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英雄典型

作者:中文系工农兵学员  更新时间:2019-03-07 08:14:45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试谈革命现代京剧《红云岗》

edd03f20bc4a1edb2a8e62dd45054aeb.jpg

心实意拥护革命的英雄典型——试谈革命现代京剧《红云岗》中英嫂形象的塑造

  【作者】王凤胜/徐传武/衣丽华/中文系工农兵学员

  【正文】  巍巍蒙山起舞,滔滔沂水高歌。革命现代京剧《红云岗》,经过长期不断地锤炼加工,今天以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社会主义的文艺舞台上。她犹如一枚精致的艺术珍品,短小精悍,玲珑剔透,得到了广大工农兵的喜爱。这是京剧革命的一个新成果,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的一个新胜利。

  《红云岗》的主题,是描写解放战争时期军爱民、民拥军的,而侧重点在民拥军这个方面。

  戏剧的主要情节是以英嫂为代表的革命群众想尽千方百计救护解放军伤员方铁军。在革命战争年代里,这是一个很平常的拥军事件;但戏剧把它放到一九四七年秋,我人民解放军为贯彻毛主席的伟大战略思想,而主动转移的背景中来描述,这就给这个拥军事件赋予了重大的政治意义。英嫂自觉地救护解放军伤员的英雄行为,是出于她对于毛主席战略思想的深刻理解。英嫂不是一般的拥军模范,她是与中国革命当时的中心任务密切相关、自觉落实毛主席伟大战略思想的一个艺术典型。

57dc9451b29a195e67311e65dc9aff74.jpg

   英嫂的主要思想特征,集中地表现在她对毛主席所领导的人民子弟兵的无限热爱和对阶级敌人的刻骨仇恨上。为了体现这个特征,戏剧紧紧围绕英嫂组织了两组矛盾:首先是英嫂同敌人刁鬼的矛盾,其次是英嫂与她丈夫郑英田的矛盾。这两组矛盾的发生、发展和处理,使英嫂的英雄性格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英嫂的正面敌人刁鬼,是个还乡团的死硬分子,反动气焰甚嚣尘上。他除具有狡猾、奸诈、残忍的反动本性外,又十分熟悉当地的情况,所以对我解放军伤员的搜查是无所不用其极的。但是,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英嫂由于她心中有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路导航,身边有无数拥护革命战争的可靠群众做坚强后盾,所以在对刁鬼的斗争中,总是处处占据主动地位,使刁鬼陷入无可奈何、狼狈不堪的窘境。第四场英嫂与刁鬼面对面的斗智,充分表现了英嫂既有敢于斗争的无畏精神,又有善于斗争的灵活策略。当刁鬼以突然袭击的方式闯入英嫂家进行盘问时,英嫂胸有成竹地对答如流;当刁鬼判断英嫂所烧的“鸡汤里面有文章”,来了个“欲擒先放”之计时,英嫂从容自若地将计就计,通过张大娘等群众的帮助,摆脱了刁鬼这只毒狼的“纠缠不放”,巧妙地把干粮、鸡汤送上了红云岗。在矛盾发展到高潮的第七场,刁鬼发现方铁军隐蔽处的关键时刻,英嫂不顾敌人要摔死自己的孩子,不惜自己的生命危险,引狼扑身,竭尽全力救护伤员。面对着刁鬼的咄咄逼问,英嫂的回答是铿锵有力的三个字:“不知道!”至此,戏剧把英嫂那种沉着干练、机智灵活、大义凛然的英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犹如那红云岗上的红云,映红了天地;恰似那高耸的蒙山,威武挺立在人间!

