佤山村寨演唱,很快就得到阿佤人的喜爱。他们边唱边跳,称之为“咱阿佤人的歌”。这首歌没多久就成了西盟佤山的“流行歌曲”。那年,杨正仁回家探亲,一进昆明城,猛然发现大街小巷都在传唱自己写的歌,顿有种始料未及的惊喜。197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放女中音歌唱家罗天婵演唱的《阿佤人民唱新歌》,电波也让全世界的人们知道了中国有个阿佤山,阿佤人民爱唱新歌。
我禁不住油然慨叹,杨正仁是何等幸运,若没那段难忘的佤寨生活,若没接触到那么多佤族歌舞和器乐等原生素材,他也就无从创作出这首曾经响彻中华大地的经典名曲了。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此话不虚!
二
遐想中,我耳边骤然响起这首熟悉的歌,歌者是同行的普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她望着车窗外的佤山风光,触景生情地哼唱起来:“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随即满车的人都跟着唱起来:“毛主席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
这首歌当年很快就成了佤山村寨最受欢迎的歌。1965年3月,在西盟佤族自治县成立庆典晚会上,阿佤人围着篝火唱起《阿佤人民唱新歌》,载歌载舞,一直跳到破晓时分还意犹未尽。
此后,这首歌红遍大江南北,也正是这首歌让和我同时代的人认识了远在西南边陲的阿佤人。我依稀记得,第一次听这首歌还是在内蒙古农村插队。一天,生产队的大喇叭里放出了《阿佤人民唱新歌》,瞬间便让在田头小憩、与村民聊天的知青们沉静下来,那欢快的旋律竟一扫身上的疲劳。从此,在上工的路上,我们时不时地唱起这首开心的歌。一首歌的音符就这样拉近了南疆和北国的距离,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阿佤人喜欢这首歌是发自内心的,2002年,西盟县将《阿佤人民唱新歌》确定为西盟县歌。”同行的副部长动情地说,“知道为什么喜欢吗?因为这首歌释放的是翻身后阿佤人的真情实感。”
在佤山村寨,我对这话的理解加深了。曾几何时,佤族这个古老民族还生活在竹木草屋,还离不开靠野菜野果野鱼充饥。而今的阿佤人早已告别了那个愚昧落后的年代,跟着全国人民一道走进了新时代。
来的路上,我在宁洱县民族团结园,见到那里建有牌坊大门、古式六角碑亭、仿古彩绘主大楼等建筑,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块由48位少数民族同胞,代表26个民族,分别以傣文、拉祜拼音和汉文签名的民族团结誓词碑。这块立于1951年元旦的石碑素有“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之誉。他们曾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郑重地于此歃血盟誓:“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
这个盟誓缘于此前三个月,普洱少数民族代表受邀进京参加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庆典。1950年10月1日,他们在天安门左侧观礼台,第一次看到了毛主席,看到了陆海空三军的阵容,看到了天安门广场欢乐的海洋。这一切都让代表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强大和温暖。最令他们难忘的是,10月3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了来京的少数民族代表。代表们争相捧出本民族最珍贵的礼物献给毛主席,佤族头人拉勐也献上了三代祖传的梭镖。毛主席拉着拉勐的手说,听说佤族人有“猎人头祭谷”的习俗,可不可以不砍人头,用猴头来代替呀。拉勐回答说,用猴头不行,用虎头倒可以,但老虎不好抓嘞。毛主席说,这事由你们民族自己商量着办吧。后来佤族响应了毛主席的倡议,改用牛头举行祭谷仪式。这次,我来到西盟勐梭龙潭,同行的普洱作家谢玉兰指着龙潭湖对面的山峦告诉我,“在那边山上,如今还挂着几千颗牛骷髅头呢。”
我听后良久沉思:刚才在勐梭大街上,我见到一个佤族老人在林荫道行走,他一边走一边旁若无人地吹着竹制的竖吹乐器,曲调悠扬。虽说我不知他用什么乐器,也听不出他吹的是什么曲子,但我从他幸福的脸上,从那优美的旋律中,感受到了阿佤人的惬意生活。
三
那天,我们一行踏着晚霞的余晖,走进了勐梭龙潭,看了一场民族味十足的佤族舞蹈。开场的舞蹈就是《阿佤人民唱新歌》。随着乐曲奏响,我从热力四射的佤族姑娘和小伙子们的舞蹈动作中,感受到了阿佤人身上散发出的粗犷和豪迈。与此同时,我眼前也浮现出白天时,佤山村寨的热烈场景,身着民族盛装的阿佤人敲起长鼓,吹起独笛,献上美酒,用微笑和真诚来迎候远方的客人。那真诚的眼神和甜美的微笑,让我们每个人都为之动容。
有人说,阿佤人是一个会说话时就会唱歌,会走路时就会跳舞的民族。来到阿佤山,我发现每走一步都会踩到跳跃的音符。一旦有音乐响起,阿佤人无论大人,还是娃娃,那优美的舞姿和表演都会让人为之一振。阿佤人迈向了新生活,但他们骨子里,传统的元素还是没有丢弃。那是一种豪放的美,粗犷的美,甚至带有几分原始的美。
来到西盟佤山,我仿佛年轻了几岁,是阿佤人的热情感染了我,是阿佤人的乐观鼓舞了我。《阿佤人民唱新歌》问世半个世纪有余,歌词也有多个版本,但在人们心目中,这首歌,就像阿佤人一样,依然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那天,我在一座依山而建的佤寨上,往下眺望,看到山下峡谷深处一片郁郁苍苍,远处一片梯田淹没在乳白色的云雾中,近处一片茶林若隐若现,一条山间小路弯弯曲曲,像一条蜿蜒的小溪从山间流了下来,一直流到山寨的南端。
蓦然,山那边响起歌声,我循着小路看过去,并没有见到人影,听声音是个女歌手,唱的依然是那首《阿佤人民唱新歌》:“茶园绿油油,哎梯田翻金波,哎五彩花开千万朵,千万朵,哎江三木罗……”
由此情此景,我恍然入了仙境。哦,茶园、梯田都历历在目,唯有那五彩的花朵、那山中的歌者,还有那阿佤山的音符仍悄然隐匿在云雾山中。当下,我也带着内心涌动的深情哼唱起来:“哎,阿佤人民唱新歌,唱新歌,哎江三木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