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

作者:求是  更新时间:2017-05-17 12:56:44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a7a1bcc7e3b8477147c6ca94940d22a7.jpg

        核心要点:

  ■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人类文明波澜壮阔的前进道路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他们的思想成果,总是充当着时代变化的风向标和历史演进的先驱者。

  ■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 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问题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从群众中来、从人民的利益愿望中来。站在人民立场上提出并回应新问题、大问题、真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创新源。

  ■ 话语体系的建设,核心任务是要提炼形成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形成中国学术的话语权。有生命力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背后,是思想,是“道”。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新形势下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本刊特编发以下四篇文章。   

伟大的实践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张 江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切实担负起历史使命和时代重责。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这是深刻总结人类文明进步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进程得出的正确结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人类文明波澜壮阔的前进道路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他们的思想成果,总是充当着时代变化的风向标和历史演进的先驱者。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引领了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伟大复兴,哲学社会科学始终起到了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的作用,推动着伟大的实践,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深刻把握这一时代潮流和历史机遇,努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时代契机。

  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习近平总书记用五个“面对”、五个“迫切需要”,深入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新形势,突出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突出强调了实践对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的新要求。当前,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为频繁,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新形势和新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把握能力和新的思想格局。巩固共同思想基础、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提高国际话语权和加强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时代课题,都亟需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思想支持、学理支撑和科学方法,需要研究和总结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论阐释,认真研究治国理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破解改革发展的新课题。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丰富的实践。需要直面矛盾和问题,用积极的行动去关注回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形成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和对策建议,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我们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高度,增强责任担当,不畏艰辛,积极探索,更好地满足实践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创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辉煌。

  切实解决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伟大的实践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但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实际情况与实践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深刻把握实践和时代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问题的清醒认识和精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总的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发展战略、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学术原创能力、科学训练培养教育体系、学术评价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人才队伍总体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有的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有的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等等。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适应实践的需要,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只有正确面对这些问题,才能更进一步增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才能有更强大的动力和更为坚定的意志。它激励我们加倍努力,不断在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在历史和时代、理论和实践的伟大进程中大有作为。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长 韩庆祥

  发展的实践需要理论的发展,创新的实践催生理论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有着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着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它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就在于它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就在于它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就在于它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维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不仅来源于它的科学性,而且来源于它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4卷第664页)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必须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经验。回望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时代特征和群众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成果,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表明,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态度。教条主义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什么都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来说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就不能说,这是毛泽东所说的“幼稚者的蒙昧”,事实上割断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实际的联系,最终会把我们党引向歧途。实用主义则根据需要找一大堆语录,什么事都说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说过了,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完全不顾马克思、恩格斯原话的本义,这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正确的态度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去射中国革命之的”(《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20页),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这也就是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自觉自信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讲话精神指导新的伟大实践,以新的伟大实践丰富我们对讲话精神的理解,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升华马克思主义,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篇章。我们坚信,只要坚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一定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彰显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感染力,就一定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下,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颜晓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才能够确立哲学社会科学的正确方向,保持思想理论学术的生命源泉,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

  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被历史和现实证明了的科学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只有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虚无主义谬论。在对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问题上,绝大部分同志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定的。同时,也有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直接影响和决定研究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统一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人民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人民共享发展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进人民福祉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重点学科和非重点学科,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是要在学科设置、课题分布、资源配置等方面,把与国家发展命脉密切相关、关乎国计民生大事的学科作为主干学科,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人民主体地位的课题作为重大课题,在统筹兼顾、合理分配的前提下把研究资源向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现实问题倾斜。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推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问题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从群众中来、从人民的利益愿望中来。站在人民立场上提出并回应新问题、大问题、真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创新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增长、权利保障、全面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作为我国发展和党执政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握群众脉搏、回应人民心声,就能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新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等严峻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收入差距较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等。这些发展难题同时也是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怎样看待、怎样解决,迫切需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担当起推进理论创新的责任,把保障人民权益作为研究动力,通过破解发展难题、提供发展路径回应人民群众所需所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哲学社会科学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为社会变革、文明进步提供思想先导、知识准备、价值塑造、精神激励。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13亿多中国人民的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依靠全体人民理想信念的坚定、道德水准的提升、能力素质的增强。为中国梦培育社会主体、激发人民力量,是哲学社会科学以人民为中心研究导向的历史使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需要比较数量、评估质量、参照惯例、制定标准,这是促进发展的必要手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同时也确立了一个更高的评价标准,这就是把人民利益作为评判理论学说、思想观点的根本标准,使人民成为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标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能只是自我欣赏、圈子欣赏,而是要在更大范围内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