12d5951b1ce3d652de5222204a36849c.jpg

  英嫂帮助她丈夫郑英田的过程,同样经历了艰苦细致的斗争。郑英田胆小怕事,这是由他出身于中农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英嫂在帮助郑英田的过程中,始终牢牢掌握党的政策,并根据火候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比如,英嫂掩藏伤员的秘密,对郑英田开始保密,继之试探,最后告诉。英嫂对丈夫的“吐露实言”,一方面是剧情的发展需要,因为敌人已经把搜查目标全力集中到了英嫂身上,并极力想从郑英田身上打开缺口;另一方面是郑英田本身思想的发展需要,他在血淋淋的复辟惨景下,加深了对敌人的仇恨,增强了对亲人解放军的怀念。英嫂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对他晓之以革命大义,动之以阶级之情。她那“情深意重”的句句话语,象甘露一样沁入英田的心里,加上英嫂不怕“火焚家舍,刺刀对胸,也要救出子弟兵”的崇高思想行为,使英田对比之下深感自己“见识短浅眼不明”,终于他转变了态度,成了英嫂得力的助手。当他得知敌人火烧红云岗的阴谋时,用仇恨的镢头打死侯三,夫妻二人夺门而出,一个奔向东山报信,一个上红云岗转移伤员。英田的觉悟,给英嫂这个光辉形象增添了新的异彩,有力地表现了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想尽千方百计救护亲人的高尚品德。

  从革命老根据地丰富的斗争生活中,概括、提炼出具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来为塑造英嫂这个英雄形象服务,并对这些情节作深入的开掘,细致的刻画,使之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是《红云岗》的重要特色。第二场的珍藏军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英田和英嫂之间关于军鞋的拆与不拆之争,不但衡量出了他们夫妻各自的思想深度,而且通过这双军鞋揭示了英嫂的阶级觉悟。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双军鞋触动了英嫂这个“贫农女儿心”。在旧社会,英嫂的父母相继被反动统治阶级夺去了生命,她自己也被逼卖身抵债,在虎狼窝里度过了“整九载”。是毛主席领导的八路军“进沂蒙雾散云开”,把英嫂从死亡线上拯救了出来。她把“手拨灯花”亲手做成的军鞋当成珍宝。“针连线线连心”的一双普通的军鞋,把英嫂强烈的翻身感,对敌恨对子弟兵爱,凝聚为一体。当天空飘来几片乌云,还乡团暂时复辟的时候,英嫂怎能不眼望绣着“军民团结,消灭蒋匪”的军鞋而浮想联翩、思念亲人呢?后来,英嫂将这双珍藏的军鞋亲手送给了方铁军。她送的不是一双军鞋,而是她对子弟兵的一颗火热的心啊!正是因为这双军鞋揭示了英嫂的阶级觉悟,所以在第三场偶然遇到伤员时,英嫂以乳汁救活伤员不但使人感到是必然的,而且是合情合理的。第四场细熬鸡汤的情节更把英嫂对子弟兵的无限热爱向纵深推进了一步。在那红光放、青烟起的炉火旁,英嫂为了使方铁军“早日里身强壮重返战场,踏平原越山林去打豺狼”,杀掉了自己家中仅有的一只下蛋的母鸡,在平日“只煮过粗茶淡饭”的炉灶上,无限深情地“为亲人细熬鸡汤”。那“情深意长”的净场唱段,伴随着红彤彤的炉火,有力地烘托出英嫂对革命火热般的心肠,生动地表达了英嫂对子弟兵的深切关怀,酣畅地抒发了英嫂的革命理想。这里的把把蒙山柴,都为表达革命老根据地人民对子弟兵的心意而放出红光;这里的瓢瓢沂河水,都为反映革命老根据地人民对子弟兵的爱戴而放声欢唱。这一切显得多么富有诗情画意!

