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作者:颜晓峰  更新时间:2020-11-06 09:10:14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2020年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在这一重要时刻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和《建议》的通过,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意味着吹响了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号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攀登新的历史高峰。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不仅是建党百年与目标实现的重合,而且是党领导人民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的百年奋斗中,一次次进军、一步步前行、一级级登高,所取得的一个重大历史性飞跃,成就辉煌、意义非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是增强“四个自信”,凝聚人心力量,继续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昂首进发的强劲动力。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初心和使命集中体现为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经过艰辛探索,我们党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有步骤、分阶段地建设社会主义,从推进社会发展的量变到质变,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部分质变到整体质变,将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目标设定为需要经过上百年的长期艰苦努力逐步演进的结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攻坚决战阶段,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期,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阶,预计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等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在望举世瞩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步伐铿锵有力,社会主义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身姿更加雄伟。

  一百年的时间,放在世界和中国历史的时空之中是短暂的,但对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百年中华而言,却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建设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温饱还没有完全解决的困境中发展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跨过一万美元门槛,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得到解决,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中国奇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领导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征程的历史性成果和重大里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值得浓墨重彩书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事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积蓄了前行力量。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样如此。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有力应变局、平风波、战天灾、化危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乘风破浪、坚毅前行,党和国家发展战略节节推进、步步落实。尤其是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的2020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统筹抗疫斗争和国际斗争,统筹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我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小康、脱贫攻坚的目标没有改、进度没有缓、标准没有降,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间表一如既往,路线图及时绘就,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进军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站在建立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的历史交汇点上,高瞻远瞩地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推进新的伟大社会革命,始终走在新的长征路上。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明年起将开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是决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途命运的伟大进军,鼓舞人心、任重道远。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的不懈追求和伟大目标,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毛泽东同志提出“建设我们国家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和现代化的国防”的目标。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把“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作为“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步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科学筹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作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紧密衔接、渐次过渡,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阶段相连、分级上升。正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主题集中、目标明确、系统布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特别是第一个五年和第一个阶段的建设工程,提供了总要求、总规划、总方略。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概括起来说,就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从现在起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中国共产党走向第二个百年新的伟大革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创举,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新的伟大实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开辟出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更重要的是在人类社会建成有着独特本质、内涵、优势、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贡献。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强大军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不断得到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在历史比较、国际比较、政治比较、实践比较中得到令人信服的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活力、兴旺发达,治理有序、长治久安,在两大制度体系的较量中立于不败,在遇到重大风险考验时岿然挺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代化的实践要求和历史规律,这一奋斗目标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现代化整体性协同性认识更加深刻和自觉,对现代化发展趋势和建设规律把握更加准确和深入,形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系统布局,使之成为纲领、成为实践。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个阶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其充分的根据和现实条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雄厚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行稳致远的坚固轨道、抗击冲击的牢固堤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共同富裕的期盼、对进入现代化的渴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持久不息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长期执政,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久久为功、持续推进、保持正确方向的领导和组织保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等成功经验,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行之有效的重要法宝。

  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历史进军,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遇到挑战的形势下展开的。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面临着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内容。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起步稳健、开局良好,第一个阶段成效扎实、达到预期,关系重大、意义深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解决新征程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让“复兴号”巨轮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内涵要求,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新发展阶段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简单延续,而是包含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性质和内涵、标准和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这就使得化风险为机遇、化挑战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成为新发展阶段的应有之义。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新发展阶段要在与动荡变革期的碰撞交融中,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方针原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适用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全过程,是符合全面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发展理念,是统领新发展阶段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反映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是量的增长、范围拓展,而且是质的提升、品位提高,只有推动从产品、服务到文化、环境的高质量发展,才能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根本目的。《建议》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指标,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统一。

  提高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水平,开辟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随着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关系调整的影响,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势在必行。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要转向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持续运行。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是顺势而变、乘势而转,及时主动、占据先机的战略转型,对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带来许多新的课题。新发展格局成为“十四五”规划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的主导格局,必将牵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一个阶段的发展路径。要充分认识这一重大调整带来的影响,认真研究怎样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变化,着力提高促进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能力水平,让新发展格局成为更好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格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定不移推进,但又是在新发展格局中展开的,这就要转变经济结构,依托国内市场,吸引国际资源,创新发展方式,走出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