  当然,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有学术追求、学术品位、学术标准,这是立身之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不是说可以不讲学术、不要学术,而应该像马克思创作《资本论》那样,既写出了政治经济学的旷世之作,又写出了工人阶级的“圣经”,实现了学术标准与人民标准的统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我们要以奋进的精神状态、严谨的治学态度、严格的质量标准、丰硕的理论成果,服务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服务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不负时代、不辱使命。

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沈壮海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是我们党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贯要求,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长期以来的不懈追求。一种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形成并彰显出自己特色、风格和气派,需要实践的滋养锤炼、历史的淘洗筛验、学术共同体的接续努力,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现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走过百年艰辛历程、历经几代学人探索开拓、与我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一路同行,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起点,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彰显自己的特色、风格和气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就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确立了引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行动纲领。

  坚持立足中国这个根本要求。任何学术的特色,归根到底,都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产生活实践。立足中国是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与气派的根本。立足中国实际,最核心的就是要聚焦中国问题,体现民族性。中国学术,只有扎根在中国的大地上,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才能展现出中国特色的卓然风姿。立足中国实际,还要求我们古为今用,体现继承性。传承优秀传统,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汲取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立足中国实际,还要求我们珍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及其发展的最大“增量”,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进一步夯实这一主体内容,深化已有“增量”的研究,努力形成新的“增量”。立足中国实际,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我们要坚持洋为中用,开门搞研究,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有益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丰富滋养。

  始终扣紧创新这个永恒的学术主题。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绝不简单等于古色古香,在现代学术发展的真实场域中,它更应该是当代中国思想和智慧的展示。唯有创新,一种思想文化或学术体系才能随着对新问题的探索求解而不断更新发展,葆有对社会发展的有效解释力和引领力,其所呈现的特色、风格与气派,才会具有生命活力和现实意义。深化学术创新,需要我们切实增强问题意识。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当代中国的建设实践,没有模板可以套用、没有现成教科书可资参考,提出了许多亟需创造性探索回答的大问题、真问题、新问题,这为一切富有创造性的学术驰骋提供了广阔空间。紧紧抓住这些问题,是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提。深化学术创新,需要在关注新问题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问题作出自己的新探索、新解答,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坚持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整体推进。学术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理论、观点方法的综合体,是“道”;学科体系展现着学术体系的内容分类,也是学术研究开展及学术教育传承的组织机制,是“体”;话语体系是由表达、呈现学术体系的概念、范畴等构成的系统,是“言”,三者相互影响、互不可分。学科体系的建设,关键是要进一步增进与社会发展的联系,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话语体系的建设,核心任务是要提炼形成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形成中国学术的话语权。有生命力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背后,是思想,是“道”。因而,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推进,离不开学术体系建设的深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及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学术体系才会更加充实,学科体系才会有内涵、有灵魂,话语体系才会有穿透力和感染力。

  把人才建设作为最根本的建设。繁荣学术,人才为本。学术繁荣的根本标志不仅在于出成果,更在于出人才。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人抓起,积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实施好这一战略,核心是要把人的建设摆到哲学社会科学各类建设的中心位置,既能立足当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又能面向未来加强新人的培养,积极涵育哲学社会科学持续繁荣发展的未来中坚,使各类建设工程真正成为“育人工程”而非“形式工程”。实施好这一战略,要求加快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为解放和发展科研生产力、实现学术创造活力的充分涌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