  《抢救亲人》一场,是《红云岗》的重点场次。这场戏细腻地、有层次地表现了英嫂对人民军队犹如那“东海深,泰山重”的阶级深情。第一个层次是“血”:英嫂为盼望解放军早日回还消灭蒋匪军,以剜野菜为名,去村外“探风声找机会再奔东山”。当她蓦然发现野菜上有血时,她感到“惊讶”;循着血迹找到方铁军,又使她感到“惊喜”。惊的是在敌人四处搜查下发现了方排长;喜的是亲人未被敌人发现。由“惊讶”过渡到“惊喜”,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有力地刻画了英嫂时刻把子弟兵生命安危铭刻在心坎上的阶级感情。在亲人面前,她敏捷地环顾四周,低声地连唤“同志”,紧张而熟练地为亲人抚去血污、包扎伤口。这一“看”一“唤”一“包”,连续三个动作,不但烘托出了一个情况险恶、事关紧急的特定环境,而且形象地把英嫂对敌恨对子弟兵爱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第二个层次是“水”:包扎伤口之后,英嫂发现方铁军“头发烧唇焦裂嘘嘘气短”,又听见他声音低微地要水喝,英嫂忙取过水壶,见已无水,此时她的心情焦急万分。她想到河边去取水,但马上想到了“冷水不能救伤员”;回去烧水吧,道路太远,“又怕碰见还乡团”。此时此刻的“水”,对伤员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哪怕只有一滴水,亲人的生命能保全。”第三个层次是“奶”:解决伤员喝水问题刻不容缓。英嫂急中生智,忽然意识到自己的乳汁可以救伤员,但又合于情理地略为迟疑了一下,这时,她想起了“同志他为我们生死不顾,救亲人,还顾得什么羞羞惭惭”,便当机立断毅然用自己的乳汁救醒了方铁军。以乳汁救伤员的典型情节,意境动人,寓意深刻,它象征着广大的人民群众哺育了自己的子弟兵。从亲人身上流下的“血”,到象征能传递军民之情的“水”,再到人民身上的“乳汁”,真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这里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都安排得那么紧密,描写得那么细腻,表现得那么逼真,从而把英嫂对子弟兵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逐步升华到了最高点。并使我们亲切地感到,英嫂的形象是那样的崇高伟大,光彩照人。

ea43c9ccfbac588327358be79005398c.jpg

  作为人民群众拥军优秀代表的英嫂,必然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英嫂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人民群众中的一员。她一不是党员,二不是干部,然而她却能够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实心实意地拥护党领导的人民子弟兵,而且表现得无比坚强。在她的周围组成了以她为主的救护伤员的战斗集体,这是很有典型意义的。陈独秀不是曾诬蔑农民“一盘散沙”,不能参加革命吗?林彪不是曾胡说解放战争时期“群众基础薄弱”吗?事实对他们鼓吹的反动唯心史观是一个深刻有力的批判。请看《红云岗》中的人民群众:敢担风险的张大娘,准备伤药集干粮,为救伤员奔走忙;英勇不屈的赵大爷,为护救伤员遭惨杀,革命精神放光芒;机智灵活的张小明,观察敌情送消息,脚步踏遍红云岗……。在救护伤员这场战斗中,他们都不惜牺牲一切,齐心协力共同谱出了一曲“军民情意深似海”的壮丽颂歌。正是这些青翠欲滴的“绿叶”,才扶得英嫂这朵“红花”更加鲜艳夺目。

  《红云岗》在重点描写民拥军的同时,也注意到了描写军爱民这一侧面,但写方铁军的爱民行动也是为了烘托英嫂拥军的光辉形象。从放牛娃成长为革命战士的方铁军,最懂得子弟兵与群众之间的血肉关系,他的一言一行都集中地体现了人民军队永远忠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利益的高贵品质。在山林养伤时,他怀念着处在复辟惨景下的众乡亲;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他吃野菜、省干粮;当刁鬼要向英嫂和她的孩子下毒手的千钧一发之际,他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奋力抢救。方铁军的爱民行动,正是千百万象英嫂那样的革命群众哺育的结果。方铁军的所作所为,正是对英嫂热爱子弟兵的崇高品质的直接回应。在方铁军的有力衬托下,英嫂的光辉形象又得到进一步的展现。

  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人民群众,是坚不可摧的铁壁铜墙。在民主革命时期,无论是穷凶极恶的日寇,还是武装到牙齿的蒋匪,都早已被中国人民这道铁壁铜墙碰得头破血流。“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不管是帝国主义还是社会帝国主义,不管是蒋介石匪帮还是国内的反动派,如果妄想颠覆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千百万象英嫂那样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面前,同样逃脱不掉被碰得粉身碎骨、彻底覆灭的下场。

Baidu
map